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儒林外史》葬礼式的结局

时间:2022-06-24 09:09:34 作者: 浏览:0
文/魏碧荣

明代万历四十三年,天子整年不与群臣接见,各省水旱偏灾,流民载道,督抚上奏朝廷。五月二十四日内阁下了一道诏书,说是有才能的人没有到皇帝跟前来侍奉,让臣子们各抒己见,可以不用避讳地列出自己的听闻。

五月二七日单?言上了一份奏章说:翰林院选拔人才有资格限制,导致很多人才被埋没,这些被埋没的人才,活着的时候疯狂、奇怪、诡异;死了以后变成了妖怪、恶鬼、灾祸、不祥之气,在天上靠近日月,沉在深渊里、泉水中,成为百姓的祸害。若想消除这些祸害,就要给这些死的亡灵赐一榜进士及第,让这些亡灵共享皇恩浩荡,化为祥风甘雨。
六月一日,圣旨下来了,派大学士和礼部命令各省采访已故儒修诗文、墓志、行状,汇齐送部核查。施恩表扬、赐给功名,不限制资格。
命令由上而下,一级一级采访了一年,采访到已故儒修九十二人,实为九十一人。万历四十四年六月二十三日,从中选出五十五人,赐给功名,出了三榜。
这里采访到的已故读书人,都是《儒林外史》中的小说人物,小说家吴敬梓亲手塑造了众多的读书人的形象,又用自己的笔把他们亲自埋葬。采访已故儒修的做法,无异于民间的打墓。最后出了三榜,赐给功名,不就是在盖土立碑。不得不说,《儒林外史》这样的结局难得一见。
葬礼式的结局深意何在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葬礼式的结局起因何在?也就是皇帝为什么要赐给这些已故读书人功名呢?
万历四十三年,天下太平很久了,皇帝不理朝政。各省水旱灾害,百姓流离失所。灾难来临,皇帝寻找灾难的源头,有臣子上奏是被压抑的死去的读书人化为妖怪、厉鬼在这里兴风作浪。这样的想法在我们今天看来何其可笑。
水旱灾害产生的根源真的是读书人化成的妖怪、厉鬼兴风作浪吗?
“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明代以前,难道就没有水旱从人的好榜样吗?恰恰相反,是有的。秦朝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工程,使饱受水患侵扰的成都平原成为鱼米之乡的“天府之国”。这样用兴修水利工程来治理水旱之灾的好办法,皇帝难道不知道?皇帝不知道了,难道身边的大臣不知道?
现在,我们把大臣们对于这个问题的了解,分两种情况来推测一下:假设大臣们知道兴修水利可以治理水旱之灾,可为什么不去向皇帝提这样的建议呢?答案有两个,一是皇帝不喜欢做这样实实在在,大费周章的事,大臣不愿触皇帝的逆鳞。兴修水利不得选拔一个懂的人才来主持,大明朝重文轻武,这样的理工人才应该不会被选拔在皇帝身边,所以兴修水利的人才找起来也挺费一番工夫的。其次,兴修水利需要设计,需要材料,需要费用,这些都需要向皇帝早请示,晚汇报......这就要问皇帝,能受得了这样的麻烦吗?答案是否定的。第56回开头写道:天子整年不与群臣接见。试想这样懒的皇帝,怎么能有耐心呢?这样我们就可以完全有理由认为水旱灾害的根源是皇帝懒政了。所以大臣因不愿说皇帝不爱听的事,也就不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另外一个就是大臣不敢向皇帝提这个建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大明朝缺乏这样敢于向皇帝说真话的正直之臣了。为什么会缺乏说真话的正直之臣?我们从庄征君出仕经过中或许可以窥到一些端倪。庄征君因拒绝了大学士太保公收为桃李的结交请求,皇帝看了庄征君的十策,很是赞赏,想要启用庄征君,与太保公商议时,太保公记恨庄征君拒绝自己,给皇帝的谏言是:庄征君不是进士出身,不合祖宗法度,这样的先例一开,天下人会钻空子,因此,庄征君的出仕之路以“赐金赐湖还山”而告终。贤臣难近君王之侧进行侍奉的原因无非是:一皇帝没有主见,不敢大胆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自己本身懦弱无能,太过教条。二偏听偏信,身边小人作祟。皇帝的双眼双耳受到蒙蔽,像万历四十三年的皇帝,整年都不与群臣接见,还不知被蒙蔽成什么样了?这就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为什么要给皇帝苦口婆心地说“亲贤人,远小人了。”这也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要绕那么大一个弯子给皇帝说“王之蔽甚矣”五个字了。这难道不是《曹刿论战》中,国难当头,曹刿这个匹夫挺身而出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说,另一种假设,假设皇帝身边的大臣不知道兴修水利可以治理水旱之灾。这种情况是极有可能存在的,因为这些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读书人,他们是通过“四书”“五经”八股文取士,他们更重视的是“四书”“五经”。
首先,像这些历史、土木工程一类在他们眼里一定是闲书,读这些书的人也一定是不学无术的人,像小说中的杜少卿,在翰林院侍读高老先生眼里,拉着工匠、和尚、花子结交,就是不务正业。像皇帝派去攻打青枫城的都督竟然不知道青枫城里水草肥饶,一个小小的千总萧云仙竟然知道,这也并非什么重大秘密的事,萧云仙从史书上得知这一情况的。或许在大多数人都追求功名的科举社会,这些人都是不读史书这类闲书的。
其次,这些做官的一定是高高在上,肯定不会进行实地勘察。萧云仙为什么会赔光家产?就是因为这些官员们未能经过实地考察妄下断语。试想想,一个整年都不与群臣见面的皇帝,怎么能带出一群实实在在做事的大臣呢?这样的上行下效的做法,吴敬梓在《儒林外史》已经为我们证明。
虞华轩和余大先生去传自家合族人,送本家已故长辈入祠祭奠,结果本族人都去送方老太太入祠。难怪第四十七回写道:问五河县有什么山川风景,是有个彭乡绅;问五河县有什么出产稀奇之物,是有个彭乡绅;问五河县哪个有品望?是奉承彭乡绅;问哪个有德行,是奉承彭乡绅;问哪个有才情,是专会奉承彭乡绅。由此可见,当地趋炎附势的风气真的是名不虚传啊!
如此恶俗的民风怎么来的?我们看一看这个场景就知道了。卖花的权牙婆走上阁来看方老太太入祠,正好碰上了在阁上放松的方六老爷,方六老爷拿手一宗一宗的指着说给他听,权牙婆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拉开裤腰捉虱子往嘴里送。余大先生看见这个场景,愤愤地说:“我们县里,礼仪廉耻,一总都灭绝了!也因学宫里没有个好官,若是放在南京虞博士那里,这样是如何行得去?”
像虞华轩这样自幼聪颖,兵、农、礼、乐、工、虞、水、火之事,无所不晓之人,一门心思想要儿子学习余大先生的读书人,不被重视、标榜,世风日下是必然趋势。
这也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扬正气,传播正能量的原因所在了。只有每个人都充满了正能量,百废才能俱兴。百废俱兴,水旱之灾才会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即使突发水旱之灾,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这样的盛世之景在《儒林外史》中,难道没有吗?有的,萧云仙治理下的青枫城不就呈现出一派盛世清明的景象吗?城郭固若金汤,百姓安居乐业,孩童得到教化,官民同乐。而这样清明的星星之火,犹如昙花一现,应该很快便熄灭在那污浊的世风之下。萧云仙离开青枫城之后,青枫城会收获怎样一位父母官呢?蘧太守的继任王惠,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王惠升任南昌太守后,不出蘧公子所料,衙门里真就换了三样声音:算盘声、板子声、戥子声,其对百姓的盘剥坑害可想而知,所以青枫城的清明盛景不由得不让人担心。
万历年间发生灾害,皇帝不想着如何治理,先把责任推卸在死人身上,而且是活着受屈辱的读书人身上,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
上呼下应,皇帝虚晃一招,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在皇帝的提示之下,真有把不存在的事正儿八经做起来的大臣。不仅出榜表彰,而且焚香告慰这些已故儒修的在天之灵。看来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并非虚写,我们也不禁佩服安徒生拥有怎样聪明的头脑,将现实中发生的事件如此巧妙地浓缩成微小的童话故事。
综上所述,《儒林外史》葬礼式的结局是有其合理性的。1.皇帝无能,不能主持大局,偏听偏信,不能任用贤才。2.皇帝懒政,内政不明。致使为官者相互勾结,阻挡了有用之才的出仕之路。3.科举制度的弊端:不能选拔出国家真正需要的有用之才。因此,读书人活着被压抑,死后受封赏,这种怪事的出现也便不足为奇了。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