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多一点欣赏

时间:2022-11-22 14:55:15 作者: 浏览:0
18班 吕浩峰
(欣赏,其实就是信心。一个人欲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有信心。)
在秦朝末年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笑到最后的,是汉高祖刘邦。提到刘邦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兵仙”韩信。若非(没有)韩信出神入化、宛如神迹的军事指挥,刘邦又凭什么兵围垓下,让一代英雄(天骄)项羽自刎乌江呢?那韩信的兵仙之旅(又)是从何开始的(呢)?韩信本是一个无名之辈,加入军队后也只是一个小小士卒,虽有惊世之才却无处施展。但韩信这匹千里马,终被萧何这个伯乐所发现,有了他自己的才干,再加上萧何的赏识,韩信才在刘邦手下大展抱负,成就了一世英名。
俄国的著名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同样如此,他当时怎么也想不到,(尚还只是一个无名小辈)名不经传的自己,处女作《童年》竟然能得到当时大作家屠格涅(列)夫的大加赞赏,(和)并得到一封他亲自书写的鼓励信。屠格涅(列)夫的赏识就像一剂催化剂,让列夫.托尔斯泰在俄国的文坛上开始崭露头角,从此他越战越猛,(直到)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成为世界文坛一颗耀眼的巨星。
盛唐诗人李白的经历与其相似,却又略有不同——“诗仙”不需要任何人的赏识,有他自己的欣赏就够了。在盛唐政治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那个五彩斑斓)的背景之下,李白无疑是众多天之骄子中最为奇特的一位。他能前一日还在玄宗的大殿上位列宰相,也能后一日就被玄宗贬到遥远的江湖;他能前一日还一掷千金,豪放到极致,也能后一日就(只能)勒紧裤腰带度日,仗剑走天涯,潇洒到极致(了)。
李白的人生好像天生就似那江海中的巨浪,大起大落又波涛汹涌。(就像)《行路难》中,李白上一秒还在写寒门子弟入仕(学)无门的艰难,下一秒便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言(情)壮语。他总是那么(的)乐观积极,充满豪情,也那么(地)自信达观!可以说正是自我欣赏的光芒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诗仙。
韩信的成功,是自身惊世之才与萧何的欣赏(识)二者合一的结果;列夫.托尔斯泰的成功,是自身无限潜力与屠格涅(列)夫的欣赏(识)互相结合的成果;李白的成功,则得益(在)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笃定信念和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欣赏。
多一点欣赏,我们的生活必能更加多彩;(。)多一点欣赏,我们的未来必能更加辉煌。
点评:
九年级在学议论文,很多孩子一提笔写作文,真是不由自主地要去讲大道理。但又受思想深度和知识储备所限,议论几句就捉襟见肘。这篇带议论性质的考场作文,是众多议论文中的上乘之作。
此文行文思路相当清晰。围绕所填“欣赏”一词,依次列举三个论据:萧何对韩信的欣赏、屠格涅夫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欣赏及李白的自我欣赏,多角度展示了“欣赏”对于一个人人生的重要性。议论文说理要在有充足论据的基础上展开,那才可以做到有理有据。
最后两段是总结。倒数第二段是对前面三个事实论据的小结,指出他们人生的成功、精彩无不与“欣赏”息息相关。最后一段是对整篇作文的总结,也有点题之效。原文只有第一个句子,修改时添加了一句,与前句在句式上形成对称,在内容上,从“生活”拓展到“未来”,文意更广,寓意也更深。
文章原来是总分总结构,第一段:“欣赏,其实就是信心。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有信心。”这个开头很是令人困惑。首先起句不成立。貌似斩钉截铁地定义,但是“欣赏”是要分欣赏者和被欣赏者的,武断地定义为信心,有点莫名其妙。后面一句话则让文章的立意模糊起来:是要写“多一点欣赏”,还是写“多一点信心”?修改时果断删去,直接以事例入笔,最后总结点题,使整篇文章变成“分总”结构,反而思路清晰,论点也鲜明突出了。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多一点努力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