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投稿
内容详情

理性向左 感性向右

时间:2017-04-13 08:58:40  作者:  来源  查看:3
于立夫

很多人问我:你是一个感性的人,还是一个理性的人?我总是笑而不语。

对于我,我内心是十分感性的,但我却不擅长表达这种情愫,反而爱去控制感情。这会给人一种错觉:这小子好理性!

当我们谈论感性与理性哪个更优时,不少人都会选择后者。毕竟,感性是人生而有之的特质,而理性则是成长过程中的产物。既然是发展的成果,比先天特性更加优越是必然的——我曾经是这样思索的。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也许太天真了,总是以对错衡量事物。而实际上,大多事物不能单纯以好坏、对错去评价。我陷入了沉思。

依稀记得我初中时的一个朋友,我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有巨大的不同。他是一个纯粹的感性主义者,而我则偏重理性。他无论什么时候,都以自己的感情为准则,开心了就表现出来,悲伤了也倾泻出来。

也因此,虽然结交了很多朋友,却也被很多人厌恶,甚至因为太过无所忌惮,经常被叫到教务处挨一顿批评,而他却依然快乐。反观自己,倒是规规矩矩,持重待人,却无法像他一样快活自在!这岂非一件悲伤的事儿?

时间渐渐过去,我思维的羽翼也逐渐丰满,有了自己的认知观与世界观。我开始认为:理性与感性原本就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即便是那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相诸葛孔明,也曾纠结摇摆在理性与感性之间。

遥想当年,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倘若诸葛亮坚持理性,他会选择当时无权无势不成气候的刘皇叔吗?无论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还是盘踞在江南的孙策,抑或西凉马腾以及其他诸侯,哪个不比刘备的实力坚实百倍?

而诸葛亮最终听从自己内心“扶持汉室”的呼唤,从茅庐走出,襄助刘备成就霸业,奠定三分天下的局面,青史留名。

但在军事及治国方略上,诸葛亮则大多选择理性。无论是舌战群儒的英姿飒爽,还是赤壁上的指点江山,无不依赖他那严缜的思辨与理性的判断。

然而英雄如他,最终也难逃被感性左右,饮恨而终。急于求成、孤注一掷的六出祁山,不但拖垮了他的身体,更令本就羸弱的蜀汉江山轰然崩塌。一代忠臣,就此陨落。

想到这里,我的心情豁然开朗——人既不能脱离感性,也不能脱离理性。感性,是与生俱来的特质;理性,是长期发展的产物。脱离任何一种,都会失于片面。片面感性,与牲畜无异;片面理性,如冷血机器。有了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才有了有血有肉、有骨有气的真正的人。

情与理,不可或缺;情与理,密不可分。

上一篇:才有梅花便不同 下一篇:柳的随想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 
复来作文网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