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笔,书墨香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题记
读书,大概也能算作我为数不多的一个爱好了。在闲暇之余,或是迎着微风,或是沐浴暖阳,或是看着外头淅淅沥沥下着的小雨,捧着一本书,随心地阅读,真是惬意无比。
我同书的故事,似乎是从幼时就有了开头。那时我虽是个生性好动的小孩儿,但是那么安静的,没有一点儿玩具的书房,却是我最爱的去处。因为我极其喜爱闻“墨香”,只要一走进书房,就犹如走进了另外一个寂静无声的世界。每当我静静坐在书桌旁捧起一本书时,目光透过洁白的书页,仿佛飞出书外,看见了李白在吟诵“小儿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若有所感时,便低垂着眼帘,缓慢又轻柔地把翻开的书页,缓缓地凑近鼻尖,深吸一口气,那书香顺着鼻腔,浸润了我幼小的心。
长大一些后,我却独爱在太阳初升的早晨和满天星斗的夜晚,忘情地在书香墨海中遨游。我沉醉于史铁生优秀的文笔,佩服鲁迅那坚定的革命精神,与沈石溪一同走进活灵活现的动物世界,也与《哈利·波特》中的哈利共同击退伏伏地魔。《十万个为什么》中浩如烟海的知识让我叹为观止,《三毛流浪记》中的那个可怜的人儿让我落泪,《西游记》那酣畅淋漓的打斗场面在我的脑子里驰骋。一本又一本的书化作精神食粮鼓舞着我的士气,滋养着我的灵魂。
现在,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书了。独倚窗前,我从唐诗宋词的明月清风中徐徐迈过,领略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妙,读懂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浑,也感受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孤寂;我寻着徐志摩的足迹,漫步在康桥,在康河柔波的映照下,在金色柔柳的抚摸中,一起“作别西天的云彩”;我伴着三毛的思念和漫天的黄沙,走进那片属于她的的撒哈拉。
老舍是我的忘年交,屈原是我的朋友,托尔斯泰是我的引路人。他们踏着点点墨痕,款款而来,启我智慧,使我修身,陶我情操,塑我人格。此后我将继续以时间为笔,阅历为腹稿,一点一点地书写着我与书的故事,这个墨香音绕的故事很长很长,长到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