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下册同步习作指导和范文5篇

时间:2022-02-19 10:40:44 作者: 浏览:0
六年下同步习作指导:家乡的风俗
原创 刘继荣

家乡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第一篇习作。风俗,是指特定区域、特定人群长期形成沿革下来的风尚、习惯、礼节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目前,我国已有150多项民族风俗,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离家三尺远,别是一乡风。”有的风俗热闹非凡,有的风俗新鲜奇妙,有的风俗趣味横生……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或者写你参加一次家乡风俗活动的经历。写之前,可以查找资料、访问长辈、实地调查,更深入地了解这种风俗。那么,如何写好家乡的风俗呢?请注意以下几点:

1、交代风俗名称和流行地区。
例:我的家乡北京,是祖国的首都,这里过年期间有很多风俗习惯。且不说那挂灯笼、贴对联、放鞭炮,也不说那包饺子、蒸年糕、滚元宵,单说那热闹非凡的庙会,就是北京过年一道亮丽的风景。选自《逛庙会》(谢梦迪)


2、介绍风俗来历和主要特点。
例: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风俗,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祭祀活动。因为活动的场所主要在寺庙周围,又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所以叫庙会。现在,庙会已变成中国农历春节、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的重要风俗。进了腊月,北京的地安门、护国寺、厂甸等地就开始做庙会的准备工作了。看的戏剧,听的曲艺,吃的食品,玩的游戏,五花八门,一样也少不了。选自《逛庙会》(谢梦迪)


3、描写参加风俗活动亲身经历。
例:大年初二,爸爸、妈妈带我到北京大观园逛庙会,让我大开眼界。走进大观园,早已人群熙攘、摩肩接踵。甬道的两边,摆小摊的、变戏法的、吹糖人的、捏泥人的、玩杂耍的……看得你眼花缭乱。忽然一股香气,唤醒我的嗅觉。原来北京的十大小吃在这里“集会”呢!你看,香喷喷的艾窝窝、热腾腾的炒疙瘩、油汪汪的炸年糕、黄澄澄的驴打滚儿……整个庙会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
我们好不容易挤过人群,穿过沁芳桥,来到怡红院,这里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住所。院子不大,五间正房,古香古色。门上挂着两盏大红灯笼,院子里摆着各种书画,有《红楼梦》的人物画册、画扇、诗词书法条幅……满园书香。怡红院对面,是林黛玉的潇湘馆,附近还有薛宝钗的蘅芜苑、李纨的稻香村……虽然都是仿造,但也颇有红楼梦大观园的儒雅韵味儿。选自《逛庙会》(谢梦迪)

4、表达自己真实感受和想法。
例:大观园的庙会,至今让我久久难以忘怀。它既让我见识了庙会风俗,又让我浏览了红楼名园,真是“人如潮涌灯火明,大观园里正春风!”选自《逛庙会》(谢梦迪)

佳作欣赏

好吃不过饺子
作者 成真
饺子,是中国传统的特色食品。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逢年过节吃饺子,出门送行吃饺子,冬至节气吃饺子……由此可见,饺子乃吉祥美食。除夕之夜,我和妈妈一起准备包饺子,突然对饺子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我上网查阅了一些有关饺子的资料。原来,饺子原名叫“娇耳”,是我国的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相传东汉末年,张仲景辞官,冬至这天返乡,看见南阳流行伤寒,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后人仿制,称之为“饺耳”或“饺子”。原来,饺子有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呢!

接下来,我开始和妈妈包饺子。首先和面,妈妈用冷水搅面,揉成大面团,盖上湿纱布醒面。接着做馅,妈妈让我摘韭菜,她去拿橄榄油、酱油、鸡精、香油、葱姜、食盐等调制肉馅。我把韭菜洗干净,妈妈把它切成碎末。再把炒熟的虾仁儿,煎好的鸡蛋剁碎,连同韭菜末一起倒进肉馅搅拌,香味立刻扑鼻而来。面醒好了,妈妈使劲儿地把面揉好,揉搓成长条,再揪成一个个小面剂子,用小擀面杖擀成中间略厚、周边较薄的饺子皮。我学着包饺子,左手拿起一个饺子皮,把馅放在皮中央,再把皮对折,然后用右手沿着皮边捏严实,捏成月牙形,一个饺子包成了,不过不太好看。妈妈指导我,最后一下,把皮边往中间捏一下。我试验了几个,果然好看多了。妈妈还悄悄地糖块儿、花生、硬币洗干净包进馅里。说是吃到糖块儿,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健康长寿;吃到钱币,财源不断。
开始煮饺子了。妈妈先将冷水烧开,再把饺子放进锅里,用汤勺顺着锅沿顺时针划圆弧,等饺子浮上水面时,添少许冷水,反复三次饺子熟了。吃着美味的饺子,回味着饺子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我好有幸福感。

编者评语: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第一篇习作是写“家乡的风俗”。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或者写你参加一次家乡风俗活动的经历。《好吃不过饺子》一文的小作者开门见山,介绍了“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特色食品”,吃饺子是中国的风俗习惯。接下来,小作者通过上网查找了吃饺子这种风俗的来历,发明者是东汉的医圣张仲景,揭示了饺子的文化内涵。然后,重点记叙了自己和妈妈包饺子的过程。从和面、做馅,到包饺子、煮饺子,描写生动、形象、具体。结尾点明中心。全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描写细致,值得借鉴。
吊 钱 儿

北京市 谢梦迪
你听说过吊钱儿吗?那可是天津过春节独一门的传统风景。成对的吊钱儿,往玻璃窗棱上一贴,在阳光的映衬下,红得鲜艳,红得耀眼,那真叫一个漂亮!我姥姥家在天津,我自然对吊钱儿不陌生了。
天津的吊钱儿,是剪纸艺术的一种。起源于唐朝,一直延续到现在。吊钱儿的颜色古代有五种:大红、粉红、黄、绿和蓝,现在只有两种红色和金色。吊钱儿的形状是一尺多长、半尺多宽的纵向长方形,上面刻着聚宝盆、花鸟鱼等一些精巧的图案,中间刻着金玉满堂、合家欢乐等一些吉利的祝语,字与图案中间用古钱串、鱼鳞纹等相连,最下面剪成一条条小幡。贴吊钱儿,和中国传统的贴对联、贴福字一样,象征着人们对新的一年吉祥的祝福和美好的期盼。
记得有一年,如果没记错,那是我第一次回天津过春节。充满好奇心的我,自然对天津过春节的习俗十分感兴趣,尤其是吊钱儿。妈妈和姥爷上街买了很多吊钱儿,回家之后,我便自告奋勇要贴吊钱儿。妈妈认真地说:“贴吊钱儿,很有说道,必须贴在门窗玻璃上方的横棱上,不能将吊钱儿的整个画面都粘上,而是只贴吊钱儿的最上端。这样开着门窗,小风一吹,任其摇摆,所有的祝福和运气都吹进来了。还要谨记一条,吊钱儿必须是双数,意味着好事成双。”原来如此。我开始贴吊钱儿了,可是身高不够,只能站在椅子上面贴,结果贴得歪歪扭扭,幸亏妈妈帮忙把吊钱儿贴正。一阵微风吹过,火红的吊钱儿轻轻摇摆,屋子里立刻增添了过年的热烈气氛。
转眼间,到了正月二十五,我在屋里玩,忽然闻到了一股香味,便跑了出来。只见妈妈和姥爷正站在窗户前,揭着年前贴的吊钱儿。我看着心疼,着急地询问:“妈妈,为什么要把吊钱儿揭下来呢?我们贴错了吗?”听见我幼稚的问题,妈妈笑了,“当然没有!今天是正月二十五,天津叫‘填仓节’,都要把吊钱儿揭下来,放在柜子里保存,填仓嘛!天津还有一句俗话,‘填仓填仓,干饭鱼汤’这不,正炖着鲫鱼汤呢!”我高兴得拍手叫起来:“怪不得这么香呢!”
“京津百里远,别是一乡风。”贴吊钱儿,是天津独特的传统风俗,是中国宝贵的文化精粹。明年春节,记着贴吊钱儿啊!

刘老师评语:

小作者运用设问的方法,直接点题:“你听说过吊钱儿吗?那可是天津过春节独一门的传统风景。”接着,幽默点到:“出生在天津的我,自然对吊钱儿不陌生了”,为下文做铺垫。然后,小作者从吊钱儿的特点、来历、颜色、形状、图案、寓意等方面,分别做了简要的介绍,使读者对陌生的吊钱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小作者重点运用了我和妈妈“贴吊钱儿”、“揭吊钱儿”的两个事例,生动、形象、具体地描写了贴吊钱儿的过程和感受,以及揭吊钱儿的含义,语言流畅,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文章结尾照应开头,首尾呼应。风趣的提醒,“明年春节,记着贴吊钱儿啊!”富有感染力,耐人寻味。
贴 春 联
北京市 宋若玫 
每逢春节,中国民间家家都要贴对联,我们家当然也不例外。这不,刚过农历腊月小年,姥姥就张罗着要买对联、贴对联。我越想越觉得好奇,对联有何寓意?起源于何时?于是便上网查询。
我仔细查看,对联的学问真不少呢!原来,对联也叫春联、楹联。首先,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分为上联、下联、横批。对联的文字特殊,要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其次,对联的寓意深远,或祝福祈祷,或赞美庆贺,或哲理言志,或向往祝愿……史书记载,对联起源于宋朝,兴盛于明朝。对联最早的雏形是“桃符”,即用桃木刻画的神像,用来驱秽辟邪。后来,演变成为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几经演变,形成了流传到现在的对联。新春之际,贴春联,不仅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而且表达了人们辟邪除灾、辞旧迎新、祈祥纳福、普天同庆的美好愿望。
说到贴对联,也很有学问。那天,姥姥买来了一副对联,我和弟弟抢着要贴。妈妈先在门框抹上胶,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幅,正要去贴,忽然想起:贴对联十分讲究,一般来说要看对联文字的尾音:“上联仄声贴在右,下联平声贴在左”,千万别贴反啦!我仔细一看:“万事如意财兴旺”,这肯定是上联;“鼠年顺心福临门”,这肯定是下联了。横批是:“恭喜发财”。姥姥买的这副对联还真是吉祥如意呢!我拿起上联,先把上方的胶粘牢,然后,把剩下部分的胶粘牢。最后,把上下的两边用劲捋一捋,贴好了!我照样贴好了下联,又把横批贴在门框正上方。看着自己第一次贴的春联,心里真高兴!
中国的传统民俗,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贴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中华民族的宝藏。庚子鼠年的春天到了,我衷心祝愿祖国:“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衷心祝愿亲人:“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刘老师评语:
每逢春节,中国民间家家都要贴对联。那么,对联有何寓意?起源于何时?小作者怀着好奇之心上网查询。从对联的文学形式,说到对联的深远寓意;从对联的悠久历史,说到对联的演变过程,最后说到贴对联的意义“不仅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而且表达了人们辟邪除灾、辞旧迎新、祈祥纳福、普天同庆的美好愿望。”接下来,小作者用自己在家贴对联的事例,生动、具体地介绍了贴对联的学问,使人从中受益。结尾点明中心,用两副春联表达了小作者美好的祝福,祝愿祖国:“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祝愿亲人:“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含义深远,令人回味。
开 门 炮 仗
北京市 夏宇春
大年初一,春节之际。宅在家里的我,隔窗遥望,想感受一下新春的气息。可是,小区里,除了门口的对联、红灯,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寂静,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过年的“开门炮仗”。

开门炮仗,是中国春节的传统风俗。记得那时,即使除夕熬了大半夜,大年初一早晨,谁也不会赖床。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起床了,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吃过香喷喷的饺子,就开始准备放开门炮仗。我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要放开门炮仗呀?”爸爸笑着说:“开门炮仗,就是开门大吉,驱逐瘟神,迎接新春,吉祥如意!”原来如此。怪不得,家家户户在大年初一早上,都放开门炮仗呢!还说要比一比:看谁家的炮仗品种多,看谁家的响声大、响的时间长。

我们家准备的炮仗可全了!最少的几十响,最多的几万响,一捆一捆的,用红纸包着,还有很多成盒的礼花。一个人拿不动,我们就两个人抬。好不容易把炮仗抬到胡同口,可是,我们谁都不敢放,大人们也不让我们放。爸爸出来了,把一捆炮仗打开,我们把炮排一直抻出十几米。“要放开门炮仗了!”在爸爸的喊声中,姐姐赶紧拉着我,跑得远远的,姐姐还用双手捂住了我的耳朵。“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连串的响声,惊天动地,震耳欲聋。“爆竹声中一岁除”的诗句,就是这样来的吧?接着,我们小孩上阵了,放小鞭的,放礼花的,放窜天猴的,放二踢脚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顷刻之间,满地都是红色的外壳纸,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爸爸说这叫“满堂红”,预示着新的一年大吉大利、红红火火。

后来,我上网查阅才知道:开门炮仗,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上古时代,就有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用以驱逐瘟神的传说。烟花鞭炮,起始于隋朝,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现在,中国的烟花鞭炮,花样各异,品种繁多,质量过硬,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远销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40多个国家呢!成捆的、几万响的开门炮仗,气势雄伟,响声震天,更是抢手货。如今的开门炮仗,已不仅是在大年初一早晨燃放,只要是做生意的店铺,不论哪天开门营业,大多都燃放“开门炮仗”,意为喜庆,以图吉利。

随着环保的呼声,烟花炮仗,如今在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已经禁放。但是,这并不会阻挡我们对新年充满美好的祈愿,对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心。热闹的开门炮仗声,永远一声声地响在街头,响在胡同,响在我心,响在你心,响在我们童年时美好的回忆中……

刘老师评语: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写“家乡的风俗。”小作者在《开门炮仗》一文中,从大年初一的遐想写起,引到小时侯的开门炮仗,为下文做好铺垫。然后,小作者重点记叙了小时候大年初一,爸爸领着我们放开门炮仗的场景,从准备到燃放,描写得生动、具体、形象,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接下来,小作者用上网查找资料,介绍了开门炮仗的来历和作用。结尾含蓄有力,运用排比的方法,表达了对童年的留恋。行文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意味深长。
家乡的扭秧歌

北京市 王宇煊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那里的东北部,有赭红色的山峰,赤峰因此而得名。扭秧歌,不仅是家乡的一个节日庆祝风俗,也是人们平常愉悦身心的锻炼途径,更是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天晚饭后,街心的广场上,就响起了欢快的音乐声。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广场,“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随着热闹的锣鼓声,一支由男女老少组成的秧歌队,在“头儿”的指挥下,踏着有节奏的步子,舞动着彩色的绸子,开始扭秧歌了。在我们那儿,人人都会扭秧歌,所以途中不断地有人加入其中。秧歌队时不时地变换着队形,一会儿像蝴蝶起舞,一会儿像大雁腾飞,一会儿又像彩龙涌动。广场四周,看热闹的人们拍手叫好,凑热闹的孩子窜来窜去。就像过年、过节一样,整个城区一片喜庆、吉祥、欢腾的景象。

扭秧歌中,最精彩的就是踩高跷,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平时没有这个项目,只有在春节、元宵节这样的重大节日中,才会有表演。那是一个元宵节的晚上,我们一家早早地就来到街头,等着看踩高跷。“来了!来了!”我和弟弟高兴地喊起来。你看,踩高跷的表演者,每个人的脚下都绑着半米高的木棍。他们的衣服也是独居特色的戏装,有的穿着长长的袍子,有的穿着肥肥的裤子,把脚和木棍盖上一段,凸显出表演者高高在上、神采奕奕的姿态。我们一群孩子高兴地跟着高跷队跑着、跳着、喊着、笑着。高跷队在街道上行进,一般排成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的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马路两旁的观众,人山人海,喝彩不断。这时,队伍中还会有人即兴表演鹞子翻身、大劈叉等惊险的动作,人群欢呼雀跃,好不热闹!我们跟着高跷队越走越远,可兴致却越来越高。

扭秧歌,不仅是家乡人每日的精神大餐,也是庆祝节日必不可少的盛典。啊!家乡的大秧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乃至生命中的一部分,就像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甜,温暖了家乡的人,沉醉了家乡人的心……

刘老师评语:

部编版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写“家乡的风俗”。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小作者王宇煊在《家乡的扭秧歌》一文中,开门见山地介绍: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扭秧歌,不仅是家乡的一个节日庆祝风俗,也是人们平常愉悦身心的锻炼途径,更是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后,小作者重点记叙了每天晚上广场的扭秧歌和元宵节的踩高跷两个热闹的场景。从表演者的服装、神态、动作,到队形的多种变化等方面,把秧歌队和高跷队的精彩表演,描写得生动、形象、具体,给人身临其境、亲观其景的感觉。结尾运用比喻的方法,升华主题,含蓄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四年级下册同步习作指导和范文:..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