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

时间:2022-12-04 09:38:35 作者: 浏览:0
原创 马彩艳

夜晚,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自己喜欢的书,专注地看着,没有人打扰,没有手机干扰,只有一缕暖暖的、亮亮的光陪伴着我。此刻,真是身心自由,精神愉悦,真可谓静心的好时候。

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也是一位深刻认识到读书重要的老师,亦是一位非常注重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妈妈。三四年前,我与孩子一起读了《木偶奇遇记》。不对,是我给孩子读过这本书,具体情节已不记得,但是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小木偶非常有趣,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

今天我再次翻开这本书读一读,本次带着目的而读,似乎就多了几分思考,不知不觉收获了些许。《木偶奇遇记》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卡尔洛.科洛迪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叫杰佩罗的老木匠把一块会哭会笑的木头雕刻成木偶,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皮诺曹,并把这个木偶当成是自己的儿子。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皮诺曹,让人看着看着沉浸在其中,别说是孩子喜欢,连我这个成人都陶醉在其中,非常喜欢里面的故事情节。

刚开始的皮诺曹是一个调皮、淘气、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经历了很多很多的磨难,差点被烧、差点被吊死、被卖到马戏团、进了鲨鱼肚子,总之磨难重重,但是,最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痛彻心扉,决心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个勤劳、爱学习、诚实的孩子。边总结边回忆,边回忆边思考,我不禁有了几分难过。

《木偶奇遇记》中的皮诺曹的所经历的这些事情不就是一个普通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吗?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经历一些事情,经历一些让人不可思议的犹如故事情节一般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是,正是由于这样的经历,才能塑造出孩子良好的性格,良好的心态,正所谓的“不经历风雨,怎能得见彩虹”?

我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位老师。我经常读一些教育类的书籍,我也懂得了许多教育孩子的理论,我更深知孩子的成长必须让他“试错”,也就是“亲身去经历”,才会真正的懂得。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自己的感悟,有自己的成长。

直观我们生活中的例子,例如,孩子的劳动教育,我认为,劳动教育不在于让孩子做了多少,而是首先要让孩子去做,要有做的意识和做的习惯。在单位吃饭,我每次总是让孩子们自己去洗碗,即便他才刚刚一年级,即便他洗碗洗得不够干净,但是没有关系,只要孩子去洗,总有一天他能洗得干净。洗碗,看似是一件非常微小的事情,不能说明什么,但是,这一件事情的背后一定是一个内隐的教育理念指引着我们应该这样做,也就是说,这样做,没错。妈妈帮忙洗碗,当然这没有什么,但是,殊不知,这样洗碗的例子,并不只是洗碗这样的简单,家长代劳的不止是习惯,还有一份责任,更是一份担当。每个孩子就犹如皮诺曹一样,只有他们经历了各种生活,才能成长为一个爱学习、勤劳、有责任、有担当的孩子。

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琴说:“在儿童成长期中,‘替孩子’等于‘害孩子’。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的机会。”后来的自己,对这样的文字深度赞同。

周末、寒暑假期间,我们常会一起走进厨房开始做饭,削土豆、剥葱剥蒜、焖米饭、摘菜等,看上去一些可帮可不帮的忙,我会让孩子们帮忙,而且常会夸奖他们做得好。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每当我身体不舒服时,他们会主动做简单的饭菜、还会很贴心地照顾人。这些虽是小事,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他们在生活中得到了锻炼,尤其是他们被需要时,也由此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责任。


看来,我们不要舍不得“用”孩子,不要舍不得“累”孩子。因为,孩子只有在“试错”中才能成长得更健康,更阳光,更优秀。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读《瓦尔登湖》有感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