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读《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有感

时间:2018-12-31 20:12:32  作者:  来源  查看:0
读《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有感
博罗中学高二(28)班 李湘 指导老师:尹旺民
记得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是在去年创新节高二的作文展览,此后,我便对这篇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更是对朱安这个人产生了兴趣。
若非不是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我恐怕这辈子都不会知晓,朱安——竟是历史上响当当的大名人鲁迅的妻子。历史上诸多名人的妻子,从历史上就有她们的记载,甚至名气不输丈夫的,大有人在;而鲁迅之妻——朱安,却是名不见经传,更别说是家喻户晓,这与鲁迅先生的名声之大,显得格格不入。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份礼物。”“礼物”二字高度概括了朱安的一生,一个仿佛没有自我的、机器般活着却又尝尽疾苦的木纳存在。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是同情朱安的。她裹着小脚,个头矮小,束发,是个典型的旧时代传统女性。二十多岁时,她便被父母包办婚姻,许配给鲁迅;在新婚当天,为了讨丈夫欢喜,她甚至故意塞棉花穿大鞋,却没想到鞋子在途中掉了下来;新婚第二天,她便被丈夫“分房而居,异地而存”,至死都未与鲁迅合葬。朱安的存在价值,似乎就是为周家三兄弟贴身照料他们的母亲,在柴米油盐、账本算珠里支撑着鲁迅的大后方。而这样的后勤部长,不但没有得到丈夫的心疼和支持,还成为了鲁迅眼中的妇人——“服事与夫也”。这样的称谓,也自然让鲁迅对朱安的态度不言而喻了。
朱安的悲哀怪鲁迅吗?其实并不尽然,鲁迅亦是这场婚姻的受害者。面对这场包办婚姻,鲁迅的内心是拒绝的,以至他从日本回国赴婚,也是母亲谎称生病给骗来的。鲁迅硬咬着牙接受了这门亲事,但他在办完婚事后便很快又回到了日本,而鲁迅的这番行为,也并未给他带来太多的指责,这是鲁迅唯一比朱安幸运的地方。
细细读完这本书,我对朱安更多的是无奈。朱安的悲惨结局,更多是在于她认命的态度。自从许配给周家后,朱安就抱定了“生是周家人,死亦是周家人”的信念,恪守妇道,将自己全盘托付给了周家,以为守着这些条条框框便能挽回丈夫的心。这看似是一种忠诚,其实是一种愚拙。很多人都觉得,那些一百年前受过封建礼教的人,都是无行为能力人,对朱安,其实一句“她受封建礼教毒害太过严重”,一切便可理解。
在鲁迅前往日本至被骗举行婚礼,中间7年的时间,鲁迅曾提出让朱安放脚并进学堂读书。可见,即使是被迫定亲,鲁迅也不是从未不给朱安机会,与她共同进步。可是,朱安这位理应以夫为天的旧时代女子,坚决地拒绝了这个要求,甚至在婚礼上做出一点点装大脚来欺骗自己的丈夫。朱安确实可怜,但总不能因为她可怜,就一味容忍她的欺骗吧?她自己不愿意改变,反而要鲁迅接纳她,并给她孩子,给她保障。后来,鲁迅又给了她次机会,让她选择作为周家义女出嫁,但是这些都被朱安拒绝了。她拒绝了所有的生路,带着鲁迅沉沦在不幸婚姻的地狱里,这是一个封建女子多么的悲剧!
朱安的一生无疑是大悲的,但她的一生,对现代女性婚姻也有着极大的启迪作用。婚姻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它始终不是全部。若朱安早点知道这一点,她便不会把一生的幸福放在鲁迅这一个篮子里,因为,路是自己走的,而生活,也是自己选的。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诗和远方——读《你是最好的自己..
猜您感兴趣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