内容详情

“文明礼仪伴我行”班会感悟

时间:2018-11-28 18:29:27  作者:  来源  查看:0
“文明礼仪伴我行”班会感悟★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 题记
现代生活中,都市的喧嚣不知不觉间加快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我们总是风风火火地去寻找、去努力做到最好,但一次简短的班会却让我又重新体会到,有时静下心来,未尝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班会上同学谈到,文明礼仪其实是一种习惯,最直观的是能体现出自己良好的精神风貌。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静下心来,“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可以让自己保持认真倾听的状态,从而深化老师讲授的知识,勤于思考、吸纳经验、查缺补漏。文明礼仪,表现在自身上,是一种自我的积淀。
内在素养的养成,在外在的表现一方面就是言语。和同学、老师见面时的一声问候,小小的善意无形中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得到帮助后的一句感谢,让默契悄悄浮现,温暖彼此;无心之举的一次抱歉,宽慰了自己也宽慰了别人,也许能使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正如我们步入高二后每天的走班教学,老师同学们都忙于奔波各个班级,每个人的时间尤为珍贵,但不妨静下心来,避免大声喧哗,抽半分钟的空闲注重言语上的礼仪,忙得不可开交时也别忘记给对方一个会心的微笑。
同学还通过讲述礼仪小故事、组织大家演绎生活中的片段,展现文明的行为规范。谦让、奉献、孝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朝夕相处的同学间都静下心来,互相谦让,在食堂自觉排队、上下楼梯不推搡拥挤,既节约了对方的时间,也共同打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平常在家里帮助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遇到分歧也不急躁,尝试换位思考,给予彼此真诚的理解和自由。社会上,经常抛下世俗的烦扰,追寻本心,尽己所能关心、帮助别人,用善良感化世界,让爱的源泉充分涌流。
古往今来,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为我华夏无双,发扬和传承文明礼仪之光,在喧嚣和浮躁中,不忘让心灵返璞归真。
2017级5班 郝爽

★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礼仪文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不学习礼仪,就无法立足。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当峨冠博带都零落成泥,崇楼华堂也都沦为草泽后,“礼仪之邦”的礼仪精神仍影响着我们,不知不觉融入我们的言行举止中,润物无声,贯通古今。
修身者,礼为先,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后,又进一步阐明“辞让之心,礼也”。也就是说,为人者须谦让,杨时程门立雪,宋濂趋百里求学,项橐八岁懂礼而为孔丘之师,甘罗十二岁为相而拜秦王上卿,由此可见,谦虚好学是礼,不耻下问也是礼,越是德才兼备之人,越是静水流深,静,生命之完满,水,生命之本源;流,生命之体现;深,生命之蕴藉。哪怕是相对相争,也要”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方为君子,就如王安石与司马光,政见不同,却又互相欣赏,二位高风亮节的文学巨匠,为北宋政坛添了一抹色彩,王安石逝世后,司马光亦去,他们之争,是君子之争,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而现在的社会,在新科技的高速运转,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下,各种新式礼仪应运而生,人们越来越能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人与人之间,只有以礼相待,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齐家者,礼为先。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 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这种家庭观利益观,也或多或少的影响了人们个人的正心诚意,对社会向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二十四孝,虽不可尽取,但它体现的正是我国古代人民深深的孝道和对长辈的尊敬。在现代社会,有多少人把父母的爱当做了理所当然,在礼数周到地与他人相交之外,却把最无理的一面留给了家人?我们不提倡古代的愚孝,却也不能否认它带给我们的感恩之心,使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忘不了,我们来自何方。
治国者,礼为先。即使君臣等级,天道人伦的背景下,亦要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待。小处而言,正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礼贤下士,才使臣子“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豪情壮志,国家也因此有了一个稳定的中央,黄金台上春风得意的足迹,谱写了一曲曲礼的乐章。大处而言“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以礼治国,方能为万世开太平,得一片盛世华光。时至如今,刀光剑影都已暗淡,鼓角争鸣都已远去,我们依然记得几千年前那谆谆教言,道千乘之国,要以礼为天下先,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总之,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文明礼貌是人们维护社会生活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体现着公民个体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民更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自信自强。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少数人信奉个人利益至上,抛弃了传统美德和文明风尚,存在着种种道德失范现象。从这方面看,提高社会公共道德水平,树立文明礼貌行为规范,仍然需要我们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2017级6班 张艺帆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
猜您感兴趣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