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下同步习作指导: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原创 刘继荣 刘老师作文讲堂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七篇习作。你游览过北京的故宫吗?你知道美丽的敦煌莫高窟吗?你对秦始皇兵马俑感兴趣吗?这些令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的汗水和智慧。中国现有世界遗产56处,其中,首都北京有7项,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最多的城市。
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介绍给别人。首先,要有目的地搜集相关资料,如历史背景、基本现状等,把资料来源记下来。然后,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如描绘外观结构的,记录历史变化的等。再筛选资料,删除无关信息。最后将整理筛选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的来源。那么,如何介绍中国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呢?请注意以下几点:
1、简要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基本现状。
例:北京故宫,坐落于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广场,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西临中南海,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最精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故宫》高子衿
2、概括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历史背景。
例:北京故宫,是我国历史上明朝和清朝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1406年,明朝永乐四年,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以南京故宫为蓝本,在北京修建故宫,历经14年。1420年,明朝永乐十八年,故宫竣工,至今整整600年了。北京故宫,历经了明朝14个皇帝、清朝10个皇帝。《北京故宫》高子衿
3、详细介绍世界文化遗产重点景观。
例:故宫规模宏大,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余间。故宫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内围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个大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在故宫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上,前有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有皇帝和后妃们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北京故宫现在拥有150多万件历史文物典籍和艺术工艺珍品。我国政府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了故宫博物院。多年来,故宫又经过数次修整。目前,故宫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北京故宫》高子衿
4、体会世界文化遗产的深远意义。
例:北京故宫,是中国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参观故宫,不仅可以领略古典建筑之精美,而且可以欣赏古代文化之神韵。欢迎参观北京故宫,相信您一定不虚此行!《北京故宫》高子衿
佳作欣赏
苏 州 园 林
作者 张茗舒
苏州园林,亦称“苏州古典园林”。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
苏州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东晋的私家园林——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益增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因此,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苏州园林的建筑,可谓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揉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含蓄深远的意境。漫步其中,得到一种精神的陶冶和美的享受。流连园中,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
苏州园林的典范,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代表。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随着端本园、全晋会馆、墨客园等18座园林入选,苏州园林现存总数达到108座,苏州由“园林之城”正式成为“百园之城”。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建筑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去参观苏州园林啊!
编者评语:
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七篇习作。“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小作者认真搜集、整理、筛选有关苏州园林的资料,从基本现状、历史背景、重点景观、历史价值等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苏州园林,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行文语言流畅,条理清晰,详略得当。结尾点明中心,耐人回味。
北京天坛
作者 蔡宇涵
天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也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所以它堪称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1998年11月,天坛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在内坛里,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
天坛的建筑设计、营造都十分考究。天坛中最引人注目的祈年殿,是明清皇帝孟春祈谷之所,它的建造融合了传统的鲁班榫卯文化,内部结构无大梁和长檩,檐顶以柱和枋承重,利用错位、限位、避让的设计方法实现榫卯模块之间的结构锁定,是抗震最好的建筑。存放圜丘祭祀神牌位的皇穹宇外,有一道圆形磨砖对缝的围墙,是著名的“回音壁”,它的建造就巧妙地运用了声学原理,声音沿着光滑的围墙内弧传递,在壁的一端轻声细语,另一端能够清楚听到。除此之外,天坛建筑装饰也十分瑰丽。祈年殿顶的藻井,正中金色龙凤雕饰栩栩如生,衬托出天宇的崇高伟大。内坛的主附建筑上,随处可见精美的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在防虫防腐的同时,还起到很强的装饰效果。
天坛建筑还处处展示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天坛围墙平面南部为方形,象征地象,北部为圆形,象征天象,此墙俗称天地墙,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观念。祈年殿以圆形、蓝色象征天,大殿中央4根“龙井柱”代表一年四季,中层12根柱子象征12个月,外圈12根柱象征12个时辰,内外檐柱24根代表24个节气。圜丘作为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它的尺度和构件的数量集中并反复使用“九”这个数字,以象征“天”和强调与“天”的联系。天坛建筑处处体现了“象天法地”的思想,表达了古人对大自然的尊重与敬畏,是中国古文化的载体。
如此集科学、历史、艺术价值于一身的天坛,是不是很吸引你来一探究竟呢?欢迎来天坛参观,让我们一起去品味天坛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感受世界文化遗产所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吧!
编者评语:
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七篇习作。小作者的《北京天坛》,带领我们走进了是现今我国保存的最完整、最重要、规模最宏大的一组封建王朝的祭祀建筑群——天坛。1998年,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小作者认真搜集、整理、筛选有关北京天坛的资料,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重点景观、历史价值等几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天坛的独特魅力。行文语言流畅,条理清晰,详略得当。结尾点明中心,耐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