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从孟子的义利观到教师的教育观——《孟子》读后感

时间:2019-08-14 08:57:36  作者:王来美  来源  查看:0
从孟子的义利观到教师的教育观
同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与《论语》惜字如金只给结论的风格相比,《孟子》论辩深入浅出,气势磅礴,道理表达得淋漓尽致,读来深受启迪。《孟子》一书多处提到“义”与“利”,因而义利之辩也成为孟子推行仁政从理论上突破的第一道藩篱。孟子的义利观对于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小利为私 大利为仁。“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从字面上看,孟子主张治理国家主需要只仁义就够了,不要仅从对谁有利这样的角度考虑问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的。我们都知道孟子主张仁义,治国应推行仁政。那么,孟子反对追求物质利益吗?“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老百姓连基本的生产不能保证,衣食都不能满足的话,就会失去向善的心。这里的“利”是百姓生活的必须,不但不反对,孟子提倡应该大力发展和追求。
孟子说过,“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台池鸟兽如果只为自己所用,而不与民同乐,即为私利,是孟子极力反对的。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所以,孟子主张国君要不与民争利,而要让利于民,与民同乐。所以,国君的“利”必须取之有道,用之有道。要为老百姓而谋利,不是为国君自己谋私利。只有这样才能得民心,得天下。
对于治国而言,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对于教育而言,师生关系是第一生产力。一个老师何以有课程领导力?标准无他,得学生心而已。民不恒产则无恒心。当一个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看不到自己学业成就的进步时,那么,他对学习的好感肯定难以持续。所以,作为老师帮助学生获得学业进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努力付出之后的那种成就感和充实感是一个老师当下最基本的职责之一。
当然,如果老师的目光仅专注于学生的知识获得和分数高低,以至于对此营营不休时,那这就是在追求的孟子眼里的小利,拥有这样观念的老师其教育观念是短浅的,教育格局也是封闭的。所以,教育产生的效果也是有限的,短暂的。教师今天能做的不是只给学生眼前能看得到的分数和知识,他们需要获得未来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素养。老师今天的工作需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教师要具备六项素质: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希望,也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坚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作为新时代的思政教师,理论灌输和知识说教都是从“利”出发的教学,也是教育效果最不理想的行为。孟子的义利观启示我们要摆脱功利的应试教育,解脱分数的束缚,在学生的心田洒下真善美的种子,植入向上进取的基因。每个老师都应努力做孩子精神世界的王,用触动心灵的教育培育学生一生受用的素养。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说,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教师读《孟子》有感
猜您感兴趣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