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核舟记》好在哪儿?

时间:2021-04-18 07:10:02 作者: 浏览:0
削十一郎
同为“记”,柳宗元《小石潭记》是游记,主要写景,移步换景,情景交融;陶渊明《桃花源记》前半写景,后半记事,抒写心中世外桃源的理想;魏学洢《核舟记》状物,描摹介绍一件微雕工艺品,脍炙人口,成为传世名篇。
明代天启年代江南才子魏学洢的状物名篇《核舟记》到底好在哪儿?
核舟记
[ 明]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开头首句总述王叔远技艺神奇精巧,能在很小的木头上雕刻出各种各样的景物,且构思巧妙,形神毕肖。“罔不“,双重否定,没有例外,表示强烈的赞叹。第二句简要交待描摹对象,为“奇巧”提供佐证,为下文精准描摹张本。】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总写核舟大小尺寸,连用“约”“有奇”“可”“许”,虽表约数,实是精准表达。】
【以下分写船舱、船头、舟尾、船背,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逻辑。先写船舱,再写首尾和背面,这是从主题到人物到背景,遵循从主到次的逻辑。】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写船舱,从敞舱到顶篷,再到旁窗;详写旁窗时,先整体总写,再局部细写,从启到闭,从右到左;无不暗合阴阳之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苏轼前后《赤壁赋》中的对句,“大苏泛赤壁”的主题彰显。为、覆、旁开、小、左右、各、启、观、雕栏、相望、闭、刻、糁,一系列动词形容词的准确使用,小窗还能开关,虽是白描,体现的正是微雕大师的构思巧妙、手艺精湛。】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描摹的重中之重是船头人物部分,从C位主角写起,分述东坡、鲁直、佛印的衣着外貌和动作神情,始终从右到左,乃至念珠特写,妙笔生花,各尽其妙,栩栩如生。一句一动词:坐、为、居、共阅、执、抚、指、现、微侧、隐、卧、诎、竖、挂、倚,描摹精准。】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描摹舟尾舟子即捎公的动作神情,仍是从右写到左:一个“若啸呼状”,悠闲自在;一个“若听茶声然”,很专注。与船头情景相比,大异其趣,然又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此情此景,让人不由自主想起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佳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介绍完主题、人物,最后交待船背题名文字,相当于交待背景,相当于大特写。【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总括全文,总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能以径寸之木“,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最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总评作结,连用叹词虚词,由衷赞叹大师技艺巧夺天工。】
【全文构思巧妙,描摹精准细腻,重点突出,言之有序,暗合阴阳之道。嘻,舟奇文亦妙,珠联璧合矣哉!】

译文
明朝(有个技艺)神奇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核舟,刻的是苏轼泛舟赤壁(的情景)。
核舟从头到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两个黍米那么高。中间高起而敞开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篷覆盖。旁边开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对联又用石青涂了色。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多多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鲁直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观阅一幅书画长卷。苏东坡右手拿着手卷右端,左手轻抚在鲁直背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微微侧倾,他们紧紧挨在一起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菩萨,袒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黄鲁直完全不相类似。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珠子都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桨。船桨左右两边各有一名船工。位于右边的船公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位于左边的船公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抚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人的眼光正视(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船的背面较平,作者在上面题上自己的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书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刻有五个人,八扇窗;还刻有船篷、船桨、火炉、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甚至都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哇,技艺也太神奇、太不可思议啦!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文言文赏析 《小石潭记》
猜您感兴趣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