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流淌

时间:2020-12-22 09:10:05  作者:  来源  查看:0
赵家仪
虽然影片有着浓厚的亲情和共情,但是要想真正看懂《掬水月在手》却并不容易。《掬水月在手》不是对诗歌的逐字解读,也不是叶嘉莹诗词的风格概括、名篇推荐,而是把诗歌,还原为诗人生命的流淌,通过对叶嘉莹的生命历程,试着以更深刻地方法理解她的诗词创作。
影片特别呈现了两句词跨越两岸、相隔十余年的佳话。当她的老师顾随写下“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料”两句词,却没有完成全诗时。叶嘉莹借这两句诗写下了《踏莎行》,而在多年以后,顾随之女顾之京整理父亲遗作,发现在1957年同样用这两句次填了一阙《踏莎行》:师徒二人相隔十余年的两首词,选用了同一个词牌,同一个韵脚,所用意象也隐隐相似,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唱和。在电影中,导演选用了一男一女两个人声,分别吟诵这两首词,错落地剪辑在一起。这使我仿佛看到叶嘉莹和顾随先生跨越时空在吟诗作赋,师生的默契体现在了诗词之中。
诗词带来的强烈共鸣,可能正是《掬水月在手》与一切诗歌的魅力。这部纪录片,让我意识到,叶嘉莹不仅仅是著名诗人、是博士生导师,是一个普通的老奶奶,也是活在凡尘里经历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坎坷生命的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掬水月在手》观后感
猜您感兴趣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