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新教育实验优秀教育案例 3篇

时间:2019-02-12 19:12:22  作者:  来源  查看:0
莫让家访成告状!
朱月红
“老师,老师,张某某又把我的本子撕烂了!”、“老师,张某某今天下课的时候又和某某打架了,还弄坏了我的文具盒!”、“老师,张某某把班上的灯打碎了!”......
每次,听到这些报告,都会让我很头疼。到底,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关注这个男孩:平日里在老师面前,他会表现得非常乖巧、听话;但老师一走,就开始欺负同学、说脏话等等。同学们背地里给他起了个称号为“两面三刀”。
了解情况后,我曾经尝试过心平气和地跟他谈心、讲道理,可发现,只是“对牛弹琴”;后来,我又尝试用批评的方法来刺激他,但发现,矛头更加不对,他更加我行我素。没办法,只有请家长了,可是他家长居然每次会找各种理由拒绝来学校。其实,我了解,是家长知道孩子的在校情况,知道老师找,肯定又是告状,免不了老师一番牢骚。尽管如此,但作为老师的我,不能将孩子就此放弃,我一定要想办法让他改掉这些坏习惯。
带着这样的愿望,寒假里,我敲开了张某某家的门。看到冒着严寒到来的我,张某某妈妈倒也很热情,招呼我进了门,给我倒了一杯热茶。我表明了来意:了解一下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教育孩子,帮孩子改掉缺点。听完我的话,他妈妈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说:“老师啊,我家这个孩子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什么话都跟他说了,天天说啊,就是不听!我们也知道他在学校给老师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每次老师让去,我们是真的不好意思去啊!经常打,就是死不悔改......”
我转过头去看了看坐在旁边,低头无语的张某某。我清楚,如果接下来我再添油加醋的话,这孩子明摆着今天又会在劫难逃。我把准备好的一堆谴责的话又咽了下去,看到张某某妈妈手中抱着个小婴儿,转开了话题,“这是张某某的小妹妹?”张某某妈妈面带疲惫地回答我:“是啊,我一个人在家带两个孩子,他爸爸常年在外,累啊!忙的时候,家里的饭都是张某某烧的,你别看他小啊,炒菜、烧水这些都不是问题。有的时候,还会帮忙看孩子,他妹子就是喜欢他......”
听了这些之后,我也顺着他妈妈的话,讲起了平日里张某某在校的一些优点:打扫积极、乐于助人等等,并说这个孩子其实很聪明,而且成绩也不算差,只要能将身上的一些坏毛病改掉,就能更加出色,同学老师也会更加喜欢他......
家访回来后,我接到了张某某的电话,关心我是否安全到家,挂电话之前,他说了句“谢谢老师,您不是来告状的。今后,我一定听您的话,改掉身上的缺点,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请老师督促!”
莫让家访成告状!一次普通但成功的家访足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多倾听,多发现,换个方式沟通,或许会有更多的惊喜!

我来帮你数
刘颖
班上有个男生,胖胖的,憨憨的,很是可爱。可是这么可爱的他大概是因为体型的原因,跳绳就是不能过关。
这一天的大课间活动,我们又来到了操场,一部分学生就手插口袋,沐浴着阳光;一部分学生组成小组在进行小比赛。他,一个人很认真地在练习跳绳,不过效果确实不怎么样,跳个两三个就停了。我被他那股认真劲儿吸引了,脚步不自觉地就走到了他旁边。突然他一口气跳了十几个,我比他还兴奋:“非常棒!一直这样发挥,肯定就能及格了!”不过他要参加过关考核,我还是很现实地问他:“跳了多少个啊?”他腼腆地说:“12个,我的最高纪录也就只有25个。”我就鼓励他说:“歇一会儿,马上再跳一次肯定不止25个!”休息了一会儿,小胖子又开始了,这次跳完他有点喘了。“跳了多少个啊?”“哎呦,刚才只顾着跳,忘了数了!”“没事,那过会儿你负责认真跳,我来帮你数。”其实这次我帮他数了,跳了42个,远远的破了他的最高纪录。这个时候小胖子已经开始冒汗了,我递给他一张面纸,他很礼貌地对我说:“谢谢老师!”一边擦汗嘴里还嘀咕着:“淌汗了,终于能减肥了!”一番休息以后,小胖子准备开始了。这个时候周围已经围了一些同学了,他们很好奇,老师跟小胖子在干什么呢?这一次他把外套都脱了,还很“胆大”地把衣服递给我,让我帮他拿着。“刘老师,你一定要帮我数啊!”“你全心跳,数数的任务你就放心地交给我吧!1、2、3、4、5。。。。。。58”“哎呀,我都不敢相信,我竟然跳了58个,老师,谢谢你,他们都特别羡慕我,老师你能帮我数,我就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多跳几个!”我摸了摸他的头,对他说道:“孩子,是你自己找到了正确的跳绳方法,多练练,你肯定能过关。当然也能减肥哦。”
孩子很开心老师能帮他数个数,这让他在同伴面前很骄傲。我就想啊,如果我这一简单的动作真的能让孩子们跳绳过关,我为什么不多进行呢?从那以后,每次跳绳我都盯一个不合格的学生,“我来帮你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班的跳绳水平大幅度提升。
“我来帮你数”,拉近了我和学生心灵上的距离,让孩子们在我这个姐姐般的老班面前展示了真正的自我。
家校携手&共育成长
万海悦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在学校,老师的作用更不容忽视。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显得尤为重要。
他是一个比较瘦小的男生,个头不大,给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属于乖巧懂事的类型,真的很不起眼。由于我是刚接手这个班,因而我对学生的了解只限于一本上届班主任的工作手册和学生的素质报告书。
可刚开学几天,他就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天早晨,我和往常一样去学校。在离学校百米左右的路口,我被一名中年男子拦住了,他简要地向我做了自我介绍,原来他是孔某某的爸爸。他指了指不远处的一辆机动三轮车,说孔某某今天不肯来学校,好不容易把他哄来了,可他就是不肯下车。所以他特地在路口等我,让我去劝劝。说实话,今年我刚参加工作,也是第一次做班主任,更是第一次处理这样的事情。听他这一说,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径直向孔某某走去。这个小家伙正在嚎啕大哭,嘴里还时不时冒出“你们是骗子,你们都骗人……”之类的话,双手一直抱着机动车的扶栏,无论他妈妈怎么掰他的手,他都不松。我气不打一处来:“你这孩子太不像话了,早读时间到了,赶快进班读书,再说你爸妈还要上班呢!” 谁知他对我的“威严”视而不见,哭得更卖力了。“孔某某,听话,老师陪你一起上学,好吗?”我的态度明显温柔起来。可无济于事,他仍然“稳如泰山”。虽然不算太热,但我额上已渗出了汗珠。
三方就这么僵持着。在此间,我也大概了解了他的情况,孔某某的父母常年在苏州打工,他和他姐姐一直是爷爷奶奶照顾,父母只有在寒暑假将其接去呆一段时间。这不,开学了,姐弟俩必须返回,可是小儿子就是不肯离开。“每学期都这样,就是因为他一拖再拖,到31号才回来!”他爸爸越说越生气。而他嘴里的“骗子”和“骗人”之类的话就是因为其父母经常哄孩子,什么时候回来陪他,什么时候接他们去苏州之类的承诺总是不能兑现引起的。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的劝说没有任何作用,此时此刻,满满的挫败感冒上了我的心头。实在拗不过,我只能让其父母将他先带回家缓一下。事后原本还想着尽快与和其父母交流一下,谁知当天下午,孔某某一人闷声闷气地出现在了教室。一个下午,无论上课还是课间他一直蔫在桌上,看上去一点精神都没有。联系他的妈妈,我才知道他们已经去了苏州,并和孩子承诺十一假会回来接他过去玩。于是我想到孔某某口中的那一声声的“骗子”,我直言不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们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十分大。要么不答应,答应孩子的事就要做到。在孩子面前必须讲诚信。”沉默了几秒钟,他妈妈说:“之前都是因为工作太忙,实在没办法的。老师,我向你保证,这次肯定不骗孩子!”可我要这个“保证”有何用?只希望他们这次能够守住和孩子的约定吧!接下来的几天,孔某某出现了多次不做作业或少做作业的现象,可是考虑到他家里的特殊情况,我也不能对他太苛刻,能够按时来上学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那一个月,他一直沉默寡言,同学们几乎感受不到他的存在,而我两三次试图找其谈心,都被他拒绝了,慢慢地这件事情在忙碌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被我淡忘。不曾想十一假刚过,他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天早读课已经开始,我发现孔某某还没来。按着惯例,我联系其家长了解情况。原来十一假期刚过,孔某某的爸爸妈妈把他送回来又赶回了苏州,接着孔某某就开始闹脾气,不肯上学。他爷爷强行把他送来,于是他就躺在上次的十字路口不肯进校。在其父母的恳求下,我决定去看一下,并尝试劝说看看。在做了二十分钟的无用功之后,和上次一样,最终只能让其爷爷带回去。但在此过程中,我感觉到了一个危险的信号。回到办公室我就立即联系了孔某某的妈妈,并告诉她,孔某某刚刚和我的对话中透露了要一人离家出走去苏州的想法,我劝她最好暂时先回来陪他一段时间,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他妈妈听了我的话,立即表示今天就赶回来。第二天,孔某某很正常地来了学校。我再次联系孔某某的妈妈,不出所料,她回来了!于是我建议她这一次多留下几天,陪陪孩子。我也提到了他作业不做少做的问题,希望她今晚能陪着孩子完成今天的作业。第二天,我特意翻出孔某某的作业,我发现他的书写确实认真了不少。当天我在班级当众夸奖了他。接下来的几天,他的作业越来越认真,于是我拍下他之前的作业和现在的作业,发给他妈妈看,让她晚上好好夸孔某某一下。慢慢地孔某某的作业书写越来越认真了,准确率也有了大幅的提高。
作为班主任,遇到这样的学生确实很头疼。可是作为一个了解他家庭始末的人,我想着是否可以为他做些什么,于是我开始默默关注他。我发现他性格内向,不喜欢和同学交往,课间总是趴在桌上。而且我还注意到虽然接连闹了两三次的旷课事件,可他的成绩仍然是班级的中上水平,不见上升也不见下降。这至少说明他很聪明,很多落下的内容知道要自学,并能自主内化。这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真的很不简单。若是他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他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我心中顿时产生了一个想法。第二天早读课,我把他叫到门外:“孔某某,我看你最近表现不错,作业也越来越认真,老师决定让你担任你那组的组长。”他满脸疑惑:“我?当组长?”“是的,老师相信你!”我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我的这一决定确实是对他的一种鼓励和肯定。意料之中,他对英语的学习积极多了,脸上笑容也多了,于是我抓住时机找他聊天。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天午饭后,我陪他来到学校的操场上,他主动跟我拉上了家常:“万老师,我爸爸听说我听话了,成绩进步了,还做了小组长,他很开心,还说春节回来给我买电脑呢!”“是吗?”我故着惊讶,“那你就更要好好学习,做爸爸妈妈心中的好孩子。”“我会的,老师!”他说得很认真。我趁机开导他:“孟郊的诗你是会背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他们在外打工很辛苦,挣钱为的是谁,还不是你们姐弟俩。你想啊,每次你闹腾,你爸妈心里该多难受啊!你想想老师我,我在外地工作,不也想自己的父母吗?但只能想在心里,你说能不能不工作了,回去跟他们在一起?”他摇了摇头:“不能,你回去了,谁教我们啊!”我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用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说:“老师不回去,老师和你们在一起!”时值深秋,太阳暖暖地照着,我们心里都感到热乎乎的。
之后,我也抓住时机提醒他,现在身为小组长,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上课要更加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争取成为小组其他成员的榜样。真是“旧貌变新颜”,孔某某像换了个人似的。科任老师对他也是赞不绝口。我也适时地联系了他的妈妈,和他交流孔某某的情况。他妈妈告诉我,他们已经意识到不能只顾着挣钱而忽视了孩子,孩子只要扔给爷爷奶奶和学校老师,自己就可以什么都不理的想法是错的。挣钱重要,但陪伴孩子成长更重要。学校老师的教育永远代替不了他们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他们已经接受我的建议,现在争取夫妻俩每周末回家一趟,要么是一个人,要么是两个人。他们回家陪着孩子完成每周的作业,并抽查这一周的学习内容。当然还会时不时带姐弟俩去姜堰或者泰州逛一圈。孩子和他们的关系比以前亲近多了!听了这些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一眨眼,下学期到了。刚开学时,我原本还担心孔某某会“旧病复发”,可是出乎我意料的,一周下来他一切正常。他似乎真的长大了些,也懂事了些。第一次阶段性考试,他的成绩名列前茅。为了鼓励他,我再度提拔他,任命他为英语课代表和值日班长。而他也没有让我失望,在之后的大半学期,他的成绩一直稳居班级前列,日常表现更是可圈可点。
学期结束,孔某某的爸爸联系我咨询孩子的期末成绩,当听到孩子的语数英成绩是82,97+10,96,电话那头他爸爸止不住地激动。接着他又向我咨询有什么适合他们姐弟俩阅读的课外书。他想趁他们去苏州过暑假的时间,督促他们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我十分支持他这样的想法。我也借此机会给他提出一个建议:“亲子共读,孩子读书,你们也读书。”他爸爸采纳了,表示一定挤时间读书。
一天晚上,我收到了他爸发来的信息:“万老师,这个假期孩子过得很开心,做做作业,玩玩,读读书,还参加一些活动。更主要的是我们过得很充实,你推荐的那些书很值得一读,有时和孩子一起谈谈读书的体会、收获实在太有意思了!真是谢谢你了!”更令人欣喜是孔某某的爸爸在空间里分享了几张一家人一起读书的照片。我看到后私聊他,鼓励他将照片发在班级QQ群里,立时班级群里的家长都开始讨论和点赞,很多家长还以为这是老师布置的一个任务,于是纷纷开始效仿。之后孔某某的爸爸告诉我,在暑假里能带动班级里很多同学一起读书,孔某某觉得自己可了不起了。现在书已经成为我们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东西。那一刻,我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幸福。一个孩子,从之前的性格孤僻、脾气暴躁到现在的活泼开朗、积极乐观,这样的奇迹应该只有家校合作共育才能创造出的吧!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农村孩子的父母都到外打工,抚养孩子的责任自然而然地就推给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种“隔代教育”的现象在农村十分普遍,而祖父母能为孩子解决的只有温饱问题,至于孩子的性格培养、习惯养成和学习辅导,是根本达不到现代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求。过多的农村孩子的家长,就和孔某某父母一样,只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送给老师教育就好了,殊不知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有多大。究其根本,还是学生的父母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没有树立起教育子女的主人翁意识。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提出:“学校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庭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阻碍农村学校开展家校合作公育的一大拦路虎。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这些家长转变错误的教育观念,帮助他们重视起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育的作用下实现孩子的健康成长。
身为班主任的我尝试走进孔某某父母的视野,主动搭起与他们沟通的桥梁,努力让他们明白孔某某对他们的情感需求和精神依赖,也帮助他们认清家庭教育对孔某某身心成长的影响之大。当学生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出现了差错,我想我们有责任向这些家长指出其不当的行为,并进行恰当的疏导。当然,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扮演更多的是建议者的身份。使用委婉的语气,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相应的建议做法和措施,传递给家长,使家长在家里也扮演起教师的角色,在生活的一言一行上,以身作则,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从孔某某这位学生的转变我确实收获了很多。学生是老师和家长教育的主体,他们需要后两者的共同引领。其中,既要老师和家长的和谐合作,同时也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只有三者形成一种默契,才能真正培养好一个孩子。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新教育实验优秀教育心得 5篇
猜您感兴趣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