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5篇

时间:2024-02-20 11:34:00 作者: 浏览:0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一

王国荣

①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怀揣初心,默默耕耘,在平凡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用心,用力,用情倾听,一定可以让教育带着温暖落地生花,让成长带着力量扬帆远航!

②陶行知先生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学生时代,我便知道教师是一个多么神圣的职业,多年后,我脱去校服,重返校园,虽身份有变,但初心不变。当我踏上三尺讲台,我依然铭记陶行知老先生的话,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位学生。从“心”开始,从“心”出发,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用爱播撒希望.

③生逢盛世,青年教师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作为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既承载着接续奋斗,载梦前行的使命,也肩负着开源活水,立德树人的责任。要立大先生志,做奋斗者,育时代新人。

理想在岗位上,信仰在行动中

④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情系家乡教育,为祖国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我一直坚信“心中有理想,肩上有责任,未来有希望。”正是这种信仰促使我走进了师范院校,在大学的四年时光里,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如今我已从一名意气风发的大学生蜕变成一名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对教育的信仰是立业之基,信心之源。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短暂的教学时光里,我真切体会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办学理念中的深刻内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晨曦中,领略着窗外朗朗书声的奋发向上;在暮色里,感受着教室灯火通明的分秒必争。教案里,不断寻找教学方法改进的通道;习题册中,不断发现日新月异进步的信号。下课后,走廊里,一声声热情的问候;一张张活泼的面孔,使我更加坚定我内心的信仰,为毕生的追求而不懈奋斗!

踏实做教育,博采强学识

⑤“为了让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老师应该吸收整个光的海洋”。古有圣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青年教师要踏实做教育,博采强学识,需要“以书为师,以人为师”。首先我们要熟读教材书,参读教辅书,纵读专业书,广读人文书。我们要涵养书香正气,做读书型教师。我们学校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我们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多种途径,通过各种公开课,青蓝结对活动,让我在教学方面有了质的提升。听完师傅的公开课,深受启发的我立即开始学以致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最后我要感谢校领导和优秀教师将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倾囊相助,我才能博采众长,最终内化于心。柳絮因风起,葵花向日倾,教育是一条很长的路,我们要继续仰望星空,筑梦前行。

爱点亮心灯,智润心育人

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需要青年教师的大智慧,要发挥天然代际优势,善于发现学生特点,并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孔子面对三千弟子不仅做到一视同仁更能做到因材施教,《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子路与冉有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孔子却给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答案。对子路是退之,对冉有是进之。这是因为子路本身就好勇上进,因此要打击他;而冉有本来就胆小怕事,所以要鼓励他。孔子回答各异,但殊途同归,展现了大先生的智慧。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会追随先哲的脚步,发现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对学生进行差异化辅导,培优补差,让学生在适合的方法中绽放个性之花。

⑦传道授业如一叶扁舟路行缓,渡远航人去潋滟的彼岸,遥望东方的启明星盏,携微光陪伴,前程似锦不曾孤单,杏树下的讲坛,桃李成荫的池畔,师者春风化雨育桃李,后浪青出于蓝胜于蓝。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二

闫传舶

最近,我读了《致青年教师》这本书,作者吴非对教育、教师以及青年教师的成长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讨。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吴非在书中提到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人的品格和价值观。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重任。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承担责任等。这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仰,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努力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

其次,吴非强调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他主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来提高学习效果。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我会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也会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吴非还提倡民主教育和科学管理。他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在教育实践中,我会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我也会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另外,吴非在书中还提到了教育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他指出当前的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功利化、应试化等。这些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想说这本书让我收获了很多对未来的路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指引我会继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用心去读用心去教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相信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

返璞归真,让热血的青年教师冷静出发

——读《致青年教师》有感三

曹岩岩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年轻是我们的优势,同时也是我们的不足。刚踏入教育岗位不久的我们,往往怀着一颗稚嫩的教育初心而来,却容易在教育过程中迷了路,学生之间的各种小事,班级的琐碎事务,一点一点地消磨着我们尚未成熟的教育心灵。渐渐的我们好像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该以什么状态来面对教育工作、面对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要通过不断学习、勤于思考来找到答案。作为教师也当如此,当迷惘时,不妨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

吴非老师在《致青年教师》一书中倡导教师应当努力做一位思想者、学习者、实践者和写作者,这一观点发人深省。我一边读,一边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与行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是不是只专注于适应工作环境,在被动中提高自己的教学和业务水平?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我有没有更深层次的规划?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无不折射着吴老的教育观和人生观,从“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六个方面,结合吴老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案例,于细微处挖掘教育的本质与精髓,还原教育最真实的面目,读来令人警醒。文字既不煽情,也不做作,没有严肃、沉重的说教,恰如一位智慧长者在灯下与我话家常。

这本书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吴非先生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他希望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能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走向成熟、独立思考的过程。这其中涉及到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与学生互动的瞬间,都充满了教育的智慧和艺术。

一,成为什么样的教师

贯穿阅读过程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我们究竟想要成为什么样的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这个问题,虽然并未找出准确答案,但从吴非老师的字里行间我读出一种可能:在谈论一切远大目标之前,不如就在学生面前做个有血有肉的人。

吴非老师在书中写道:“我不在乎学生说老师多愁善感,但我在意自己教出的学生能不能成为一个情感健全的真人。”我这才意识到,所谓的肯定、威信、尊重,或许是在真实面对学生之后,才可以去谈论的。只有作为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才有可能被学生接纳;只有真实展现对所教科目的热情,才有可能被喜欢,并且在他们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时,依然保持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如果学生既能从我的课堂中学到知识,也能从我真实的喜怒哀乐中获得一些观看和体验世界的机会,那我大抵也是个不错的教师了。

二、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我们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同样难以一言以蔽之。日常工作中有教学大纲可以遵循,还有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等作为指导,可是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年轻生命,我还是时常会感到无所适从。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都有自己对成长的需求。都说教师是园丁,辛勤呵护着祖国的花朵。而在这个大花园里的每一朵,都同样重要。我想,一位好的老师应该让所有的花都能够在春天开放,都能够吐露自己的芬芳,展现自己的风华。

现在任教的班级,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在上一些基础的内容时,优等生总是听的昏昏欲睡,学困生又听不明白,不懂其中含义,只懂得依葫芦画瓢,并不能完全掌握,这让我有点手足无措,渐渐的发现班级的孩子对课堂完全提不起兴趣,我充满了迷茫,接着向同年段的老师交流吸取一些经验。通过交流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调整自己上课方法,对于题目的解决分多种要求,对于学困生要求降低,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做“每日一题”,对题目要有刨根问底的学习态度,慢慢的发现学困生的信心增强了许多,优生对于学科充满兴趣,有挑战,得到了满足感,班级的氛围逐渐好了起来,人人都有得到了不同的成就感,原来在教书时不能一刀切,分层教育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平等之心来看待每一个孩子,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三,反思怎么样的教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为什么认真备课了,我的教学技能还是得不到提高呢?为什么我激情满满的讲授,学生就是提不起兴趣呢?为什么同样的知识内容,我的讲授学生就不理解呢.……入职之初,这些问题总是不停地困扰着我。我在吴老的书中找到了答案:教学反思。

常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上这节课,哪个地方最值得改进?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去反思,去成长。

此外,吴非先生还告诫我们,不要急躁,要学会耐心等待。在教育的道路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思考方式。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尊重这种差异,用耐心去陪伴他们成长,而不是用急躁的心态去催促他们。

最后,在《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这一章中,吴非先生提醒我们,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为学生播下一颗善良的种子。通过我们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学会善良、学会感恩、学会尊重他人。

读完《致青年教师》,我深感自己的教育之路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吴非先生的教诲和指引,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动力。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会更加努力地践行这些理念和方法,为我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指导。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四

邢红阳

作为一名入职一年多的新老师,《致青年教师》这本书与我而言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用的。读书的过程中,我时而恍然大悟,时而皱眉疑惑,有经验的老教师之言,甚至让我不能停笔的批注所思所想,获益匪浅。看完本书我认为,真正的教师应该是这样的人——

首先,教师要是一个真实的人。书中写道:“哭泣与落泪未必是软弱,因为你的悲天悯人,因为你的正义冲动,因为你的仁爱和幸福。屈原不畏死,不也‘长太息以掩涕兮’吗?鲁迅冷眼看世相,不也曾‘又为斯民哭健儿’吗?作为教师,也应当敢哭敢歌。你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哭了,因为看到青少年的冷漠和冷酷,看到了无知又无畏的可怜。”教师如果想要培养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着感情的人,那么他自己首先不能是冷漠的,他自己是要敢哭敢笑的。

第二,教师得是一个有胸襟的人。不仅是对学生,更是对同行。难以有作为的老师“不想吃苦,不肯变革,混成习惯,也就希望大家静止,永远处在同一水平上;同行取得一点成绩不是见贤思齐,而是千方百计地替他找寻不足,以安慰自己;对同行在探索过程中的失误,则幸灾乐祸。自己不奋斗不努力,见同行取得成就,只会嫉妒,总像有一群小虫子在啃自己的心,把别人的成就当做心理重压,把自己的工作当做挣扎。”这种教师,心思全在和他人的争强好胜之上,便很难突破心境,专心钻研教学,哪里会更进一步呢?只追求名利,便失去了教师的原则。

第三,教师必须要有专业度。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注于一行。教语文的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教数学的要提高做题能力......学生询问问题,转手掏出答案才能讲,既体现了个人能力的不足,有体现了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在学生心中,对你的信任感也就不自觉的降低了。活到老,学到老,对于自己的专业,老师必须进行严格且持续的学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能力不足的老师又如何传道授业呢?而在高考制度之下,我们更应注意——“如果教师把全部精力都用于钻研高考,非常可惜也非常可悲。我们注意到,相当多的教师除了高考中考,对专业领域内的许多问题竟然没有任何兴趣(他们甚至说不出任何一种专业杂志的名称)。”如果对于自己学科领域的前沿毫无兴趣,丝毫不去了解,故步自封,那么这个老师可以说是“封建”的老师了。

第四,教师必须要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教育者缺乏文明素养,他的学生就可能粗俗”。当我在教育学生课前三分钟无法做到安静坐下拿出课本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课前三分钟我也偶尔会迟到。教师都会迟到,那么还未成年或刚成年的学生又会在教师的影响下对守时这一观念难以严格遵守。安静,守时,行为礼貌,言语客气,不影响他人......这些基本的素养教师如果希望学生也能够培养形成,那么可以思考思考自己有没有做到。

最后,教师必须得是一个尊重学生的教师。教师是一个面对人的职业,我们的对面就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学生。教师在上课时必须要记住,课堂不是你自己的课堂,而是你和五十多个学生的课堂,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要倾听他们的想法,观察他们的行为。作为新教师,我最大的毛病就是课堂一讲到底,只关注自己,不关注学生。在不断自我提醒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越来越高,胆子也越来越大,不怕犯错,勇敢表现,我的内心也因此十分的开心。

看完这本书,加上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以上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可以成为一个现在的我向往的教师形象,成为一个能有能力的教师。


读《致青年教师》有感五

杜双灵

《致青年教师》是一本教育类书籍,作者是中国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这本书以其深刻的见解、丰富的案例和实用的建议,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了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和策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有幸阅读了这本书,深受启发,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在我国,教育事业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而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自己的使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正如书中所说:“教育事业是民族振兴的基石,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只有青年教师充满激情、富有创意地投身教育事业,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

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教育教学的真谛。书中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使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交流、价值观塑造的过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我还应该注重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力求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发展个性的舞台。

这本书更向我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教育教学策略。例如,书中提到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让我明白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许多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如“激励式教育”、“情感沟通”等,使我更加懂得如何与学生、家长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自身成长的途径。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要不断地学习、反思、进步。书中提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我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做一名具有责任感、使命感、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

总之,《致青年教师》这本书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我更加坚定地走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牢记书中的教诲,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创新教育,为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做个能说善做会写的班主任》读..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