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关于《走月亮》的仿写

时间:2022-08-06 17:50:27 作者: 浏览:0
原创 延延妈 小赵作文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选编了吴然的《走月亮》一文。

“走月亮”是吴地传统民俗,中秋夜妇女盛妆出游,踏月彻晓,谓之"走月亮"。不仅仅是江南一带,很多民族都有这样的民俗。

清·沈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中秋日…… 吴 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 清 顾禄 《清嘉录·走月亮》:"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 ——360百科

这篇《走月亮》描写了作者和阿妈一起走月亮的时候所见所想。课后安排了一次小练笔:

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说说“我”的所见所想。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境吗?仿照着写一写。

也就是这个小练笔,还真有点让我犯难:这个仿写,到底是要仿什么呢?

第6自然段原文是这样的: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了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吟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他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握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我把这一段反复读了好几遍。哦,作者调用各种感官观察、感受。真是这样吗?这也是太普遍的,老生常谈的吧!我自己动手写了写。

白天的暑热终于褪去,月亮升起来了,院子里的水泥地铺上一层朦胧的光。我们拿着扇子,坐在椅子上,大家都没有说话。蟋蟀在草丛中振动着翅膀,知了在黑黝黝的树林里继续喊着“你呀知,你呀知,你呀……”,蚊子一刻也没闲着,趁着扇子离开的空隙,在耳边嗡嗡地环绕着。微风带来一阵阵花香,是院子角落的夜来香,是月季花?水井里溢出来的水叮咚叮咚地弹唱着,一路顺顺渠而下。月光洒在沟渠里,半明半暗……

我写的这一段和作者的比较,有什么不一样呢?

对比一读,发现了问题:作者写了“见”到了,还想了“果子挂满枝头”“春天田地的景象”“爸爸即将回来的喜悦”也就是题目中说到的“所见所想”既有调动各种感官的“见”,也有由“见”产生的想。

我写的这个段落只有“见”,没有由此产生联想。这才是这一段仿写的点:边走边看,边走边听,边走边闻,从而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产生联想。当然,也是这篇文章写法上的一大特点。

根据发现,我确定了这一段仿写成功的标准:调动各种感官观察,写出自己的所见和所想。

然后我对这段话进行了修改:

白天的暑热终于褪去,月亮升起来了,院子里的铺上一层朦胧的光。妈妈还在屋子里忙活着,爸爸坐在我对面认真地卷着烟,仿佛要把一天的疲惫都卷在烟叶里,然后让它化成烟飘走。我们悠闲地坐着,扇子缓慢地摇着,时不时噗地一下,赶跑窜过来的蚊子。

旁边的树林里,蟋蟀振动着翅膀,知了不知在哪棵树上“你呀知,你呀知,你呀……”地叫着。白天,它们是太阳忠实的信徒,拉长懒懒的叫声配合夏日的炽热;夜晚,温柔的月光里,叫声温柔了许多,是在提醒大家享受夏夜的美妙吗?

微风如轻柔的水波,带着一阵阵花香拂过,。哦,是院子角落的夜来香。那株夜来香爱极了夏夜,白天越是炎热,夜里它开得越浓烈,似乎要与整个房前屋后,房前屋后的每样事物,分享它的快乐。

水井里溢出来的水叮咚叮咚地弹唱着,溅起一滴滴银色的月光。它顺渠而下,月光洒在沟渠里,沟渠旁边的房屋,房屋更远处的树林,树林对面绵延的山,都笼罩在白白的轻纱里。爸爸的呼噜声传来,烟头在指尖半明半暗……

虽然联想的部分并没有增加很多,但是读起来更有画面感和惬意的情绪。经历了这一遭,总算是有点想明白了。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运用描写方法 塑造鲜活人物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