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记承天寺夜游》中独特的月色描写

时间:2020-01-18 18:35:15  作者:周红民  来源  查看:0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是流传最广、脍炙人口的写月诗句,诗仙李白借月抒怀,抒发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对月色的描写,无论写作手法,亦或是抒情方式,更或是写作用意均独具一格,让人倾羡不已。

写作的层次美。《记承天寺夜游》虽则只有八十五字,一说为八十四字,只因原句有“念无与乐者”和“念无与为乐者”两种不同的版本传世。但作者构思精巧,结构纤巧灵动,表达上熔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作者叙述月夜乘兴起行,访友一起赏月的缘由;又用生花妙笔描写了朗照的月色,呈现一派清幽宁静的意境;最后作者抒发个人幽深的人生感慨。文本呈现出古人所提倡的“起承转合”的写作结构技巧。即月夜赏月起于皎洁月色射入门户,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知音好友,结伴行走于浩茫天地之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是“承”,情感和叙述得到延续和深化。对月色的集中描写,为“欣然起行”作了有力的注解,这是“转的变化”,又为文本抒发作者的人生旨趣作了有效的蓄势。“闲人”二字的精妙点睛,作者的情感、文章的立意得到深刻显示和升华。

动静结合的手法,传达作者的心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静态的水色空明澄澈,这是把月色比作积水。“月色如水”,本是司空见惯的比喻,但在作者笔下,流泻一种别样的美,既有对月色的精细描述,月光透亮明净,又有水中景物的衬托,水藻、水荇横斜纵横,摇曳多姿。澄明水态的静,和水草的动态互相配合,展示了皓月清朗,承天寺庭院里的朦胧清幽的迷人景色,点染了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也传达了作者愉悦、宁静、悠闲的心境。

文句正面写水草的摇动,其实是侧面写风。“盖竹柏影也”,冬夜轻风吹动,竹子柏树的叶子,随之轻手轻脚的晃动,在作者眼中构成了“风起于青萍之末”荡漾摇撼的感觉。作者借助水色清澈透明来写月,写风不见风起,使人想起六世禅宗的“幡动风动与心动”的精妙禅论。徐志摩看到康河里的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向我招手”的这种欢悦,何止是千年后年轻而多情的诗人独有的感受?经历宦海沉浮,甚至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苏轼,此时此刻,面对迷醉的美景,与友人共话家常,或是漫谈诗文,倾诉过往,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一齐涌上心头。诗人心头的愉快,或许还有咚咚跳跃的狂喜吧?

作者的写作娴熟技巧似乎还不仅于此。前人写月,李白举头望月,有“呼作白玉盘”,低头看月,有“疑是地上霜”的感觉。其他的诗人,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皎洁,也有“斜月沉沉藏海雾”、“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朦胧。但无论何种写法,都是共通的,作者先写目之所见,再用比喻去做描述。后来的散文家朱自清脍炙人口的《荷塘月色》,环绕于胸的也是这样的手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斑驳,让人体验了起伏摇荡的感觉。荷塘微风吹送的荷叶凝碧的波痕,月影落在上面,显得参差、斑驳,杨柳的倩影更像是“画”在荷叶上。光与影现出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作者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但苏轼在短短十八个字的描写里,先用比喻,写水、写水草、写月、写风。但一句“盖竹柏影也”解开谜底,这里作者是在写竹子柏树投射在月下的影子。在这里,作者先写自己目遇之、耳闻之的景象,他在享受到了各种精妙幻觉之后,才明白这些美妙无比的感受,来自于澄澈月夜的“恩赐”。这种由幻觉到真实情景的复现,跳出了前人与后来者的写作窠臼,独辟蹊径,写出了作者的心理情感波澜微变的过程。这是作者在文章创作上一个伟大而独有的贡献。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作者精心描绘景物,融情于景,确实传达了个人的须臾感受。坐拥大地,仰观宇宙。长空的澄澄月色,一泻千里,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作者,带来万千感慨。这样俯仰结合的写法,正是古代文人墨客俯仰天地的达观人生写照。

乌台诗案,给苏轼带来困居黄州的机缘。据林语堂考证,苏轼由徐州知州调任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湖州做知州,他作了一篇《湖州谢上表》的奏章,陈述自己的经历,感谢皇恩浩荡。但文章的末尾的几句牢骚:“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让政敌抓住把柄,参奏他“有讥切时事之言”,大肆搜罗苏轼讥讽新法的诗词文句,断章取义,罗织罪名。书写了北宋王朝“莫须有”的文字狱。好笑的是,甚至连苏轼赞颂桧树的诗句“根到九泉无曲处, 岁寒恐有蛰龙知”,也被别有用心的人借用,攻击他对皇帝不忠。

苏轼所处的时代,正是王安石变法雷厉风行的政治风云激荡时期。在政治上,苏轼从国家政体着想,反对王安石激进的变法,他认为新法伤害了百姓的利益,给社会带来动荡。因此,他屡次请求外放,到地方做官,为百姓真正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苏轼第二次到杭州做官时,当时西湖湖面蔓草丛生,湖内淤泥堆积。他兴修水利,开挖改造西湖,留下了著名的苏堤和堤上的六座拱桥、“三潭印月”等景观。他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向朝廷申拨巨款,修缮五代吴越王时期遗留的老旧官舍、城门和粮仓等历史景点;建立“安乐坊”,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家公立医院;开通城内新运河,疏浚盐道保障航运,方便贸易运输,恢复和振兴经济;改造居民用水,用坚固的陶瓦管道更换竹筒做的引水管道,让杭州千家万户都能喝上甘美的西湖饮用水。

担任徐州知州,适逢徐州遭遇暴雨。决口的黄河水抵达徐州城下。“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作为知州,苏轼戴斗笠、披蓑衣,涉深水,居扁舟,身先士卒,数过家门而不入,带领军民奋战七十余日,最终战胜洪魔。苏轼为百姓着想和考虑,做到了“进亦忧,退亦忧”。他的矛盾的思想,还表现在对待变法的态度上,实施“青苗法”,本来是朝廷青黄不接时给予百姓提供赈济的,却被新法中贪官污吏用来牟取私财、中饱私囊。苏轼对这种给底层百姓造成损害的行为深恶痛绝。当变法潮水退去,守旧派粉墨登场,重掌政权后全面废除新法。苏轼并没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变法,他竭力赞同“募役法”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倡导要部分保留新法。向朝廷上书,直言指责司马光废止新法是在走回头路,使得颇有起色的国家政局“渐致惰坏”。

苏轼这种为百姓设身处地着想的思考和做法,使他在政治上不合流,个人屡遭贬谪。但他不以为意,“一蓑烟雨任平生”。流露在作品里,月色就是作者“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澄澈心灵的物化。所以,本文所描写的皎洁月色,不是异乡念亲,也非哀身怨世,而是在表露自己“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独立人格与心灵念远。上下一碧万顷的月光,与作者一颗为时代而跳跃、鼓与呼的纯洁心灵,合二为一。

用月色比喻心怀,告诉世人自己的人生追求,是作者在这篇美文的立意所在。

“(苏轼)不管身在何处,总能把稍纵即逝的诗的感受,赋予不朽的艺术形式,而使之长留人间。”同样,林语堂对苏轼创作艺术的高度评价,让人记取。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归园田居(其一)》的动静结合
猜您感兴趣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