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弟子规》读书感悟

时间:2024-02-23 19:40:22 作者: 浏览:0
《弟子规》读书感悟

王金慧

最近翻出学生时代的一本青少年读物《弟子规》,当时只是粗略的翻看过,对这本书的印象停留在教人如何做个好孩子。

不过这次重读,感觉别有一番意味,可能是长大了,成熟了,有能力更客观的去分析问题了。

《弟子规》作为一种国学启蒙读物,对孩子的影响肯定是积极的,虽然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接受程度不一样,但是书的内容恰好也对这点很宽容,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能遇到适合他的内容。
弟子规的总叙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内容刚好涉及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事情。首先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要小心谨慎,并且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身边,向有仁德的人学习。学有余力,再去认真学习学问知识。

在此我也不一一罗列了,总的可以概括为亲子之间、手足之间、为人处事、以及日常行为规范,从各个方面指引孩子、甚至是我们这些大人,成为有德行的人。
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要先习得道德准则,再谈知识技法的学习,如果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的死读书,即便学的小有成就,也不能成为典范。

要避免成为生活中那些让你感觉跟他们无法沟通无法交流的人,因为我们跟他们没有在一个共同的价值观上,我们心里尊崇信仰的道德观念和他们压根不在一个频道。我们的日用常行之道,他们根本无法理解。
只有拥有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我们才能进行沟通与交流。才会有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等的交流模式。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在一个平等的层面上去解决问题。

中国人自古有重视德育的传统。认为德育先于智育。教育孩子们应该先培养他们的品德。
这就必然的需要我们通过教育去普及一些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当然了,这种普及最好是从小抓起。家长,老师们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尤其在孩子们面前。要培养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多在性情教育上下功夫,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多与孩子交流,洞察他们的情感,并做正确的引导。

《弟子规》读书感悟

《弟子规》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深意的经典读物,其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编,更名为《弟子规》。这部作品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其影响力和价值不言而喻。

在阅读《弟子规》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其中所蕴含的儒家思想和伦理道德所打动。该书以孔子的教诲为基础,通过三字句的形式,详细阐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等方面应有的礼仪规范。这些规范不仅仅是简单的行为准则,更是一种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体悟。

例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一段话,虽然简单,但却包含了孝道的深刻内涵。它告诉我们,作为子女,要时刻关注父母的需求,积极响应他们的呼唤,不懒惰、不推脱地执行他们的命令。同时,对于父母的教导,我们要恭敬地聆听,虚心接受;当父母责备我们时,我们要顺从并承担自己的过失。这样的行为规范,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家庭的和谐,更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

除了对家庭的规范外,《弟子规》还涉及了许多其他方面的行为规范,如与人相处、求学、工作等。这些规范都是建立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尊重和理解。通过阅读《弟子规》,我逐渐明白了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行举止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不仅仅代表了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更代表了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形象和风貌。

此外,《弟子规》还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只有在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而这种学习并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入理解和体悟。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人生、理解自己。

总之,《弟子规》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深意的经典读物。通过阅读它,我不仅学到了许多行为规范和人生哲理,更深入地理解了儒家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内涵。我相信,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会时刻铭记《弟子规》所教诲的规范和理念,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克雷洛夫寓言》读后感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