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追着风筝,良知永存——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时间:2023-03-11 07:14:28 作者: 浏览:0
追着风筝,良知永存——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在战争还未彻底打响的阿富汗喀布尔,富家少爷阿米尔在斗风筝比赛中拔得头筹;而那个兔唇的哈扎拉仆人哈桑,一如既往地为阿米尔少爷——他心中的朋友,去追那只象征着冠军的风筝。

“为你,千千万万遍。”卡勒德·胡塞尼笔下的哈桑说。

此句流传甚广。人们总在追求美好正义,对哈桑的忠厚真诚称赞不已;人们总在抨击污浊黑暗,对阿米尔年少时的虚伪懦弱予以批判。人们似乎相信,只要追求美好,便可成为哈桑那样的人。

然而,追求美好的尽头,一定是正义吗?抨击污浊的尽头一定不是黑暗吗?

骨子里泛着文人气息的阿米尔,生来懦弱。他害怕失去父亲的宠爱信任,又惧于阿塞夫等人的威胁恐吓。在哈桑被欺凌时,他不敢迈进那条阴暗的巷子,挺身而出,也不愿为了忠诚善良的哈桑放弃那只冠军风筝。他甚至为了心安理得地享受冠军的荣誉,撒谎逼走了哈桑父子……战争紧接着打响,硝烟四起,子弹横飞。阿米尔和父亲前往美国避难。在阿富汗的誓言、诳言似乎消散于茫茫大海之上……

在美国的阿米尔拥有稳定的工作,幸福的婚姻,美满的家庭。他本可以安稳宁静的度过这一生,可阿米尔生来懦弱。他的懦弱,让他无法忘却年少过往,不敢坦然面对儿时犯下“弥天大错”的自己。虚伪卑劣好似伴着哈桑离开那天哗哗的雨声深烙于他的灵魂。心脏被风筝线绞着,表面上岁月静好的生活,背地里藏着阿米尔那颗惴惴不安,隐隐作痛的心。

“没有良知的人,从不承受痛苦。”显然,多年来不肯原谅自己的阿米尔承受了痛苦。生来懦弱的阿米尔也生来善良。他的良知从不曾泯灭——他渴望着被宽恕,被救赎——被哈桑宽恕,被自己救赎。

拉辛汗在留给阿米尔的信中写道:“亲爱的阿米尔,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心存良知的阿米尔犹豫着亲手揉碎了美国安逸生活的假象,踌躇地踏上了前往阿富汗的路——那条可能一去不返的路,那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阿米尔年少时犯下的错,不该成为束缚他一生的枷锁。事情发生时,阿米尔正处于敏感不安又胆小好胜的年纪。趋利避害是孩子保护自己的本能。阿米尔的成长环境让其害怕阿塞夫又嫉妒哈桑,这是哈桑受到伤害的原因之一。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哪怕一开始不甚坚定,但阿米尔依旧踏过硝烟,挨过铁拳,以多年的愧疚与忏悔作针,多年后的勇气和弥补为线,缝补着心灵创口,让心底的良知永葆生机。

阿米尔的良知催促着他回到饱经战争摧残的祖国。他的良知让他无法忘记哈桑对他义无反顾的爱与奉献。“这就是那些一诺千金的人的作风,以为别人也和他们一样。”阿米尔以为自己和哈桑不一样,但他们依然相似——哈桑献给他的爱,他回赠给了索拉博。他为了哈桑的儿子,几经辗转,求路多方,带着他回到美国,又锲而不舍的用爱温暖他,帮助他走出阴影。阿米尔与哈桑之间不仅仅只有一根随风飘荡的风筝线,一张一捅便破的风筝纸,还有那超越时间距离与战争的爱。在阿米尔年少时,他或许不曾意识到这份源自良知的爱,但他的良知因时间冲刷愈发茁壮,它冲破心茧,使阿米尔的罪行成为善行,引领着阿米尔“再次成为好人”。阿米尔在阿塞夫的铁拳中得到了真正的救赎。

我想这就是胡塞尼刻画人物形象的高明之处,也是《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打动人心的地方。触动人心的是阿米尔迟到多年的知错就改,是瓦希德一家的待客之道,是阿富汗人于战火中不曾泯灭的良知。哪怕事实上,阿米尔只帮助索拉博一人冲出黑暗,但《追风筝的人》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让世界为阿富汗普通民众伸出了援手。胡赛尼慎重地满怀热爱地向世人展现了阿富汗人心灵的纯粹。追求美好抨击污浊的道路必然不会一帆风顺。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心中的良知或许会被埋藏,被消磨。但战火不会遮住阿富汗人善意的面孔,美国的美好生活没能麻木阿米尔的良知。我们或许会犯错,会走弯路,但只要我们坚守良知,及时回头,罪行亦能变成善行。

风筝飘飘然飞向远方,忠良的哈桑总是知道它将落在何处,也总是能追到它。希望我们都能如哈桑一般,永远朝着良知进发;希望我们都能如阿米尔一般,走错多年的弯路,依旧怀抱着追寻美好的勇气,再次成为好人。

……

我追。

刘琳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读《我与地坛》有感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