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读《小马下南洋》的感悟

时间:2024-02-08 09:38:30 作者: 浏览:0
让孩子成为孩子
——读《小马下南洋》的一点感悟
陈婷
国内教育一直诟病重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功利心理,导致他们只看重孩子的分数,而忽视了其品德、意志、忍耐、协作等能力的培养。而现在的孩子,已然深受成功学的影响,渴望尽早成名。身边不少孩子已经出版了自己的作品,什么诗歌集、童话集、画册,个人成长传记等。看过一些,有的老气横秋,模仿痕迹很浓;有的又像随意涂鸦,没有多少艺术感,故大多没留下什么印象。但前段时间读到的《小马下南洋——我的少年留学经历》,这本中学生写的书却触动了我。

作者马琪凯写这书的时候是七年级,相当于初一学生。可贵的是,他非常真实地写下了自己的留学经历,毫无粉饰,字里行间展现的真诚、坦荡、客观、理性,一派赤子之诚,让人心生欢喜。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却有如此老成持重的沉稳、干练,在国内简直是凤毛麟角,甚至在我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几乎不曾遇见。这不禁让我思考: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作为老师,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在《小马下南洋》这书里,似乎能找到一些答案。

一些我们眼中成绩优秀的学子其实高分低能,甚至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这便养成了公主病,培养了妈宝男,成绩优秀却没主见,竞赛能拿很高的名次,却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孩子天赋很高,却成了考试的机器,尽管成绩名列前茅,却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学校教育又有太多的规则和条条框框,明面上说的是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应试教育。对家长和社会说的是保护学生隐私,不排名不公布分数,但教育主管部门还是以分数排名来衡量教师的能力,以分数论优劣,以成败论英雄,这种表里不一怎么可能让学校真正推行素质教育?怎么可能让学生快乐并热爱学习呢?反而更加剧了教育的内卷和焦虑,导致了家长焦虑 ,老师焦虑,学生焦虑。所以抑郁的老师和学生越来越多。

仿佛扯远了。还是说说小马同学的书给我带来的启发吧。我感受颇深的是:小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成长。

小马的家庭民主气氛浓厚。父母民主,家庭事务集体讨论,父母不会因为他们(小马还有一个姐姐)是孩子而忽略他们的感受,他们从小就得到家长的尊重和平等对待,从小就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小马的父亲老马,是一个有开创精神和冒险精神的教育家和经济学家,他一向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能力。为此,他身体力行,在儿子两岁的时候,让儿子坐他腿上扶着方向盘“开车”,为了培养孩子野外生存能力,“骗”儿子和自己一起喝尿……他鼓励孩子在转学前对学校“**”,孩子考试得C,他竟然开心地奖励,他还怂恿孩子考零分……童心未泯的老马就是这样带着懵懵懂懂的小马成长。他利用儿子的虚荣,“哄骗”他写书,要求他写自己真实的经历,怕儿子打退堂鼓,他时常旁敲侧击,这些看似可做可不做的选择,似自由也是自律,更是实践能力。他经常不在儿子身边,而儿子总会被父亲的从容镇定,敢于创新冒险的精神所激励,所以当他们移民到了马来西亚,小马同学进了当地的国际学校后,从小培养起来的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能力,终让他在新环境中游刃有余 ,甚至出类拔萃。

小马的母亲,本书中虽然着墨不多,但从小马零星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优秀的贤内助(帮父亲修改诗歌、整理文字等),家庭观念重,善于策划,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是一位智慧开明的母亲。

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小马在异国他乡顺利渡过语言关,和老师同学邻居都建立了真正的友谊,学会了自己谱曲,自己制作动画,在比赛中发现自己的跑步特长和组织能力,创作剧本和拍电影……短短两三年时间,他竟然干了这么多事情!简直不可思议!

对比中国式的家长,差别真不是一般大。中国大多数家长习惯了权威和说一不二;习惯帮孩子铺平道路,做孩子的人生导师,所谓“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习惯帮孩子思考并做决定,扶着孩子长大。他们也对孩子严格要求,也有严密的计划和长远的人生规划 ,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愿意放下工作陪读,不让孩子操心读书外的任何事情……以为这样尽职尽责,孩子的成长之路会一帆风顺,孩子会更加感恩父母,亲子关系融洽美好。然而现实有多打脸 ?记得机场上那个被儿子毒打的留学生母亲吧?因为凑不够儿子的生活费,满足不了不肖子的消费欲望,在大庭广众之下,儿子也敢对母亲拳打脚踢。也还记得轰动一时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吧。再看看高校里毒杀同学的所谓天之骄子们,他们的竞争思维不是努力超越对手,而是你消失了,我就可以拿第一了。这种变态、扭曲、畸形的心理,难道能说跟我们的家庭教育没有关系?

究其原因,与当前社会和专家们对成功成材的定义给了家长不少误导不无关系。关注孩子是否成功,不能单纯地以分数论英雄啊。

遥想当年,我父母朴素的人生观和行为对我一生影响深远。记忆中,父亲总是勤勉的,为减轻母亲负担,每天一早先把自家的菜地浇好,然后赶去上班。我读小学的时候,父亲在蚕茧站工作,忙得很,白天几乎看不到他,只有晚上回来,一家人围在饭桌上,他侃侃而谈一天的经历。有时候他会收获我们几声叹息,有时候会得到我们大家充满崇拜的赞美,这是家里温馨而动人的时光。多年之后,我才明白,我们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正是受父亲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母亲是一个村妇,文化不高,不懂大道理。但从不溺爱我们,从小就给我们姐弟分工合作干家务,我是老大,通常负责做饭、剁猪草、喂猪、喂鸡等,这些家务活一直贯穿童年的日常。不但如此,很小的时候,我就要负责家里的柴火,我们村庄小,土地少,连烧火做饭的柴火都不好找,村里的小孩从小就要捡拾树叶、枯草等。常常在周六日,母亲带上我,挑着箩筐翻山越岭捡落叶、拾枯枝……往事并不遥远,但我们姐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乐观开朗的性格,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中磨炼出来的。而且,这样的劳动并没有影响我们读书,我们姐弟三人都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都是村里的大学生。父母的榜样作用,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所谓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虽然,小马同学的家庭背景和学习经历,在国内不具普遍性,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的,比如:适当放开牵着孩子的手;培养孩子的独立的意识;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说到小马同学的学校教育,跟我们真的很不一样:他所在的国际学校,课堂上,老师讲得很少,几乎都是以实践和游戏为主,还要学生总结学习收获;没有固定的评分标准,没有标准答案,学生的思考就是最好的答案;很少检测考试,但有很多兴趣活动社团;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老师和科目……总的来说,学校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尽可能挖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的特长能得到展现。

对比我们以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是不是感觉心情格外沉重且无奈?

而作为教师,我是感到很惭愧的。说实在话,我不敢也不能像小马所在的国际学校那样给学生那么多选择的自由。我不敢也不可能带他们离开学校,找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围在一起讨论问题或上课;我也不敢一个学期不进行测试,如果这样,不仅学校领导问责家长也不会放过我;我不敢让学生自由选择上或不上哪些课……但受小马同学的启发,我想我可以做到:尽量做到民主平等,班级事务和学生们商量着做,甚至我这一科的作业也可以有商酌的余地;鼓励他们多读书多写文章而不是让他们抄作文骗个高分;鼓励他们像小马同学那样搞个诗社什么的,我可以义务辅导以示支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把分数看淡,把与学生分数捆绑的名利看淡 。我能做的,仅仅如此而已。

要知道,我们的教育,讲究师道尊严。

在师道尊严的背景下,老师即权威,学生只有服从的份。目前,这样的老师依然占大多数而且都被看作优秀教师,他们往往很重视学生的成绩,为了达到所要求的目标分数,搞题海战术,争分夺秒,日夜训练,学生的分数自然会好看。有些聪明灵活的语文老师,应对考试很有方法,除了平时加大作业量巩固基础知识外,让学生背熟几个类别的范文,传授一些触类旁通的技巧,考试时候,学生的作文成绩也很好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多的是熟能生巧,却没有掌握真正的学习技能, 他们背熟了很多标准答案,这些答案尽管有些可能内化成了自己的知识,但还是缺少了独立思考后的升华。所以,我们的学生普遍擅长考试而不善于实践。

尽管我们也提出“因材施教”的口号,但没有哪个主科(文数英)老师敢这样做。就算一个学生有很高的音乐或美术或体育天赋,如果他的主科学习达不到老师要求的话,还是要受到限制的,至少不受主科老师待见。但这不能全怪老师,哪个学科有学生不及格或平均分达不到要求,教学质量奖金就可能被取消或被倒扣,还会受到批评或警告。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和自信,哪个老师敢冒“不看学生成绩,重点发展学生特长”的险?

在分数至上的背景下,学生的勤奋和辛苦,真是一言难尽。有的被逼着成了小镇做题家,有的则是家长逼着孩子参加这样那样的补习班,没有周末、没有假期。曾经有学生在日记里这样说:“每天睁开眼,我看到的不是太阳,而是一眼望不到头的作业……”除了学校作业,还有家长给布置的作业,家长们还美其名曰:不让一日闲过,每天都要有收获。

孩子苦不堪言。

说到底,教育的指导权最终还得回归家庭和父母。期待我的学生、家长和同行们读读这本孩子写的书,了解一些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成为孩子,明白他们的需要,然后力所能及地做些可以做的事情。

最后,请让我以教育的最低底线——《波特斯巴赫共识》与教师和家长们共勉:停止灌输,允许质疑,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最后的夏天》读后感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