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王朔《我是你爸爸》读后感

时间:2022-12-11 17:08:11 作者: 浏览:0
对中国现代社会父子关系的新思考 ——读:王朔《我是你爸爸》有感
原创 丁佳欣 如我越千年
长久以来,“父亲”这个词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有些复杂的词。我会对他不时显露出,在争吵时尤为明显的“阶级感”感到不适甚至认为是不讲理;却也会对父亲有时如同同辈好友般亲密的玩笑话逗得前仰后合,不禁觉得亲切。大概是从上了初高中开始,随着我世界观、价值观的逐渐建立,我和父亲的争吵慢慢多了起来。我常对朋友说,父亲的观念还停留在过去,有些封建,总觉得还是“以父为纲”,这让我总有些无奈。

小说里的这对父子也是这样,他们代表了中国进入2000年以来大多数的现代社会父子。马林生是一个离了婚和儿子相依为命的父亲,很典型的老北京胡同里的普通中年男人的形象,在社会上不敢招谁惹谁,逆来顺受,在家里有点装腔作势但又富于幻想,尽力去做一个有威信的好父亲。他有时有些自视甚高,带着一些传统知识分子的自矜,但有时又像个孩子,渴望与孩子亲密的关系。他的儿子——马锐,十三四岁,是一个颇有些成熟、聪明的孩子。马锐的性格是断裂的,他有时过于幼稚,但更多的时候则过于早熟、老成、伶牙俐齿、不是个省油的灯。已逐渐形成独立个体意识的马锐,在一次次父子矛盾,认同“尽孝”是子辈的义务,愿意以装小孩、服人管来满足父母,尽管他的内心早已足够成熟,对这份关系有着十分理性的认识。

由此人物的矛盾点就充分体现了出来。爸爸马林生继承了传统中崇高、权威的“父亲”身份。故事开始,马锐在学校闯了祸,他对儿子大打出手……在那之后,父子关系僵持不下,马林生决定在儿子和父亲的关系上改变一下。他告诉马锐,要叫他老马,“把爸爸就当作他的哥们,要无所顾忌,无话不谈”。这之后父子之间度过了一段有些古怪但还算和谐的时光,但不久马林生就感觉他为这一民主姿态牺牲了不少东西。父子之间的矛盾并没有随着这种“新型父子关系”的建立而减少,反而又有所升级。

其实,无论从父亲还是儿子的立场看,传统伦理都在束缚压抑着他们的意志和个性的发展。马锐的解决方式不是与之决裂彻底打破,而是承认它的合理部分,传承了“孝道”。也是在这个层面上,《我是你爸爸》一改对传统文化或社会秩序的极端调侃,着意表现普通人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烦恼和欲望以及无奈和无助。从表层结构看,马氏父子家庭民主实验的失败在消解、颠覆马林生的父亲身份,否定父辈文化所代表的社会秩序;深层结构则是王朔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定文化语境中对传统对秩序的困境进行的一次深刻反思,被“革命历史传统”缔造的马林生这一代人岌岌可危的现实生存状态和价值存在状态——潜意识中对传统、秩序不满,但又无力打破重建;马锐这代人的自我成长道路阻力重重,他们需要突破父辈权威的束缚建构独立自主的个体的能力,需要灵活处理与传统、秩序的关系的能力。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代入感其实是非常强的。

首先是语言风格。作家王朔是典型的“京派作家”,作品中大量使用当代北京话、城市流行语,生活气息很浓厚,仿佛真的置身老北京四合院中。我从小在北方长大,父亲也是典型的北方人,因此,在马林生的身上,我总能看到自己父亲的影子——看重面子,热爱社交,语言幽默、口才优秀,有时候爱摆一些大人的架子,但有的时候又像小孩一样,需要人哄,需要人亲近。他教训人的时候往往会口不择言,事后回想也会后悔但总会拉不下脸说一句抱歉。总之,就像中国的大多数父亲一样,他需要作为父亲的尊严,但也渴望作为一个个体的亲昵与温情。

文章令我印象深刻以及反思的片段有很多,例如,在文章开头,儿子马锐在学校课堂上指出老师读音错误,与老师发生口角,最终事情闹大,学校有意以此事件杀鸡儆猴,因此,要求马林生对儿子进行深刻教育并上交检查。马林生对儿子进行了教育,又替儿子写好了检讨(肉麻的、恭维的),要求儿子抄好后交到学校并认错。坚持己见的儿子并不认为自己出错,拒不抄写检讨,激怒了马林生,被马林生打了一通。

作为子女,我站在儿子马锐的角度,我理解马锐的坚持,出错的明明是老师,他把错误指出来,这并没有错,是对真理的坚持。诚然,我在生活中,也有过许多这样的时刻。我曾与父亲探讨许多学校中的、社会上的事件,表达愤然,父亲只是安抚我,并叮嘱我不要“闹事”,“我们什么都改变不了”。我对父亲的这种态度是十分不屑的,这在我看来是一种妥协与落后。但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父亲的内心世界:

马林生对马锐说:“你光看到天就是天,地就是地,可你却没看到人的差异,两双眼睛的不同,其他人不说,我和你眼中的天地是同一个天地么?我承认,应该有基本的道德准则 和通用的是非观念,但对大人和孩子能同样要求么?我抽烟是嗜好,你抽烟就是学坏——对啦,上回你抽烟我可还没说你呢。我骂你打你那叫慈爱,恨铁不成钢。你骂我还手——反了你啦!同理,你可以爬墙上树,最多说你淘气,我要猴似地爬谁家墙头,说老不正经的还不得抓我要流氓偷东西?这就像男女平等一样,只有承认差异才能真正做到平等。你现在多少明白点了么?”

“全班四十多个同学未见得都让她蒙在鼓里惟独你跳了出来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你傻就傻在不懂得这条做人的基本规则;当权威仍然是权威时,不管他的错误多么确凿,你尽可以腹谤但一定不要千万不可当面指出。权威出错犹如重载列车脱轨,除了眼睁睁看着它—头载下悬崖,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挽回,所有努力都将是螳臂挡 车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

父亲马林生其实是明白儿子的,但他这段关于“认识差异”“权威犯错”的理论让马锐彻底信服,也让我信服了。

其次,《我是你爸爸》提供了一个新的文化思考空间和向度。题目“我是你爸爸”呈示了一种最平常不过的伦理关系,这种关系一方面被用来试图抓住对象性的“你”,另一方面是自我角色的确认。马锐从马林生那里感受到的压抑,像所有其它同类例子的紧张的父子关系一样,具体性的冲突背后都蕴含一个超越性的伦理结构。“我是你爸爸”对于对象性的“你”是伦理和文化上的压抑,另外一方面,此种自我角色的确认本质上是一种自我限制和束缚,只不过这种本质被掩盖在自我权威性的陶醉里难以发现罢了。在不知不觉中,需要和依赖性的关系在父子之间发生了颠倒:儿子在对抗压抑的同时也拒绝了父母的好心,他要求自我成长;反倒是父母需要孩子,因为当他们丧失了自己的个人生活之后,当他们被符号化之后,他们唯一证明自身的存在和价值的方式只能通过与孩子的关联产生,其他的发展向度和替代选择的可能性早被排挤在父母角色狭隘的伦理和文化功能之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父亲”是自我捆绑的人。某种意义上他比“儿子”更可怜。

既然大人的威严不那么牢靠,那么放下架子去跟小孩平等共处会怎么样?

文中的结果是大人在放下架子的过程里一放再放,直到放下了自己的所有伪装,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生活,不装了也不再承担大部分责任。于是儿子在这个过程中,认清了大人的本质,决心自己为自己负责。

文章第十六章结尾马林生与夏太太的谈话内容令我印象深刻:

“对,她问我好几次了:”妈,你说马叔叔这个人过去挺好的,现在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极为不理解。我能说什么?

我能告诉她马叔叔现在算不上坏,他有权按照自己的喜好生活我能这么说么?我能理解你她能理解你么?她只知道一种生活方面所有的教育都告诉她不这么生活就是堕落她岂不会更糊涂?我只有无言以对。“

“……她认为我怎么了,变成什么样儿了?”

“我也这么问过她:马叔叔变成什么样儿了?她说不出所以,憋了半天憋出一句,说你像个孩子……”

“马锐也这么说过,这是他们的一致看法——我怎么会像个孩子?他们为什么不说我更像个大人?”

“说你像孩子意思就是说你随心所欲、不管不顾、说话做事都不大谨慎……不庄重——除了父母老师榜上有名的英雄模范他们哪见过其他大人?”

“也不知是咱们误了他们还是他们误了咱们?”

“老马,我要跟你说几句心里话了。在孩子面前该装还得装,不能太让他们看透了你。

你已经在他们面前装了那么些年了,把他们的趣味都灌输出来了,忽然一下撕下脸,你再真诚他也接受不了!他就认你拿着劲那副形象,别的全都不对!”

“可马锐并不喜欢我原来那副样子——我自己也不喜欢。”

“你太真诚了。”夏太太忧伤地望着马林生微笑,“你真诚得都让我有点爱上你了。可没人需要你的真诚,包括你的孩子。”

读完这本书,我没忍住,给父亲发了几条微信:

爸爸说:“我已泪眼模糊。”

读完这本书,我久久思考着什么样的父子关系是好的:是像传统的关系那样,还是完全平等的朋友一般的民主关系?这是一个难以明确答案的问题,20年前王朔的书中以马锐对传统模式的合理部分“孝道”的承认结束,在结尾的地方,他对爸爸说:“你是我爸爸,我是你儿子,别的想是什么也是不成,咱们谁也别强迫自个儿。”20年后,这样的矛盾似乎仍未改变,但我渴望着父子/女双方的理解,就像这日我与父亲的对话一般,我们其实需要一个互相理解的契机。

从这个角度看,或许文坛上还应该再出现一本佳作《我是你孩子》。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与父亲找到合适的相处方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读《月上》有感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