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有浩气 长存天地间——《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读后感
原创 徐晓全 至清而华
2013年10月落成的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是为纪念20世纪50年代为解放台湾、光荣牺牲在台湾的中共英烈而设立。在无名英雄纪念碑的正前方,伫立着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位在台牺牲英烈的雕像。
1950年6月10日,他们在台北马厂町英勇就义。同年,毛泽东同志为吴石题写五言绝句:“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在台湾牺牲的英烈们用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以及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挥洒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部部献身祖国统一大业的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生动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为祖国完全统一奋斗的初心与使命。
九州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的《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收录的中国共产党台湾英烈事迹,包括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人的事迹。
吴石1894年出生于福建闽县。1911年投身辛亥革命,历任第四战区参谋长、第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国防部”参谋次长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在隐蔽战线立下至伟功勋。1949年吴石随国民党军队赴台湾,是中共隐蔽战线潜伏在台湾的王牌情报员,期间提供了大量核心绝密情报。
陈宝仓1900年出生于北京。抗战期间,陈宝仓先后参加上海保卫战、淞沪会战、宣城战役、武汉会战等,战果累累。1948年陈宝仓前往香港,秘密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坚定了投身革命的决心。1949年陈宝仓随国民党军队赴台湾,成为吴石情报组重要成员。
聂曦1917年出生于福州。抗战时期,聂曦被出任第四战区参谋长的吴石选调到身边当随从副官。1949年聂曦随吴石奔赴台湾,担任国民党东南军政长官公署总务处交际科上校科长。聂曦设法调来潜伏在国民党“国防部”的年轻军官王正均担任吴石的副官,二人密切配合协助吴石开展情报工作。
朱枫1905年出生于浙江宁波镇海城关的朱家花园,是名副其实的富家千金。1937年朱枫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镇海抗日救亡队,1945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党的地下交通联络和经济贸易等工作。1949年11月,中共中央华东局派朱枫赴台湾,担任秘密接收传递吴石情报组情报的交通员,期间出色地把吴石搜集的绝密情报安全传递回大陆。
1950年初,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台湾地下党组织遭到重大破坏,大批地下党员被捕。2月至3月,朱枫、聂曦、吴石、陈宝仓先后被捕,并于6月10日被国民党当局残忍枪杀于台北马厂町刑场。
翻阅《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四位主人公的英雄事迹跃然纸上,彷佛把我们拉回到那个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年代,置身充满肃杀的危难环境感受他们的浩然正气。刀刃起落无声,鲜血入土无语。英烈们毅然赴台匿身虎穴,视死如归慷慨就义,碧血书写忠诚,丹心彰显无畏。他们英勇事迹的背后,闪耀着浓郁的家国情怀,透射着崇高的理念信念,散发着无悔的英雄气概。
一、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吴石从小受革命气息影响,很早就萌发了效法先烈、投笔从戎、救民于水火的报国之志。抗战期间,吴石是坚定的主战派。皖南事变爆发后,吴石同情新四军,对蒋介石倒行逆施深表不满。国民党在抗日战场上节节败退,让吴石深刻认识到国民党腐败专制独裁、脱离群众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吴石对国家、对民族前途的忧虑,对国民党腐败的痛恨,使他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升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的吴石,坚决要去台湾,表示“自己的决心已经下得太晚了,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现在既然还有机会,个人风险算不了什么。”陈宝仓青少年时期,面对内忧外患,军阀混战,立志救国,毅然投笔从戎。陈宝仓抱持抗日救亡之志,深刻认识到只有国共合作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发自内心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主张,随国民党军队赴台湾后,积极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英烈们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走出小我、献身大我的崇高风范,彰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二、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
1947年吴石走上革命道路,主动提出向中共提供急需而重要的国民党军事情报,并成为中共隐蔽战线吴克坚系统的重要情报关系。解放战争期间,吴石利用职务之便,收集与传递军事核心机密,参与掩护中共地下党员、发展组织骨干、策反国民党军政上层人士等大量工作。1949年赴台湾后,吴石完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为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而奋斗。朱枫原名朱谌之,参加革命后改名朱枫,这个名字代表红枫,有像红旗、朝晖一样鲜明、热烈的色泽,有不畏寒风、挺立岩头的坚毅性格,更有一心向红,将自己的一片赤诚奉献给中国革命的寓意。党组织派遣朱枫赴台湾负责传递吴石搜集的情报,一向对党的事业充满热情的朱枫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放弃回上海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决服从党组织安排,下决心赴台湾完成党组织交给她的任务。国民党败退台湾征兆出现后,陈宝仓主动要求奔赴台湾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称自己在台湾有一些旧部、旧友,而且熟悉国民党军队的内部机构和运作方式。聂曦和王正均追随吴石,深入虎穴,不畏艰险,冒着生命危险圆满完成各项秘密任务,有利配合了吴石的情报搜集和传递工作。
英烈们在历史洪流中抱持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心,在隐蔽战线甘当无名英雄,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
三、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1950年吴石被捕后,遭受百般酷刑,一只眼睛失明,但仍坚贞不屈,在遗书中反复叮咛儿女“知自立,与人为善,谨守清廉俭朴家风”。朱枫被捕后,面对国民党千方百计利诱招供和“自新”,她不为所动。面对各种酷刑,朱枫忠诚于党,至死不渝,绝不吐露党的任何秘密。面对刽子手的枪口,朱枫大义凛然,接连高呼“新中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陈宝仓在国民党掀起“白色恐怖”之际,意识到危险日益临近,把家人安全转移至香港,自己仍坚持留在台湾战斗。被捕后,陈宝仓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没有一丝慌乱,非常从容淡定,被害前的影像体现出一位有着崇高信仰的隐蔽战线战士视死如归的坦荡胸襟。聂曦和王正均面对敌人“只要认罪、只要悔过,或许能保住性命”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宁死不屈。聂曦被害前表情自然,面露微笑,英气凛然。岛内媒体报道称,“聂曦形象威武,大义凛然,死前毫无惧色”。王正均在绝笔信中写道,“我无言可诉”,不愿牺牲革命气节而苟且偷生。英烈们深入龙潭虎穴的毅然择决,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气概,展现了对党的赤诚之心和坚贞革命气节。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掩卷长思,深知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更感叹于英烈们的执着奋斗大爱无疆。正如《修建无名英雄广场铭文》写道:“不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普天欢庆新中国诞生的时刻,他们始终坚守隐蔽战线,直到用热血映红黎明前的天空,用大爱与信仰铸就不灭的灵魂”。再如《无名英雄纪念碑铭》写道:“人有所忘,史有所轻。一统可期,民族将兴,肃之嘉石,沐手勒铭。噫我子孙,代代永旌。”无论是公开战场的流血,还是隐蔽战线的牺牲,英烈们的浩然正气长存于天地之间,永远令人景仰,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吾辈更不会忘记!
如今,祖国完全统一仍是未竞的事业。作为中华儿女应坚守怎样的理想信念和展现怎样的奋斗姿态告慰英烈?读完这些故事,相信每个人都会沿着他们开辟的光明大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