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读《飞向太空港》有感 3篇

时间:2021-07-28 09:17:28 作者: 浏览:0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读《飞向太空港》有感

沛锴
随着东方峡谷中的一声巨响,雄雄大火之中,中国的“长征三号”火箭运载着美国的“亚洲一号”卫星成功地飞向了36万千米高的太空港......

这是30年前中国的航天事件。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火箭发射,它是中国火箭第一次发射外国的卫星,是中美双方在空间技术方面合作的重大成功,更是一次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成功。

中美双方共同开辟“通天之路”合作的过程是相互磨合和理解支持的过程。习惯于过高档生活的美国专家们,来到中国西昌的穷山沟里感到了各种不习惯,语言与生活习惯的差异让合作变得障碍重重。中方人员竭尽所能,满足美国朋友在饮食、住宿和通信上的需求,为他们“跑细了腿”。美方人员看在眼中,尽量摆脱高档生活的习惯,入乡随俗贴近中国农村的生活,努力给中方人员减少麻烦。

中美双方不仅在生活上互相磨合,在技术上也相互支持。尽管之前也有技术封锁,但更多的是交流互通。从合作开始,缺少升降台、星箭接口标准不统一、“亚星”的起旋等问题接踵而来,双方为解决问题都拿出了真诚的行动。为了接“亚星”下机,中国不惜人力物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大过年从北京将几十米高的大型升降平台护送到西昌机场,确保从美国空运而来的卫星安全落地;中美技术协调时发现中国火箭和美国卫星接口不符合国际标准,中国工程师连夜赶工设计,美国专家们也对卫星做了不少改动,以配合中国,减少中国工作人员的技术压力;对于“亚星”需要火箭带动起旋的问题,中国专家们尽力而为,一改部分的火箭设计,美方也加紧测试卫星,防止拖了发射的后腿。

一次在今天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发射任务,见证了中美双方人员从互不相识到互相帮助、互相改变,在良好的合作中产生了友谊,变得更加和睦与友善。东西方的文化技术摩擦得到了平衡,双方人员在求同存异、坦诚相待、同心协力的合作中将“亚星”打入了太空,开辟了一条通天之路。中国火箭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的案例告诉我们,合作是互利共赢的最好方式。

30年后的当今世界,交流合作仍应成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主旋律。6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发起了“一带一路”的倡议,从此陆上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经济带将亚欧非三大洲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你看,亚欧大陆桥飞架东西,一趟趟满载货物的班列在轨道上穿梭,一艘艘货轮在一个个港口忙忙碌碌进进出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被合作的转轮带得飞速运转,这是多么朝气蓬勃的景象啊!

反观一些国家,他们不但不参与共同发展的合作,反而抵制甚至阻扰合作的脚步,试图为合作中国家设置障碍,他们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令人嗤之以鼻。但我坚信,坚定走合作共赢的国家一定能有灿烂的明天,发展的历史一定会给霸权国家一个严厉的教训。

中国火箭运载“亚星”飞向太空港的场景犹如就在昨天,昔日中美国人的激动依然能深深地感染到今天的我们。我们都是地球人,让我们美美与共,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走向大同世界!

苦中作乐——读《飞向太空港》有感

文廷嘉

《飞向太空港》这本书,既有使人感天动地的瞬间,也有让人捧腹大笑的故事,还有让人紧张万分的情结,真是耐人寻味!

《飞向太空港》讲的是1990年,中美合作,由中国的长征三号火箭搭载发射美国的亚洲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故事。书中《欧亚大陆怪圈》、《同一世界,两种活法》……这些故事栩栩如生,动人心弦。然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打赌:一只烤鸭》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气象专家胡世祥预测4月5日是一个好天气,美国技术人员可达先生十分怀疑,于是他们打了一个赌:一只烤鸭。最后胡世祥获得了胜利,可达先生开心地自掏腰包买了一只烤鸭吃。这也让枯燥的合作变得活泼有趣了。

生活中有许多枯燥,乏味,紧张的事情,然而在苦中发现美好,创造快乐,使生活更加充实,生活就将属于你。《小鞋子》这部电影中,小男孩虽然没有为妹妹争得到一双新鞋子,然而在回到家中,在种种寂寞烦忧困扰之下,他将已经破了皮的脚放在鱼塘中,挑逗水中的金鱼,当他看到金鱼活泼可爱的样子,脸上又露出了微笑。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就没有后来的甜。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拒绝“苦”就等于关上了“甜”的门,须知,攀登得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既然如此,与其忧伤地接受,不如快乐地迎接。两种姿态,两种人生,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快乐无处不在,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快乐,让“苦”变作“甜”,变作“乐”。

逐渐升空的火箭 ——读《飞向太空港》有感

原创 刘灏

半个学期以前,学校发得订书单上出现了这个书名《飞向太空港》。“太空港”?我来了兴趣,在下面打上了勾。本以为这本书带给我的是新奇,谁知,还有震撼、自豪和深深的思考。

“十秒钟后,火箭开始拐弯,向着东南方向越飞越快,越飞越远;尾部熊熊燃烧的火焰,横空趟出一条血路——那是人类通天的轨迹!”这段令人血脉偾张的文字是全书的高潮,描述的便是本书的主角—“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这本书写的便是“长征三号”与1990年4月7日将美国研制的商业卫星“亚洲一号”成功送入太空的故事。虽然这已是上个世纪,但至今回忆起来仍令人心潮澎湃。

一颗商业卫星而已,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呢?如果这样想,你就错了,“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中国,需要快速恢复发展。此时发射商业卫星,不仅为中国带来收入,更是中华民族向世界证明自己的方式。

《飞向太空港》中,描绘了一个又一个航天专家的形象。比如上官世盘、谢光选等人。上官世盘为了工作熬夜加班,一通“同意卫星起运”的电话令他兴奋起来;谢光选立志为中国研究武器,放弃美国优越的条件回国,一枚“长征三号”令世界刮目相看;“女将”刘素云和曹丽君,仅半个月便设计出中国第一个国际标准的过渡锥,让美方称赞连连……如此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当中有些人,在事故中不幸丧生,有些人,则把毕生都放在火箭事业上,没时间陪家人。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有一个航天梦,有一个让中华民族强盛起来的信念。看着那一枚枚火箭逐渐升空,撞开外太空的大门,便是对指挥室中的他们最好的鼓舞。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逐渐升空,带去的不仅仅是“亚洲一号”卫星,更是中国的飞天梦想。如今,“神舟”系列中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的成功对接,“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北斗”卫星的定位系统……这一切无不说明中国的强盛。此时的中国,正如一枚逐渐升空的火箭,向宇宙进军。而我们,要把这种航天技术传承下去,创造更多奇迹!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飞向太空港读后感600字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