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读《皮囊》,感受灵魂

时间:2022-03-04 08:41:35 作者:刘素萍 浏览:0
“灵魂里包括你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还有你一生的思考。踏雪无痕是理想,泥足深陷是皮囊。” ——蔡崇达

《皮囊》的作者是蔡崇达,泉州晋江人。很多人以为晋江人都很有钱,偏偏他却是个穷小子。他不仅家里穷,而且读的是一所普通二本学校——泉州师院。要家境没家境,读的也不是名校,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写出的首部作品《皮囊》,由韩寒和刘德华给它作序。正式出版时,轰动全国,销量超过350万册。如今,他硬是把《皮囊》中“母亲的房子”改造为图书馆,母亲宁愿捡菜叶吃也要盖的房子,终于盖起来了,谁都不会想到曾经的“穷小子”如今这么有出息。整本书收录了蔡崇达的14篇作品,是一部非常有质感且厚实的散文集,记录了他与故乡、家人、好友的故事,有读者评价“每一篇都是一颗催泪弹”。它不像普通书籍那样给你直达心灵的震撼,而是在不经意间给你猛然一击,久久不能回神。

全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位99岁的老奶奶——阿太,出场就是九十多岁的她,独自张罗着闺女的葬礼,一个人跑来跑去。一会儿掀开棺材,一会儿冲到厨房。走到大厅听见有人杀一只鸡没割中动脉,鸡洒着血到处跳,阿太一把抓住那只鸡,狠狠往地上一摔,鸡的脚挣扎了一下,终于停歇了。她说:“这不就了结了——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灵魂。”没文化的阿太这句话撼动了我的“三观”。肉体的结束对灵魂来说也是一种解放,肉体如皮囊,灵魂支配着皮囊,反过来皮囊何尝不是在折磨灵魂。不仅如此,阿太在很多时候有着非常人的行为,她就像一个顽固不化的石头,是一个格格不入的“倔老太婆”。她可以忍心的地把不会游泳的儿子扔下水,人们都说她心太狠,但是她自己却毫不在意。即使是切菜时不小心砍断了手指,阿太依然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年近百岁的她,出门依然坚持步行,她曾经说过:“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是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是她大半辈子的人生真言。是啊,如今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人们有更多的消遣方式,上班累了刷刷手机,半个小时就过去,猛然想起来还有事情没有解决,懊悔也来不及了,只好匆匆应付一下。结果就是,皮囊得到了短时的排遣,但后面的烂摊子要肉体与灵魂一起收拾。肉体没有得到提升,却总让皮囊支配你的意志。

而整本书,我认为写得最为感人的内容就是发生在那二百平土地里的心酸故事。“母亲一直坚持要把房子建完,哪怕是建完后不久就要被拆掉,她也义无反顾。我当时很不理解,毕竟自己家过得很贫苦,却还死要面子活受罪。然而母亲不管这些,她一直坚持建房子,直到最后,我才理解,这个所谓的‘房子’,是母亲与父亲爱情的见证。尽管父亲残疾了,去世了,但母亲认为这个房子代表了父亲的脸面,她希望父亲发起的这个家庭看上去是那么健全和完整。母亲信仰神明,她始终相信丈夫只是肉体的离去,灵魂一直陪伴在她左右,所以她问卜、求神拜佛,祈求为丈夫的灵魂找到适合安放的地方。”看到这我才明白,有时候有这种信念是一种好事,起码在你走投无路的时候,你的信念还会支撑着你的肉体一路前行。靠着信念,在这看似无路可走的世界走出自己的路。

《皮囊》这本书里,蔡崇达用亲身经历诉说着一个个小人物的独特故事,无论是张美丽、阿小、文展还是厚朴,他们的生活都被那个沿海小镇的文化和传统所束缚, 虽然他们拼命挣脱束缚而去追逐梦想。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句话成为了很多人的至理名言。而我从《皮囊》一书中所体会到的是:透过那皮囊看到自己的灵魂才是我们不断经历的真正目的。它没有华丽的语言去刻意装饰什么,有的像是一个老朋友一样娓娓道来说着过往。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父亲作为家庭支柱、精神之光的中国式家庭的精神命脉,看到了最底层人民面对现实,用力强悍活着的尊严和自强,看到了面对生与死人性最初的一面。在这些片段中,我能感受到不同的人在面对生活的打击下是如何将精神一步步从脆弱的肉体中狠狠撕扯出来的。血淋淋的是阿太的坚强,千疮百孔的是母亲的坚持,是“藕断丝连”扯不断的父亲的无奈。

在《皮囊》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作者的人生,我也看到了大多数人的人生,他们一直在生活的苦难中不断寻找自己的精神信念,努力地在生活着,我觉得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浮生六记》读后感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