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一切从怀疑开始作文

时间:2021-06-27 14:33:28 作者: 浏览:0
文/石文美
一个苹果怎么会让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呢?事实上,导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不是苹果,而是牛顿对于苹果下落这一现象的怀疑。是怀疑促成了科学的进步。后来,有一个人对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产生了怀疑,由此思考研究而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他就是爱因斯坦,他的怀疑成果成为整个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并继续推动人类之后的科学技术发展。由此证实,怀疑产生进步,没有怀疑就没有进步,我们需要怀疑。

许多发明、发现就是从怀疑开始的。质疑为我们推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门,从这扇门进入,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会将头脑中的问号一个个拉直,变成大大的惊叹号。

不少名言揭示了怀疑、质疑的重要。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苏格拉底提出:“怀疑是无限的探求。”“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萨迪认为:“怀疑是知识的钥匙。”巴尔扎克肯定地发声:“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爱因斯坦说:“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由好奇、疑虑开始的飞跃。”乌纳穆诺则说:“真正的科学首先教人们怀疑,教人们摸不着头脑。”狄德罗说:“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笛卡尔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真理寻求者,在你的一生中至少应该有一个时期,要对一切事物都尽量怀疑。”爱默生说:“从各方面对习俗的质疑,是每一个思想水平较高的人的必然发展阶段。”尼采说:“伟大的灵魂是向往怀疑的。”海塞说:“信仰与怀疑相辅相成,没有怀疑就没有真正的信仰。”罗曼·罗兰说:“怀疑并非信仰的反面,反而是信仰的一种要素。”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朱熹语:“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上进。”“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程颐曰:“学者先要会疑。”陆九渊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张载言:“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司马迁的“前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强调了怀疑的可贵。李惺谈师友的作用:“师以质疑,友以析疑。”对于如何疑、如何问,也有学者关注。方以智说:“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学记》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自,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好的发问和好的答案同样重要。问题提得出人意料,答案也常常是深刻的。因此,爱因斯坦强调:“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怀疑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这一点现代学者就有明确的观点。李四光提出:“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周光召提出:“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顾颉刚先生在《怀疑与学问》一文中精辟地论述了治学要有怀疑精神这一论断。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因辨别而创新。没有怀疑精神就没有创新意识,没有创新意识也就谈不上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发现者是否勇于向“定论”提出质疑,向权威提出挑战。

人们常说要相信自己。其实,对自己应该有所怀疑,怀疑自己的认识与常识到底多少是被灌输的,多少是道听途说的。孔子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他就是希望人们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不要受别人的想法的影响,轻信盲从,信以为真。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所受的教育往往是没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的,每天被大量的信息包围,来不及怀疑就接受了,接受多的人还引以为豪,不亦悲乎?人,有时候确实需要怀疑自己,让自己有一个独立的价值判断。在怀疑中反思,在否定中刷新,让自己有所进步,变得更加优秀、睿智、通达。

科学里有“疑”,生活里有疑,文学里也是有“疑”的。这看看诗词就知。“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特别是这一句:“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

关于“疑是”的使用,古诗句中就更多了。“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今朝天上见,疑是月中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今朝开镜匣,疑是别逢人”“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然”“远山谁放烧,疑是坛边醮”“雨中如有恨,疑是为无香”“苏州凝燕寝,疑是此香清”“林中都未有,疑是旧年华”“雪英飞落近,疑是故人来”“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疑人疑物疑实疑虚,范围极广。“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面对眼前雄奇壮观的景象,诗人有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于是产生了“疑”──明知是瀑布,却又似乎觉得像是天上的银河,惊人的相似引发了诗人的“疑心”。因此,可以把“疑是”解释为“疑心是”,这样解释既可以表现瀑布与银河的相似,体现比喻的修辞效果,又可以表达诗人的直观感受和心理活动。

“疑”的有关成语很多。说疑心重的如疑神疑鬼、东猜西疑、疑三惑四、疑团满腹,说不能肯定决断的如半信半疑、迟疑不决、狐疑不定、将信将疑、疑信参半、迟疑观望,说肯定的如深信不疑、毫不迟疑、毫无疑问、毫无疑义、无可置疑,说解疑释惑的如赏奇析疑、听微决疑、析疑匡谬,说求教的如援疑质理、质疑问难。

这里说说人们熟知的关于“疑”的两个成语故事。

一个是“疑邻盗斧”,出自《列子·说符》。说的是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不久后,他(丢斧子的人)在翻动他的谷堆时发现了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真是境由心生,物随心转,心之所向,境之所在。可见,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因此不要随便疑神疑鬼。这个成语告诫人们,做人处事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能凭空猜想。

另一个是“智子疑邻”,出自《韩非子·说难》。说的是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认为儿子是聪明的,却怀疑偷盗的是邻居的老人。它也可以给我们多角度的启示。它告诫准备讲话的人能从中得到这样的启发:当你说话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的话对与不对,还要想一想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是否适合发表这样的意见。而对于听话的人则应该有这样的启示:由于存在偏见,同样的事,可以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断。

看来,对“疑”的理解也是多方面的。赵盒珊说:“哲学是什么?哲学是对一些司空见惯的、大家都以为不成问题的问题投以怀疑和探索的眼光。”约卡伊·莫尔说:“怀疑的眼睛就像猫头鹰的眼睛一样,要在黑暗中才能看见,光明反而可以使它失去视力。”这就启示我们,要多角度多层面多维度地去考量疑问,要历史地辩证地去思考问题。对人、对物、对事,疑者不一。怀疑也不能一刀切,不能盲目怀疑、乱怀疑。

关于“疑”的材料有很多,平时要多积累,广阅读,勤思考。作文时要注意选择,恰当分析,灵活运用。比如:“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语出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大意是:有修养的人不隐藏自己的短处,不知道就去问,不会的就学习。这则材料可以适用于描写求学态度、学习不可傲慢、对君子品行的讨论等作文立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是真的吗?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