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读《教师成长力——专业成长图谱》有感

时间:2022-12-04 09:46:59 作者: 浏览:0
美好,总是始于遇见——读《教师成长力——专业成长图谱》有感
张丽
教育是如切如磋的精心雕琢,是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更是上善若水的优雅自然,而阅读与写作则是引领教师成长的指路明灯。本学期我校青年教师有幸在杨百凌校长的带领下共同啃读着郝晓东教师编写的《教师成长力——专业素养发展图谱》。世间一切的美好,都源于遇见。就像我遇见了这本书与这群人,他们就像种子,在我的生命里发芽,开花,让我遇见美好,享受美好。

一、阅读、浸润、遇见美好

朱永新老师说:“没有阅读就没有教育,没有专业阅读与写作,就没有教师的成长。在“写作驱动专业发展”这一章里,郝老师写了他从小学到现在的他的阅读与写作的成长之旅。他说,他并不是一个有写作天赋的人,他将自己的写作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应试写作,第二阶段是大学期间的文学写作,第三阶段是参加工作以来的公文写作和学术写作。第一阶段里,他真正写作是从高中开始,高中时期每周日晚上老师都让他在班上读自己的作文,也就是这个时期郝老师才开始了愿写和爱写。当然也缺少不了他有一位语文教师的父亲,在他的阅读方面提供了大量的书籍。第二阶段是郝老师在大学期间的中文系,那期间他的写作还处于自发阶段。究其原因,阅读量不大,质量也不高,而是缺乏高人指导。但能支撑他成长的是他有写日记和书信的习惯。第三阶段写作的黄金期是2010年到2012年期间,为什么能得到一个写作的高峰,先要有充足的时间,其次得到了高人的引领,第三海量阅读与专业阅读。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影响人成长的不是环境,而是人对环境的个体性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寻找榜样, 靠近榜样,成为榜样的过程。郝老师一路走来我已真切地感受到了坚持读书和敢于挑战写作带来的改变。真是越努力越优秀,越优秀越奋斗。告诉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脚踏实地才能体会博学、善思,才能不断反思积累经验,进而获得成长,遇见美好的自己。

郝晓东老师在第三章“写作驱动专业发展”中告诉了我们教师写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我清晰地认识了自己的短板:阅读和写作能力。尤其是写作,写作表面上推敲的是语言,实质上锤炼的是思维。写作是提升心智的重要途径,是深度学习的强有力工具,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够帮助自己清晰表达观点,以及观点之间的联系 ,文章思路混乱,其实就是思维混乱,觉得自己心中很是惭愧。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要努力弥补。我开始写随笔感悟,慢慢地写一些教育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学案例甚至是论文。随着时间的推移,让写作成为我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工作生活思考的方式,彻底融入到我的生活中去。

二、激发生命热情,遇见美好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这个教育共同体中,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老师,都曾教会过我某些东西。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所有喜欢的样子,我所期望自己达到的样子。期待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我带领的孩子们现在已经三年级了,从一年级开始,我利用晨诵和午读时间共同和孩子们诵读了《日有所诵》《新教育晨诵》《歇后语儿歌》《谚语儿歌》等。朗朗上口的儿歌,不但巩固了汉语拼音,拓展了识字量,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特别是儿歌中的常识教育、礼仪教育、安全教育,更是在诵读中对刚入学的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妙趣横生的俗语,朗朗上口的儿歌,像一幅幅生动的漫画,激活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大部分孩子在完成生字扩词,词语造句,甚至看图写话时,往往想象丰富,语出惊人。同时,我和孩子们利用每周三下午的阅读课,一起阅读绘本故事,通过看图,猜想,表演,续编,那精美的插图,生动的故事,丰富的语言常常让孩子们意犹未尽。孩子们在一本本绘本故事里学习与人交往,学习尊老爱幼,激励他们上进。《爷爷一定有办法》《穿靴子的猫》《母鸡萝丝去散步》《猜猜我有多爱你》……打开了孩子与世界的壁垒。有老师曾问我,怎么从来不见你们班每天读课本?当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今天我终于在《教师成长力——专业素养发展图谱》——阅读滋养生命灵气一节中找到了答案,因为人仅仅依靠自己的认知很难突破原有经验的束缚,这就需要与文本对话,与他人对话以及与世界对话,从而多元思考反思经验,扩大视野,升级认知,孩子们可借助学习共同体的力量,怎么与书进行深度对话?进而反思固定思维,激活顾有经验,碰撞思维火花,建立深度信任。也让我与孩子们在共阅中成为朋友,家人,成为共同成长的领路人。

二年级时,从一年级大量阅读和仿说的基础上,我继续和孩子们读《新教育晨诵》《日有所诵》绘本……在原有的基础上我加入了大量仿写,由刚开始的一小节到两小节,慢慢的孩子都非常爱写,记得有一次数学王老师跟我说:“昨天的作业是仿编数学儿歌,二一班的孩子各有特色,还非常押韵,而且同学们编的都停不下来,当时我心里想,总算看到收获了。课间我还经常收到孩子自编的儿童诗,有的是仿写,有的是自创,看着他们一个个得意的样子我心里总是有按捺不住的幸福。我想这正是郝晓东老师在“写作驱动发展”中所说:“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优秀的作品,是生命成长的伴随品,是额外的奖赏,如果把作品比作水果,希望收获甜美的水果,不要一心想着水果,而要把主要精力用在配置果树上,果树繁胜,自然会伸出甜美的水果”,虽然我对阅读和写作指导的能力还不算成熟,但在读与写之间已经架起了一座桥,我坚信只有这样脚踏实地的走,才能不断满足心灵深处与内在的需求,要向下扎根,向内修行,要成为一棵树,深深扎根于泥土中,经历风霜,潜滋暗长,在不经意的某一天,可能就会发现枝头绽放,遇见满树繁花。

三、病房“突遇”美好

“学海无涯苦作舟”,人人都说学习苦,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不这样认为,学习分明是一件极快乐的事。一直有着阅读习惯的我,由于本学期长时间的网课,我脱离了学习共同体,在一段时间内我陷入一种固化的思维中,我忙碌在网课与两个孩子之间,丢掉了自己每天早上五点半准时起床阅读的习惯,我放纵着自己,总是读一些快餐式的文章,但我深知如果就这样下去,久而久之不能与高人对话,就形成了仅靠自己难以突破的认知盲区,想想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好在有我校杨百凌校长的带领,学校成立了新网师《教师成长力——专业素养发展图谱》学习群。在不断地学习中,我更是深刻地感受到一点:新教育提出把读书写作作为常态化,把终身学习变成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才是我们新教育人的共同朝向。每周一晚上的7:00《教师成长力——专业素养发展图谱》线上共读时,我都早早的准备好书笔,并把每一次的内容提前预习,紧跟着我校优秀教师杨舒涵、梁欣等老师的领读……享受着和大家共读的快乐时光。

最近我在医院陪护父亲,看着每天辛苦抗疫一线的护士用自己的生命为病人挡住了一道道防线,但病房里总传出一些和谐的声音,我不由提笔为医护人员写上了一封几百字的“感谢信”发到了病友群里,从此群里再没有了负能量,开始出现了了解与包容。这也是我除了学生和儿子第一次没有要求的自我主动写作,我将自己写的感谢信看了又看 ,内心的激动和欣慰久久不能平复,我觉得自己不仅仅是赞美了医护人员的品质,更多的是弘扬的一种抗疫精神 。我开始觉得写作原来并不难,郝晓东老师所说“要用一辈子学习写作”,那么我的写作才刚刚开始。

教育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传授给人以知识,更应该是提高个人的修为,增强每个人对生命的感知力。阅读和写作正不断传递着这种快乐,影响并慢慢改变着我的生活。望在前行的路上不断遇见美好。

成长是慢的艺术,而教育的美好是有心无痕。虽然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教育,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追求教育的完美,把教育还原为美好生活。等待,守望,凝视,是一种期待的幸福。润物细无声,万物在爱的滋润下悄然生长,不觉间我们都已遇见美好。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教师《老人与海》读后感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