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600字

时间:2023-11-19 17:06:48 作者: 浏览:0
贫困女性自我拯救的悲歌——《我本是高山》观后感
原创 商开世 伪装文化人
今天有幸看了电影《我本是高山》的首映式。 原以为这种赞颂英模的主旋律电影注定是生硬乏味的,就算有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打底,也好看不到哪里去,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好过很多商业电影。

海清演技不错,成功塑造了一个近乎偏执的理想主义者形象,但这并不重要。镜头语言的运用也不错,尽量用平和克制的镜头叙述了激烈的冲突,但这也不重要。张桂梅老师事迹让故事很感人,但这同样不是最重要的,不是我想说的。以上这些只能让电影不难看,却不能保证好看。

我认为这部电影最棒的地方是格局够大,大到没有局限于表现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塑造英雄的光辉形象,而是谱写了一曲在贫困与男权双重剥削之下的山区女性自我拯救的悲歌。在电影中我能够真实的感受到,贫困山区女性要想跳出世世代代留在大山里生儿育女的命运,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生于贫困是病,生为女性是罪。当学习优秀的女生被强行带回去嫁人,以换钱给哥哥娶媳妇延续香火时,当她嫁过去不久被丈夫打死,张校长去看她的尸体时,当她父兄和奶奶来到女高要把妹妹带走,并说出“就算养头猪也还能卖2千块钱”时,我深深的感到,世界的差异是如此之大,大到无法互相理解。我们不知道,也无法理解有一种名为贫困女性的可悲生物,在经济和观念的双重压迫是如何把悲惨过成了习惯。我们无法理解她们的起点在地平线以下,我们的公平对她们遥不可及。

张桂梅是伟大的,是英雄。她是残酷的,她残酷的告诉女孩们生活应该更好并且可以自己选择,残酷的逼迫她们不要命的读书以抓住高考这根最后的稻草。这个过程无比痛苦,要抗争,与自己抗争、与家庭抗争、与环境抗争,就像片尾曲里万妮达唱的,我是小草,要和整座高山抗争。支撑女孩们抗争是勇气,这勇气是张桂梅给的,感谢张桂梅,感谢高考,感谢她们将一曲女性抗争的悲歌变成人类勇气的赞歌。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二

《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以真实事件为基础,通过讲述一群女孩在张校长的帮助下,勇敢面对困境,努力成长的故事,展现了“燃灯精神”的伟大和女孩们坚韧不拔的品质。

影片中,女孩们身处大山深处,面对贫困和无知,却从未被这些困难击垮。她们在张校长的引领下,选择了勇敢向前,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深感敬佩,也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生活。

电影中的情节让我深刻感受到,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无论身处何种困境,我们都能够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我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部电影让我认识到,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世界。同时,这部电影也让我认识到,“燃灯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引领我们走向光明未来的重要力量。

总的来说,《我本是高山》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鼓舞人心的励志作品,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情感之作。我会将电影中的精神内化于心,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看《我本是高山》有感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