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的家乡
半岛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二十年后的家乡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我已经成为了一位科学家。趁着假期,我乘坐着我的私人光速飞船回到了我的家乡——吴川。
一下飞船,眼前繁华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本来破旧不堪的房屋,变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这些高楼不仅可以抵御撞击,损坏了还可以自动修复。原本一颗颗被砍掉的树变成了一片茂密的森林。那脏乱的河水变成了清澈见底,里面的小鱼还在欢快的游来游去,好像在玩捉迷藏。
在二零四三年,人们早已用上了10G网络,就连手机和电视都是8D的,家里的电器都是智能的,电器上还有全器官感应系统。每当你下班回到家,感到很疲劳时,家里的电器就会感应到你的状态,然后放上舒适的音乐,接着伸出许多个机械小手给你按摩。
走到母校,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校园。校园不再是保安看守,而是一排排机器人。走进校园,上楼的方式不再是走楼梯,而是一部部电梯。走进教室,教室里不再是磁性黑板而是一个大屏幕,里面的桌椅可以变成一张张床。老师还可以通过意念来控制大屏幕。学校里还有一个图书馆,里面是机器人掌管。学生可以在里面看书、写作业……在学校里不再是在教室上课,历史课时可以去博物馆参观,上科学课时在虚拟科学室里上……
真没想到家乡的变化这么大,让我怎么看都看不够,我想今后我不管在哪里,都永远不会忘记我美丽又可爱的家乡。
学生:谭昱
指导老师:小徐老师
评语:小作者通过2--3个方面,分段叙述了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小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和列举了智能产品来突出科技的发达,想象力很丰富,太棒了。
二十年后的家乡
日月如梭,光阴如箭。一转眼就在是二十年后的世界了。我呢,成了一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周末,我乘坐了光速飞船回到了家乡。
周围的环境变化非常大,以前破破烂烂,摇摇欲坠的屋子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以前乌漆麻黑的河已经变得清澈见底了。以前黄黄的树木小草已经绿草如茵了……现在到处都是机器人呀,无人机呀,悬浮汽车呀……高楼大厦都是用先进的纳米技术制作而成的,不仅非常坚固,损坏的时候还能自动修复呢。
我来到餐厅坐下后,眼前出现了3D点菜单。我点了一份面条,还没有写什么口味的时候,机器人就上面条了,还是我喜欢的麻辣味。机器人说:“这是用您的指纹算出的口味,给您!”我吃完面条后,去看了看我的母校。
母校的变化是真大呀!以前绿色的磁性黑板现在已经变成了意念黑板。老师说什么就出现什么字,还能自动排版呢!以前的书桌已经变成了高级书桌,要学习的时候就会出现3D学习屏幕,连书本都不用了。
虽然现在的环境变了,生活变了,母校也变了,但我对家乡的爱没变。
学生:朱呈
指导老师:小徐老师
评语:小作者列举二十年后的新型事物和使用对比手法,重点写了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其中“悬浮汽车”、“3D点菜单”、“意念黑板”、“3D学习屏幕”……新型事物惊艳了小徐老师,也可以看出小作者想象力丰富,很棒!
秋风驶过吴川
一转眼的时间,已经过了二十年了,我已经成为了鼎鼎有名的美术大师。趁着这个周末我乘坐我的私人飞碟回到了家乡——吴川。
下了飞碟后,我目瞪口呆地望着眼前的一幕,原本破破烂烂的小楼变成了一排排整齐的高楼大厦。原本脏兮兮充满垃圾的小溪已变成了清澈见底的小溪,溪里还隐约可见鱼儿好快活地游来游去呢!
我转眼一看,咦?道路上怎么一辆车也没有?只有一个机器人?突然感到头上一阵凉意,抬头一看,原来为了避免堵车,人们打造了可以在天上飞的全自动驾驶汽车,避免了陆地上的堵车或者交通事故的发生。而陆地上的机器人其实是一个扫地机器人,为了保持城市整洁,机器人每天都按时清扫道路。此时,一阵秋风驶过,路两边排排站立的大树一阵轻舞,纷纷飘落焦黄的小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呀,扫地机器人立马行动起来,自动行走利用红外线检测吸收落叶,接着定点大树的具体位置,给每一颗大树“加餐”,自动挖埋落叶。
回到家中,走入厨房,只见一个平板立在桌子上,我走近一看,原来是菜单。仔细看了一看,我点击了一碗螺蛳粉的图片,一分钟不到,只见一个机器人端着一碗香气喷喷的螺蛳粉缓慢行到我面前,对我温柔地说:“请用餐!”原来它是我家中的生活保姆机器人,名字叫“小薏”。我把螺蛳粉接过来后,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是我小时候妈妈煮的螺狮粉的味道,真让人怀念……
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虽然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童年的味道和我对家乡的爱一直不变,直到永远永远……
学生:郭以涵
指导老师:小可老师
评语:文章运用穿越式开头,写了家乡的环境、交通和生活方面的变化,分段叙述,详略得当。文中运用了对比,拟人,比喻,引用等手法,把家乡交通方面的变化写得生动具体。文中构造了在家点餐的场景,运用细节描写把二十年后的生活变化写的生动形象。通过回味童年的味道,表达对家乡不变的爱。
吹梦到吴川
时间宛如水 ,一流而去。一眨眼,二十年就过去了,我已从清华大学编程系华业。这一天,我带上我的私人管家COCO乘坐光速列车回到我的家乡——吴川看看。
当我再一次看到它时,我险些认不出来。曾经的泥巴路早已不见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悬空绿色的悬空汽车;之前破旧的房子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这些高楼大厦都是用坚固的纳米工业材料建造的,坚固无比。以前的江心岛大桥也改为了用纳米防弹玻璃做的地下通道。
家乡的学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黑板变成了护眼3D立体全息投屏;老师换成了AI仿真机器人,他可以为学生解答所有问题,只要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它便会打开自己的世界图书库寻找线索,给学生提供解决方案。以前矮小的教室和细窄的课桌,也全都换成了宽大且能够根据身高自动调节高度的课桌。学生们还拥有自己笔计本电脑,可以用它做作业,查资料等等。它让学生丢掉了沉重的书包,实现了轻轻松松上学的梦想。
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变。我一回到家,一打开门,就发现家里的灯已经自动打开,热水也自动烧上了。一个温和的声音告诉我:“主人,欢迎回家!今天天气晴朗,室内温度26度。”这个声音是家里的智能小管家发出的,它会为主人管理家里的一切,包括吃喝玩乐住,它还会根据你的生活进行合理安排。
忽然起床铃声在我耳边响起,原来只是一场美梦呀。我希望二十年后家乡真如我梦中一般科技发达,繁荣昌盛。所以我要好好读书,报效祖国,建设美丽家乡。
学生:杨东城
指导老师:清清老师
评语:小作者展开大胆想象,将二十年后家乡环境、生活、学习三方面的变化分段叙述,介绍智能产品,展现未来科技变化,让读者眼前一亮,仿佛置身二十年后的吴川!
相约2043
"嗒嗒嗒",我现在是一名律师,正上传新的法律数据到机器法官的文件夹里.突然传来我的贴身机器人“Tuntun”的声音:“现在是2043年1月1日,天气宜人。主人,该回家看看啦!”我整理好压缩文件包,踏上归家之途。
我将"Tuntun”设置为飞行模式,调好目的地,向"光务隧道站"飞去。到达目的地后,我将"Tuntun"收为一个巴掌大的小球放入口袋,刷脸进了每秒移动30万千米的光之隧道,前往家乡——吴川。
到了家乡,一下站口,就看见了焕然一新的家乡。没过多久,爸爸就开着一辆观景车来接我。一路上的景色让我深深陶醉其中:路边全是好似一把伞的大树,地上铺着花地毯般的草地,时不时还能看到无人机施肥、机械臂收割……这比以前脏兮兮的样子漂亮多了。爸爸跟我说现在环境这么好离不开智能除垃圾装置:检测到每50平方米超过3kg的垃圾,将自动吸入地底下并送去垃圾发电厂处理. 对了!当初日本排放的核污水也被处理干净了。
我第一件事就是回母校看看:这里修建得如同大别墅般精致。每个教室都配备了机器人老师、720度全景投影仪、智能课桌……原本的课本、作业本也都收入到智能护眼平板里了,粉笔也变成了电容笔。学校的午休机构变化更大了:食堂的饭菜食材都是当天收获当天烹饪的,非常新鲜美味。机器人厨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口味制作五菜一汤,一学期都不重样!午睡就更棒了,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专属的睡眠舱,它每天都会自动清洁。为了保障每个学生的睡眠质量,睡眠舱配备了柔和的灯光、舒适的温度,还有睡前故事与音乐呢!真是应有尽有啊!
二十年后的交通特别方便,全自动驾驶汽车成为主流,它会自动选择道路,保证一路畅通无阻、一帆风顺!二十年后的家乡是多么繁华啊!就让我们好好学习,一起把梦想变为现实吧!
学生:陈心瑶
指导老师:清清老师
评语:本篇作文全篇行文流畅,小作者想象力丰富,一开篇就见到贴身机器人“Tuntun”,吸引读者往下阅读。跟着小作者的步伐见识了家乡二十年后环境、母校和交通的变化,妙不可言!
二十年后的家乡
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我成为了一名高级程序员,由于很久没回家乡了。
于是,趁着国庆长假,我搭乘国产的 919 大飞机回到了我的家乡——吴川。
“哇,眼前的景象真叫人惊叹!"我惊叹道。二十年后的家乡,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教育更加高效,医疗也更加便捷……
刚回到吴川,我便收到了老同学小张的邀请。我与他搭乘着最新的全自动新能源汽车出发,来到了我们共同的母校。"嘀嘀,前方即将到达目的地。"汽车上的智能机器人小喜说道。我和小李一下车,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原来保安亭里的人不再是保安了,而是变成了一个面带微笑,但又不失保安威严的机器人。"站住,你们要做什么?"机器人保安说。向保安说明我们的来意后,他才放我们进去。
进了母校,这里的一切无不让人叹为观止!校园里绿树成荫,百花齐放。就连以往足球场的塑料草也换成一片片真正的草地。我们走进教学楼,看到了现在的教学条件,教室里每张桌子上都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老师正在利用虚拟投影技术给同学们传授知识。
参观完母校后,我们打算去找一家餐厅吃饭。一进餐厅,一阵舒缓的音乐和香喷喷的饭菜香冲击着我们的听觉和味觉。我们一坐下来,就立刻有一个机器服务员走来,递给我们一个平板并询问我们要不要茶水和纸巾。我们点完菜后,不一会,就有美味的饭菜从我们头上的传送带送到我们的客桌上,我们心满意足地吃饱了。
吃完饭后,小张跟我介绍了他的工作——一名医生。我们来到了他工作的医院,医院里许多医疗机器人,正贴心地治疗着病人呢!
二十年后的家乡太美好了,美好到我说不完道不尽……
学生:刘付鸿曜
指导老师:清清老师
评语:在小作者的笔下,清清老师看到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家乡,家乡的生活、教育与医疗都发生了质一般的变化,字里行间突显小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