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好的导师,是孩子一生的奇迹——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时间:2022-11-17 07:09:10 作者: 浏览:0
01

在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读完后,我掩卷沉思,深觉开卷有益。雷夫是一位对教育充满热忱并且具备先进教育理念的好老师,他所著的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如实地反映出了我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哪里做得不对、哪里需要改进、哪里可以更好。

雷夫•艾斯奎斯的文字温柔而又有力量,他将一个个温暖的教育故事娓娓道来,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他所执教的小学坐落在洛杉矶一个充斥着贫穷与暴力的地区,该区街道的路灯不亮、忽闪不定,房子灯光昏黄,屋内脏乱。学生们多半是身处弱势、贫穷的移民及问题家庭的孩子,他们中几乎没有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是他,让学生生活在一片不必“害怕”的净土,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让学生的缺点得以改正。在雷夫的培养下,这些在常人看来或许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美国AST的成绩名列前茅,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名校。

面对一间又小又破烂的教室,一群又穷又淘气的孩子,雷夫老师毫不气馁,孜孜不倦。他用自己的教育热忱感染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他们幼小的心田上撒下爱的种子,直至收获奇迹。

整本书没有晦涩难懂的教育理论,也没有标新立异的教育案例,只有一位教师与读者如面对面话家常般朴实的对话,但在字里行间,却总能让读者感受到一位教师对教育的真情投入和执着追求。

雷夫说:“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少了这样东西——害怕。”这是全书给我极大震撼的一个观点,它将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不要把害怕作为教育的途径,要以信任取代恐惧,要给孩子可靠的肩膀。

02

对于强制性纪律的恐惧,可能会让孩子们在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很踏实,但这却是造成人格分裂的根源之一。让孩子们仅仅懂得服从,以暂时的压力压制他们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和好动,长久以来肯定会生弊端。如大禹治水,疏导才是解决问题之道。而疏导的第一步,我想应该就是撤除已设置的障碍——学生对学校、对老师、对学习的恐惧。在这里,雷夫老师提出了四件事:

1. 以信任取代恐惧

首先让孩子们接受以信任取代恐惧。我想这是每个孩子都愿意的,在一个没有强制力的环境中成长是每个孩子的愿望。其次让他们知道,破坏了的信任是不容易修复的,这样才能懂得珍惜,在珍惜这种信任中,自己主动发展人性的光辉。再次,即使孩子真的破坏了信任,也要给他赢回的机会,只是需要很长时间,这能使孩子在破坏信任后还有希望,不至于破罐子破摔,而且在赢回的过程中,更能体会到信任的可贵。

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必须付出耐心——耐心地告诉孩子们,耐心地看他们遵守,耐心地指出他们的错误,耐心地看他们改正,缺一不可。

2. 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

“我们不需要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而是要让他们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我们需要用言语让孩子知道我们是爱他们的,但表达感情的词句说太多了,就会让孩子们产生内疚感,内疚感与对学习自发产生兴趣的动机不同,它更容易让人受到挫折并且不能很好地走出挫折。而且说太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本身就不是为了孩子们考虑,而是在自我抱怨。

更为重要的是,老师的行为不要和言语产生偏差,那样将起到比我们的沉默更糟糕的作用。没有孩子会相信整天讽刺挖苦他的老师,在微笑着说“我爱你”的时候是真心喜欢他的。所以,当我们爱的时候要用简单的言语提示孩子,用实际的行动表现出来;当我们并没有从心里爱孩子的时候,不要说太多,慢慢试着从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的角度说服自己从心底去爱。

3. 纪律必须合乎逻辑

“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不合乎逻辑的惩罚,不能达成任务。”实施惩罚的唯一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变得更好,如果有一丝变质,那么即使孩子们改正了某个错误,造成的危害也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在惩罚之前,先在心里默数十下,让自己冷静下来,也给孩子们一些时间。惩罚是学生成长的支柱,而不是压制学生挺胸抬头的枷锁,更不应该是教师泄怒的工具。

4. 你就是榜样

“身教重于言传”是我一直信奉的格言。孩子们具有向师性,他们总是以我为榜样。所以,我要求他们做到的事情,我自己首先要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

一天下来,老师有无数个可以树立榜样的机会,其中有些机会是特别难得的。在这些机会出现时,别忘了孩子们也时刻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他们是有思想有灵魂的活生生的人,在模仿与创造。以身作则的魅力在于引领,老师先做自己理想中的学生吧,这样才会拥有更多如自己一般的追随者。

好的导师,是孩子一生的奇迹。作为教师,我们要容许孩子们在错误中成长,在进步中收获快乐,在快乐学习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以作者雷夫•艾斯奎斯的经历作为前行的明灯,希望来日,我所立足的那间教室也会诞生教育的奇迹!

徐 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和你一起——读《准备》有感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