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六年级【特级教师教写作文】写一篇读书笔记

时间:2009-11-10 07:13:40  作者:  来源  查看:38
六年级【特级教师教写作文】写一篇读书笔记

【习作要求】

  从读过的课文或课外读物里,选一篇或一本你最喜欢的,仔细阅读后,按第二种写法,写一篇读书笔记,印象最深的部分写详细些。

【习作指导】

  写读书笔记好处多,它不但能帮助我们记住书的内容,而且能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和语文水平。因此,我们在读完一本书或一篇好文章后,应认真写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有三种:一是编提纲;二是写体会;三是摘录句子。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的是一篇体会(即读后感)。怎样写好读后感呢?要写好读后感,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读的内容。认真读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只有认真读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文章中心思想,才能写出有所知、有所感的读后感。

  2 仔细思考,分清写作的主次。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体会和感想往往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认真思考一下,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找出主要的、印象深刻的,抓住几点具体来写,其他方面略写。

  3 联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读后感写的是自己读了文章后的感受。这种感受常常是由原文的内容所触发,引起对现实生活或自己的学习、工作、思想等方面问题的思考所得,所以读后感要联系实际,对阐述的道理要符合实际,列举的例子要具体,用词造句要恰如其分,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

【例文点评】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读《伤仲永》一文有感

  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便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矣”。

  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因为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每天带着四处拜访本县的人,而不让他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庸人”!这能叫人不扼腕叹惜吗?神童泯然众人,责任在于他父亲,原因是“不使学”。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由于后天没有好好学习,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那么,那些本来就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不学习,岂不是连一个普通的庸人还不如吗?

  所以说: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神童”由于后天不好好学习而沦为“庸人”的,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本来不是“神童”、“天才”,但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牛顿不是神童,但他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休息,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爱因斯坦不是神童,中学成绩并不好,大学也是考了两次才被录取,学习也并不出众,后到瑞士一家专利局当了7年职员。在这7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工作,终于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

  爱迪生不是神童,甚至连初小还未念完但他努力自学,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自己不懂的问题。由于他工作时间比一般人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79岁的时候,宣称自己已是135岁的人了。

  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不论是谁只要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辛的努力,都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作家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样深刻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简评】

  这篇读后感提出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这一中心论点,围绕这一论点,从正、反两方面举例展开论证,落笔先指出“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接着提出中心论点:“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勤奋学习。“为了证明这一论点的正确性,作者先从反面举例,引出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叙述了神童仲永由于后天没有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了个普遍的人这一事实,从反面说明中心论点的正确。作者从读《伤仲永》中得到启示:“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紧接着,作者用一个过渡段,使论证由反面过渡到正面,重点列举了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的例子,指出他们原来不是“神童”,但由于后天的勤奋,成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正面举例论证,更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文章最后指出:“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简略以狄更斯、巴尔扎克为例,这就使论点更具普遍性的意义,避免论述的片面性。纵观全文,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缜密、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具有较高的说服力。

【佳作赏析】

读《卖油翁》有感

  《卖油翁》这个故事向人们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古代有个叫陈尧咨的人,擅长射箭,以此自矜。而卖油翁只略表赞许。卖油翁把一个油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把油通过钱孔灌入葫芦中,钱孔却不曾溅上一滴油,真是神妙极了。陈尧咨的超人本领和卖油翁的绝技,是天生就有的吗?不是的,卖油翁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的确,世事都如此。老农能辨认云,善于治理田地;演员翩翩起舞,表演精彩动人;雕塑家的作品玲珑精巧,形象逼真;诗人的作品脍炙人口,耐人寻味;……人们总会向他们发出各种赞叹,了不起啊,了不起!岂知所有这些,哪一样不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日夜苦练的结晶!当今,有一些青年人自暴自弃,既不钻研业务,又不虚心求教,他们总是这样叹息:“我太笨了,能混碗饭吃也就够了。”他们真的笨吗?不是的。他们谈起服装发式来,头头是道;织的毛衣,简直称得上是艺术品;玩起扑克来,谁也比不过他们机智灵活。这也可谓:“无他,惟手熟尔。”可惜呀,若是他们把这些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为四个现代化去钻研,那结果该怎样呢?

  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经过勤奋钻研才能获得,此所谓:“业精于勤”。年青人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钻一门学问,经过长期的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应用自如的。这也是《卖油翁》给人的启示。

【简评】

  读了这篇文章,深感作者见解的精到,对生活洞察的敏锐。古人说“文章合为时而著”,作者从读《卖油翁》感想出发,针砭时弊,指出一些青年人“既不钻研业务,又不虚心求教”,而把精力浪费在谈发式、织毛衣、玩扑克等类事情上,玩物丧志。作者叹道:“若是他们把这些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为四个现代化去钻研,那结果该怎样呢?”

  作者指出,卖油翁的绝技,其实只在于熟能生巧罢了,老农、演员、雕塑家、诗人,他们都各自掌握了某种技能和绝招,但这些技能或绝招,都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日夜苦练的结晶”。最后,得出结论:“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经过勤奋钻研才能获得。”“青年人……只要肯下功夫钻一门学问,经过长期的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应用自如的。”

  文章针对性强,发挥适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且思路清晰,文字简洁,说理有力,确是一篇精短的读后感。

读《赶花》有感

  学了《赶花》一课后,我有很多感触

  这篇课文通过叙述养蜂工的生活,说明了“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的道理,启示我们:在学习、工作上也要有“赶”的精神,赶了就会有收获;反之“等”,今天等明天,明天等后天,时光流逝,将一事无成。

  我对这个道理感受挺深。众所周知,骄傲的同学最终会落后,而持之以恒勤奋学习的同学学习成绩必然会领先。骄傲的同学总觉得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所以就“停”了下来,不去向前“赶”。相反,学习虚心的同学总觉得自己学得太少,所以就不停地往前“赶”,成绩也就不断地上升,就像养蜂工那样,一年四季不停地赶花,才得到更多的花蜜。

  我自己在学习中虽然没有“等”,但是向前“赶”的那种劲头却不足。从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我下决心从明天起,不!从现在起,用养蜂工那种“赶”的精神鞭策自己,使自己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我衷心希望大家在学习上不停地“赶”,同学与同学之间不停地“赶”,班级与班级之间不停地“赶”。让我们的班级成为先进集体,让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简评】

  读后感一般分为三部分,一是阐述引发自己感想的原文;二是对自己的感想进行论述,讲道理;三是总结全文,强调结论。这篇习作基本达到了上述要求。

  先引述自己所读的《赶花》一文,点出了“只能人赶花,不能花等人”的道理,从而联想到在学习工作上也要有“赶”的精神,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摆出了“赶”与“不赶”的两种结果,告诉大家应用“赶”的精神去对待自己,鞭策自己。

  层次清楚,道理讲得也比较透彻。

幸福在哪里?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想到的

  我一口气读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不知不觉,我已泪流满面,成了泪人儿,苦涩的泪水不断地往外涌,往外涌……

  啊!世界太不公平了,一个可怜的小女孩,一个比我还小的小女孩啊!你充满神奇的幻想,你应该有烂漫的童年,应该去上学、去游戏,去坐电动滑车,应该有鹅黄的绒帽,浅红的羽绒衫,枣红的手套,洁白的跑鞋。然而你没有,什么也没有!那个有圣诞树的国家不给你这一切,你只能拥有饥饿、寒冷,痛苦和不幸,你只能带着幻想,带着幻象在饥寒交迫中早早地……

  幸福在哪里?小女孩啊!你向往的地方在哪里啊?

  我,一个中国小姑娘,我不知道你们国家的事情,我不能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生活!我只知道我上过幼儿园,每天早晨像小鸟一样,蹦蹦跳跳去上学,老师教我“a、o、e”,阿姨给我蛋糕吃。记得也是冬天,天气特别冷,我穿了毛线衣,羊毛衫,像个铁爆竹,妈妈还怕我冷。给我穿上驼绒大衣,我把它脱下,噘着嘴要穿滑雪衫。要知道,那是流行的,穿上多帅!妈妈不让买,我就坐在地上假装哭鼻子,奶奶连忙掏钱硬是让妈妈去买了件,爸爸怕我迟到,赶忙跨上自行车,把我送到校门前。

  我只知道我家有洗衣机,大彩电……尤其是那大彩电,金星的,比火柴盒大上百倍,可有意思呢!一按键盘,“米老鼠唐老鸭”就给我表演了,有唱有说,有音乐,那么滑稽,我有时捧腹,有时前仰后合,有时又那么紧张!

  我也只知道在上学时做作业,做游戏,想着“三好学生”奖状;在假日里逛公园,逛新街道,想着银幕上霍元甲打洋人的威武雄姿。

  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不在了,远离我们而去了。但是在你们的国家里,还有无数像你一样的孩子。我希望他们能来到我们国家参观。来吧,看看我们千千万万小女孩的幸福,看看我们七彩的生活吧!啊!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幻想与我们的生活相比,是多么单调,多么狭小!来吧,放心地来吧,我们国家的大门敞开着。但你们不能流连忘返,你们要回去把我们美好的现在和更美好的未来告诉所有的孩子,让所有的孩子也大开眼界:啊!幸福在东方的中国!

【简评】

  这篇习作很感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曾引起多少人的同情与不平啊。小作者便是其中之一。她以自己动情的笔触,满怀深情地道出了自己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她想到了自己欢乐的童年,想到爸爸、妈妈、奶奶对自己的疼爱,想到自己家里的洗衣机、大彩电,想到上学的幸福学习、游戏,这些无一不与书中的小女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对小女孩的深切呼唤中,引出了“幸福在东方的中国”的主题,既回答了题目“幸福在哪里”,又将全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语言流畅,描绘有声有色,是篇不错的习作。

【习作提示】

  ▲《读〈田忌赛马〉有感》

  提示:《田忌赛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做好每一件事的主要条件。抓住这个要点,联系生活实际去谈自己的体会。体会深刻的方面写具体些,其他方面略写。

  ▲《读赖宁的事迹以后》

  提示:赖宁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光辉榜样,他的事迹是感人的。认真阅读他的事迹,抓住几点,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体会。体会深刻的,写具体些,其他方面写简单些。

  ▲《我喜欢读的一本书》

  提示:书是我们的精神粮食,书会给我们的知识和力量。平时,我们应饱览群书,多读名著,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书认真读一读,联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印象深刻部分写具体些,其他部分写简略些。

猜您感兴趣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