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往昔,庆幸自己能放缓时间观赏世界的美好。小时院里的栀子树年年开,且开得旺盛,让我习以为常,未曾放宽眼眸静赏它的美好,现在想来,这样的美好已经成了一种奢侈品。
栀子花、小院、我,这是祖父的印象。在祖父为青年之时,是他亲手种下了这棵栀子树。栀子花不比槐花,但胜似梨花。因为幼小的栀子树瘦弱不堪,祖父时常就会花上大半天的时间把它照顾得“亭亭玉立”。在那时,乡里的知青要是被问:“那村最里头的那小伙子干啥去了?”他的知青肯定要说:“在他院里侍弄那颗宝贝哩。”所以祖父与他那棵栀子树,我是再熟悉不过了,那是祖父年少时的声音。
时光一瞬,这个家庭出现了我。当我咿呀学语时,我总是一步一个脚印围着栀子树转悠,那时的栀子树正好到了四月过渡段,开得极旺,白净的栀子花散落于我的发梢,连带着我身上都布满了栀子花瓣与清淡柔和的香气。到了上学的年级,此时院子里的栀子树青涩得不行,像一位待出嫁时新娘子,怀着羞涩之心等三月来。
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已经很久未回到故乡了。突然有一日,我想起年少时在故乡的日子,我在院子里追逐着第一缕阳光;每日傍晚,我在栀子树亲吻最后一抹夕阳。我在城市坐落于车水马龙之中,心口有一丝迷惘,一丝无所适从,一丝怅然若失。栀子树早已挺拔得如一个屹立不倒的士兵,每回深夜我在故乡小院,那个伫立的背影,唯独留下一阵淡雅芬芳,涌动我内心淡淡的愁。
不知为何愁,却仍然有股失落之意。如今长大了,我也懂得了,愁是心上一笔秋,而秋,正是悲伤的意象。又是一年花团锦簇的季节,我坚定地要回故乡,要凝望那棵栀子花树,因为在那我收获了温馨,也守候了一片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