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语文课改 守正创新》读后感

时间:2022-10-25 08:24:27 作者: 浏览:0
张祥照

《语文课改 守正创新》是温儒敏先生解读的新课标,他给一线中小学教师指明了工作方向,既要守正又要创新,在要重视语用的同时更注重阅读。

这本书收录了一系列温儒敏先生的公开演讲和发言,还有给媒体写的文章,跨度能有十年之久,内容也十分丰富,不仅讲了语文学科定位、核心素养、课改等问题,还论述了教材编写、教学、阅读、高考等问题,是一本内涵丰富的合辑,我读后深受启发,获益颇丰。




温儒敏老师是研究语文教育的,他站位高,看得远。在看见语文教育未来的同时,也看到了现今语文教育的一些弊病。他关注语文教育二十多年了,很多问题都讲得非常到位,直击问题本质,看到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实际困难,也给出了下一步该怎么做的具体方法,让我们有明确的方法可以遵循。
如在谈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时,温老师给我们指出,课改的指向是防止过分和单一追求工具性,提醒人文性也不可或缺。因此,课改强调在重视工具性的同时,要使其与人文性相结合,是带有纠偏的意思。但不宜理解为现在课改就是强化人文性,弱化工具性,而应当是两者自然的结合,在教学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然生成。教导我们要在备课时,不必处处考虑如何呈现人文性,显示已经在改革。至于课标中提出“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完整”“不必进行系统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等要求,也是针对目前教学中的偏向,就是把研究界探讨的所谓语言规律特别是语法等硬搬到语文课中,以致形成以语法为中心的教学,而且语文课主要是母语学习,而说母语一般不会出语法差错,可是很多语法却反而越弄越让人不会说话了。所以课标特别提出反对追求过分的“知识的完整”与“系统的语法修辞教学”,不是完全不要语法修辞知识,而是要求“随文学习”,把语感培养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样一解释,让我明白了新课标中什么是语文课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再如文学阅读与文学趣味的问题,温老师给我们指出了文学趣味是有高下之分的。所谓“素质教育”,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要用体现人类最高尚的精神与智慧的文化去熏陶青少年,文学经典因为负载着这些精神智慧,是学生人格成长最好的营养,多接触阅读,将受益无穷。教导我们应当拿出相当的时间用来“悦读”,也就是有兴趣的阅读,其中就有文学阅读。阅读的内容,应多一些文学经典,除了唐诗宋词和四大名著之类,面还可以宽一点,包括外国名著和中国现当代优秀的作品,都可以读一些。现当代的一些比较好的文学也要学习。文学教育对每一位公民的培养都会有好处。不一定要培养文学家或者诗人,甚至也不只是为了学习写作。重要的是对青少年的人格熏陶,是生活的乐趣、品味的提高是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对于阅读的学习,温老师还指出新课改设置的选修,本意就是个性化学习,让学生多读点书,这本是一个“亮点”,但实施起来非常难。高考压力有增无减,学生没有选课自由,根本没有时间看书,更别提所谓的“闲书”了。所以,课改如何贯彻先进的理念,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其良好的读书习惯,还有大量要克服的困难。其次,现在是所谓影视时代、网络时代、图像时代,学生读书的时间少了,看电视上网读图多了。影视、网络和图像尽管扩大了接受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文字的书的阅读,尤其是文学的阅读。要让学生了解,比起其他接受方式,读书可能更有选择性,也更个人化,更需要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介人。读书所能获得的文字的感觉,也是一般影视所没有的。同样,上网和读图,也较难获得书本阅读的那种独有的效果。所以影视网络再发达,也仍然需要书本阅读。就学生而言,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最重要的途径,这可能就是终生受益的好的品味,一种可以不断完善自我人格的生活方式。
阅读不应只是在中小学进行的,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应该做好衔接,但实际上因为高考的原因,未能很好做到。所谓应试教育,使得很多学生不会读作品,也不爱读作品了。所以大学语文要定位在“把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也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的眼光拓展,重新引起对于母语及文化学习的兴趣,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图片

温老师从语文教学的形式与内容、阅读的状况与方法、高考与课改的冲突等方面为我们指点了迷津,拨开了萦绕在我们面前的层层迷雾。
还有一点便是这本书中的“素质”写得很实在,不是虚无缥缈的素质,而是切切实实地提高能力的素质。温老师参与了新课标的编写,新课标编得非常好,全面,有高度,有梯度,指向能力发展。但它的在实际实施中却困难重重,因为要面对非常具体复杂的现实问题,推动肯定是一点一点来的。温老师在书中给出的学习建议、教学建议,都指出了要务实,要稳步推进,这一点非常实用,
另外,温老师对语文学习的核心观点也很简单,一是要大量的阅读有真实的体验,二是要真诚地表达不要用套路,学习阅读和写作其实都是思维训练,小学高年级开始就要注重思维训练。第三,因为它收录的是大跨度时期中的演讲和发言,能看到很多变化正在发生。教学改革这个词一点都不新鲜,我小时候学校也有教学改革、有研究性学习,但却流于形式,很少付诸实践。人人都批评高考的这种选拔方式是应试教育的万恶根源,但其实这些年的命题变化很大,作文题也做了很多尝试,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有变化,并不是应试指挥,指挥一切。课程改革大的政策方向还是希望学生的能力能提升,考试负担小一点,评价方式多元一些的,只能说改变不存在完全转向,都是一点一点发生的,要拉长时间线来看。
高考和课改不应该是两张皮,高考作为一种选拔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它的合理性,而且,作为一种存在了几十年的制度,它对观念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只是有时候我们意识不到。比如去年北京的双减政策取消了小学低年级学段的考试,有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反对声音,说的是,如果不考试了,我们怎么知道孩子学的好不好?难道中考要开盲盒?
温老师还有一个让我很感动的一个点,就是他说自己坚持的是“守正创新”,要坚守以后的好的东西,再做一点创新。谈到教育改革,他也常流露出泪丧,说“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牵涉面很广,动辄得咎”。但又说,“喊喊口号或者写些痛快文章容易,要推进改革就比想象难得多,在教育领域哪怕是一寸的改革,往往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这些读书人受惠于社会,现在有些地位,有些发言权,更应当回馈社会。光是批评抱怨不行,还是要了解社会,多做建设性工作。"
这段话太有力量了,他本可以闲云野鹤安度晚年,但还是出来站在了风口浪尖,真的是看到方向、看到变化、看到困难,但依然努力推动的人。年少的时候总会喜欢大刀阔斧的革命者,破坏是创新,酣畅淋漓,但慢慢的,我确实更能欣赏这种“守正创新”了。事实上并不存在畅快地打破重建,因为束缚你的,也必然给了你支持。一刀剪碎了所有的束缚,大概率的,也就失去了所有的支持。而那些坚持着织一条线再剪一条线、走两步退一步的所谓改良主义者,我觉得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他们很清楚做事的难度在哪里,也知道推动起来就是反反复复,但还是一步一步走了下去,真的很不容易。
其实书里也能看出来,温老师很多话都是在反反复复讲的,对于个人来说,翻来覆去讲差不多的话很容易厌倦,但想要影响人,还是需要一直说一直说的,温老师愿意这么做,很让人佩服。
总之呢,如果对语文改革的发展感兴趣,这本书,能理清很多脉络。这能帮我们在当下这种变动的冲击之下,看得长远一些。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读《成为更好的老师》有感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