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语文的文化品格》读书心得

时间:2021-05-05 08:11:08 作者: 浏览:0
王崧舟《语文的文化品格》初读

第一次对王崧舟老师留有深刻印象是在七八年前无意中看到网上他的《聚焦语文教学细节》这个视频,里面他提到对《一夜的工作》的解读。记得那是小学时候学过的文章,印象中这只是一篇普通的文章。用王老师的话说“你绝对想不到,何其芳先生这样一位激情澎湃、才思瑰丽的诗人,竟然写了这么一篇读起来‘味同嚼蜡’的文章。”但就是这样一篇看似“味同嚼蜡”的文章,却被王崧舟老师分析得出神入化。王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在短短一句话里,作者一口气用了四个“一句”,老师让几个孩子强调性地读一句一句。然后老师呈现从网上找到总理当时审阅的原文件,是总理报告的记录稿。一共四百多个句子,总理是怎么审阅的?一句一句。你想一想,在文件上面,总理画了多少个小圆圈。一共仅仅是四百多个小圆圈吗?我们不难看到,现在有些领导的发言稿都还是秘书给代写以致可能读错字的现象。周总理留在文件上的还有认真,一丝不苟,举轻若重,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老师引导学生跟文本之间的对话如此细腻深刻到位。经过王老师的引导解读,我突然觉得很感动,这“一句一句”让人很震撼,可谓“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我当时听到的就是这“一句一句”的解读,而在《语文的文化品格》这本书里,王老师对《一夜的工作》还有深入的分析。他抓住“宫殿式”这个词语作为打开话语意蕴之门的钥匙,告诉我们,这所房子是有来历的。他首先让学生猜这所房子以前的主人可能会是谁。慈禧、皇帝,最后明确,房子的主人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皇帝的摄政王——载沣。一个摄政王的官邸,里面可能有什么?学生想象,可能金碧辉煌,铺着大红地毯,挂满名人字画,放着红木家具,陈列着金银珠宝,古玩器皿。通过想象,这房子便被还原成了丰富的立体的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它曾经如此富丽堂皇,如此豪华奢侈,但是,当这所房子成为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的房子,你走进去,看到了什么?“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极其简单”,你不能用“十分”“非常”“相当”,那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而我们正是在极其简单的陈设后面,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极其不简单的东西——那是总理的人格、品质、情怀。你面对的是这段文字,你面对的是这极其简单的陈设,你更面对的是一位共和国总理的灵魂和精神。

于漪老师说过:“文字是会说话的,你要看到文字立起来,看到文字背后的那个人。”经过王老师的细读引导,周总理的形象立体起来,而何其芳先生的心思也在我们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中明朗起来。像林清玄的《桃花心木》,王老师解读出了“无常”“生活的不确定性”这样的深度,连林清玄本人都说 “王老师,听了你的课,我才觉得自己的这篇文章原来写得这么好。对,里面是无常!”我的感受是:

一、王崧舟老师的书提供我们文本细读的角度。当然细读的例子在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一书中有很多。比如孙教授对“汗滴禾下土”的“滴”的替换法解读,真的让人拍案叫绝。

所谓的“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是属于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管你拿到哪篇文章,静下心来探究,你总能理出它的文脉,发现它的魅力之处。一样的文章,需要不一样的人去发现她的美。正如于坚所写的“一首诗是一个塔/基础部分人人可进可懂/修养决定你可以进入诗的哪一层/诗最深核心只有少数人可以进入/自古如此”。我记得自己在教学《渔父》这一课时,引用了当代诗人韩东的《有关大雁塔》: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然后下来/走进这条大街/转眼不见了…/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当时,我也尝试着用替换法去解读《渔父》中的一些字词,比如“三闾大夫”“何故至于斯”的“斯”等字词的推敲,个人觉得思考之后还是有收获的。

王老师的文本细读让我们时刻反思,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是否有时也与跟团旅游一样行色匆匆,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人云亦云,甚至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它告诫我们在文本解读时,“慢慢走,欣赏啊!”总有值得采撷的花卉,慢慢酝酿,它会成为你值得品味的蜂蜜!

二、这本书帮助我打开广阔的阅读视野。

冰心有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我们常常惊叹那些特级教师在台上的收放自如,旁征博引,而少去思考任何灵感的突现真的对“踏破铁鞋”之后的酬劳。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也是如此。他提到自己推出《望月》这一课是三年前就有开发的想法。对,是“开发”!年初着手备课,到九月份推出新课。他提到自己备课时“那时,我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望月》必须上出境界。细读文本时,我想着“境界”;搜集资料时,我想着“境界”;寻找图片和音乐时,我想着“境界”;设计教案时,念念不忘的还是“境界”。有一次,坐在飞机上,突然,一个思路如闪电一般略过我的脑海。”这篇文章的题目叫《课堂有神灵》,那真的是“因为神看见了我们拼命工作的样子,那极度认真的状态,被感动了,可怜我们,因而伸出了援助之手” 。所谓的“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他说自己有五年的孤独沉潜期,一心埋头教书埋头研究,读宗教类,文学类,美学类,人物传记类,红学,中国古代术数类,每年累计听课不少于二百节,然后这些读过的书,听过的课,在肚子里慢慢发酵,慢慢酝酿,慢慢融入到生命中的每一根血管,每一个细胞。在平静的底下,生命的能量不断灌注。

曾记得一位老师在回答自己的备课所花时间时,说:“这节课我只备了15分钟,而我又是花了一辈子。”15分钟与一辈子,这就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过程。

我们看他们交谈中随口提到的用以引证自己观点的那些书名: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妥斯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张中行《文言和白话》,p54六祖慧能《坛经》,彼得盛吉《第五项修炼》,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锁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田正平《中国教育经典解读》,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范曾《吟赏风雅》,兰色姆《新批评》,韦勒克《文学理论》汪曾祺《人间草木》,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肯威尔伯《超越死亡——恩宠和勇气》《意识光谱》克里希那穆提……觉得自己简直文盲一个。忘记了是不是张全民老师说的,他喜欢一篇文章就会再根据这篇文章里提到的那些篇名书名去拓展和加深自己这一方面的视野和见解。我记得他当时说阅读雅斯贝尔斯。书读得越多,自己内在就会打通得越多,跟自己的生命联结也就越丰富。你看,《语文的文化品格》本就告诉我们为何阅读,如何阅读,阅读修行,读书建议……

三、提高我们的综合素养。

这本书的第一作者是陶继新老师,因为孤陋寡闻,如果不是这本书,我还真的不知道这位老师,他是山东教育社编审,原总编辑。陶老师也是一个勤于积蓄生命能量的人。他说自己《论语》背了三年,还背了《道德经》《心经》《大学》《中庸》《学记》《金刚经》,70岁以前要背完《周易》和《墨子》《孟子》《荀子》的一些篇章。他说自己在济南,整整二十九年,每一年除夕的上午都是在编辑部读过,每一年大年初一下午也是在编辑部,不参加行政招待。除了休息、睡觉、锻炼身体以外,全部是在读书、写作。恰是纯粹最动人。五六年来,每个月都发表至少五六万字的文章。早上锻炼爬山,带上几页打印好的经典段落,爬山过程中,满眼绿色,边背诵经典、边观风景。读书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像吃饭一样的本能。

也正因为他有这样厚重的积淀,才有了王老师和陶老师的深厚对话基础,但是,我压根分不清哪段是王老师说的,哪段是陶老师说的。有些时候我们看的对话录实际上就是访谈,记者采访某个人,你问我答。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何?回答,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何如何。这本书的对话,倒更像是古文赋里通过主客问答表现同一思想的方式。他们真的是惺惺惜惺惺,棋逢对手酒逢知己,关于语文、关于阅读、关于写作、关于教育、关于做人……他们娓娓道来,从容不迫,无碍,自在。他们处在一个共振的频率上,不仅在对话,书中的那两个灵魂,是生命与生命在会心处的共鸣和共享,是一个生命在静观另一个生命时的感动和感慨,更是两个生命在相互欣赏的那一刻深深溢出的欢喜。

只觉“词句警人,满口余香”,我觉得,书中的每一段话,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深厚的人文底蕴、精湛的思想张力。这本书还适合随便翻一处自在朗读,不用考虑读多少,只求得味。一本书读完总觉得不透,还想再读,三读,直至无穷。书不在多,贵在得味。“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读书也是如此,反复品读一本书,才能得其味。我相信,你一定会与你心仪的句子不期然地相遇。因为它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片随处可以采撷珍珠的妙语瀚海,以文化人,如沐春风。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文本细读的视角,开拓了广阔的阅读视野,对于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以及人生修养都有重大的意义。

陶老师自己的名言是“昨日的陶继新,一定赶不上今天的陶继新;今天的陶继新,一定赶不上明天的陶继新。”为什么?因为每天都在行走,都在发展,而写作,则成了精神成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了自己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见证人”。正是人如其名,继新继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愿以此来勉励自己,努力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点。

还记得以前班级一男生课前演讲推荐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本书很好,你瞧,随便一翻,到处都是优美的句子。然后他就开始翻页,翻开一处,感觉还不足以代表全书的精华,然后他便继续翻页,一边翻一边念叨“你看,随便翻,很精彩”大家都在洗耳恭听,听他到底要读哪一页哪一段,而他就如此不厌其烦地七番八次的边翻边念叨。在我们都快笑噎了的时候,他给我们念了一段而后回到座位。我现在能理解这位男生当时的做法,对一本书的真正喜欢真的不是某一部分,而是整一本。如果你也喜欢,也请自己翻!
图片

文字|马丽花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黄厚江《从此爱上作文课》读后感
猜您感兴趣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