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我的春节故事 作文15篇

时间:2020-01-22 21:07:03  作者:  来源  查看:0

一只行李箱的独白


五(1)班 汤乐瑶

我是跟随了主人一家两代的行李箱。每年春节,我都要陪主人回老家,并承担着装运行李的重任。

以前回家,主人最喜欢往我的怀子里塞衣服、鞋子和各种化妆品,再从蛋糕店挑一个大蛋糕回家孝敬父母。那时候坐的还是绿皮火车,每次上下车,主人都要小心翼翼地用身体护着蛋糕,以免被人群挤扁,而我则被安置在高高的行李架上。一路上至少要倒腾两次车。我跟随着主人不停地上下车,每次风尘仆仆地到家,身体都累得像要散了架。

主人结婚后,还是带着爱人回老家陪父母过年。这时,我的怀里装着女婿送丈人的“中华”烟、葡萄酒及新年的衣服。男主人一手拉着我,一手牵着主人,两个人欢欢喜喜地踏上归途。这时的路途也感觉没那么遥远了,心情更是变得欢快了。

又过了一年,主人有了娃。这一年,我的任务更重了。不但要装各种年货,还要装婴儿的奶粉、尿不湿。这一年,我们坐上了高铁。高铁可真快啊,原来六个小时的路程,现在只要两个小时就到家了。

随着小主人慢慢长大,主人买了新的小汽车。我以为自己要面临退休了。正在我失落的时候,主人一把将我从角落里拉出来,擦拭干净后,将苹果电脑、IPAD和一个扫地机器人装了进来。主人说,电脑和IPAD是为了方便父母上网和小外孙视频用的,而扫地机器人是为了减轻妈妈的家务劳动。我被轻轻地安置在汽车的后座上,后备厢里放进了车厘子等各种时令水果、新的羽绒被及各种运动器材。一家三口加上我,一踩油门就向着家的方向驶去。

高速公路一畅到底,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就到了家。远远地看到两位围着围裙的老人已经在院门口候着。看到小主人下车,老人的脸笑得像朵盛开的菊花。

我被轻轻地提下车,主人从我的怀里掏出了各种电子用品,并耐心地教父母如何使用。我在一旁看到老人眼里发出的光,并不断地轻轻赞叹:这可真是个好东西!

我默默地立在一边,摸了摸自己依旧结实的身板,觉得真好!

豆腐与“都福”


马奕褀

放寒假,就到了过小年的时候。家里这几天都会忙着准备过年的菜,做豆腐丸子是我最喜欢的项目了。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我的老家丽水,这一天家家都要做上一盆的豆腐丸子。

一到腊月二十五,爷爷会准备好大块的老豆腐,还有香菇、冬笋、虾米等一堆的材料。一大早,我们就忙开了。白净的豆腐,打入几个鸡蛋,我负责搅豆腐。刚开始,筷子在里面乱窜,豆腐炸开了花。奶奶忙说:“要绕着一个方向慢慢搅,豆腐才会变细上劲。”厨房里传出了“笃笃笃”地切菜声,爷爷把其他材料都切成了小丁和细末。褐色的香菇,淡粉的肉末,微黄的冬笋,泛红的虾米,翠绿的葱花,一堆堆比豆腐都多了。

我好奇地问爷爷,配料怎么这么多哇?

爷爷嘿嘿一笑,“老底子难得吃肉,一块肉一口就没了,掺在丸子里,又鲜又能吃得久。现在么,怎么好吃就怎么做喽。”

做豆腐丸子就像玩儿一样。搅拌好后,爷爷舀起一勺豆腐放入碗里,端起碗一圈圈转动,之前散开的豆腐泥在碗底上晃着晃着,慢慢结成了一个小球。小球就像跑计时赛的车轮,在碗壁上转着圈,没几下光滑的豆腐丸就出来了。我的丸子是手工作品。取一些豆腐泥,把手掌做个小碗的形状,把泥从左手甩到右手,一会了也能做个小球。有时候,我想把它再做圆一些,再摔打几下,丸子又散了。你看,做丸子得有点巧劲儿才行呢。

做好的丸子入锅炸,飘在油上,碰着挤着滚着,好不热闹。我把它们轻轻地拨弄开,翻个面,等着小丸子慢悠悠地穿上金黄的新衣服。我守在锅跟前,随时准备着尝鲜。一出锅,不等着放凉,就拿一个。外皮脆脆的,咬开一个小口,吹一吹热气,香味马上飘散开来。“心急也要吃个热豆腐”,一边哈气一边咬,肉菜鲜豆腐香,略带点咸味儿,热热嫩嫩的塞满一嘴,让人吃得停不下来。每到这个时候,就听见奶奶一旁喊着:“别急,丸子多的是……”

妈妈最爱新鲜的丸子汤。将做好的豆腐丸放到汤里煮,等雪球一般的丸子飘浮起来,撒点葱花,又一道美味。

“腐”与“福”有相似的发音,在老家“豆腐”就是“都福”。年节做豆腐,新年福气多。过新年,家家户户来一盘圆圆的豆腐丸子,一起祈盼幸福吧。





寻根——我的春节•我的祖国我的家

陈羿翀

好不容易期末考试结束,我好像掉进蜜罐的小老鼠一样天天倒计时过年的日子,爸爸一说要去分水塘过年,我马上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瘪了。

分水塘,义乌最西的一个小山村,几年前去过年的记忆犹在,泥泞狭窄的羊肠小道,车子都开不上去,村前一口大池塘,好多人在那边洗衣服,池水看上去浑浊不堪,村里好些房子还是土屋,这其中包括爸爸二叔公家的房子,房子小且没有采光,走进去是凸凹不平的土胚地,最关键的是,还没有wifi,这点简直让我欲哭无泪。我不满地嘟囔着:“我不想去。”爸爸说:“你以为分水塘村还是以前老样子么,现在是义乌最美乡村,大变样了,你去了就知道了。”我听了半信半疑,跟着爸爸踏上了这趟“回乡过年”之旅。

车子开到村口,我急不可待下了车,“哇噻,天呐,这还是那个分水塘村么?”所有的道路都宽阔笔直,道路两旁都是小洋楼,村口村民洗衣服的大池塘变成了一汪清澈荡漾的池水,水里还有欢快畅游的鱼儿,周边筑上了漂亮的朱红色栏杆。空气里弥漫着麻糖作坊里飘出来甜丝丝的味道,村中央建起来一条热热闹闹的仿古商业街。跑到二叔公家门口,我完全懵了,三层高的小楼房拔地而起,紧邻爷叔家旁边的一个小山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个干净宽阔的共产党宣言广场,旁边的陈望道故居也成了游客络绎不绝的景点。整个分水塘村现在已经变成义乌最火的旅游景点和红色教育基地了。

我兴奋地跑到楼顶露台上望去,青山隐隐,绿水环绕,白墙黑瓦,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尽在其中。“好漂亮啊!”我不由心生惊叹,二叔公说:“这次过年你可以玩个尽兴了,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有wifi啦。”我下楼往外跑,爸爸叫:“你干嘛去,不是要玩电脑么?”我忙不迭回应:“谁还要玩那个,我要去找表弟他们去村子里好好玩咯!”

我的春节


张启杭

春节作为一年中最后一天,也是一年中一个难得可以团圆的日子,而我的春节欢乐而有趣

家中的规矩

我们家一到春节有两条规矩,就是春节期间必须表演节目。

今年春节又到了。在大家吃得高兴时,妹妹首先登场,她用她的天籁之音唱起了几首童歌,一边唱歌,还一边伴起了舞。整个家里寂然无声都拍手叫好,植物似乎也在跟着一起舞动。

随后该姐姐上场了。姐姐那惊慌失措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没准备好。弄得全家笑呵呵,最后姐姐终于通过手机完成了表演。

接下来,我也上场了。我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我拿起“武器”(小号)吹起来,吹得令人陶醉,我敢说,植物听完明天,长高2厘米。我的嘴唇动一动有节奏的音符则冲出号口, 就这样我完成了表演

家中春晚

除夕晚上,最为有趣就春晚,全家人聚在一起看节目,精彩纷呈的歌舞让大人们拍手叫好,幽默的小品让我们放声大笑,神秘莫测的魔术让我们捉摸不透。

我对春节的感受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祖祖辈辈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每一次春节我们都应该好好重视,把这个习俗流传下去!

快乐春节

陈芯一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办年货,准备迎接新年。

看!大人们正忙着包粽子、包米团、做豆腐┈但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做豆腐,只见大人们拿出一桶浸泡过的黄豆,金灿灿的如同一颗颗金色的玛瑙。还没等我缓过神来,一台磨豆机就进入了眼帘,它全身是绿色的,像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呢绒大衣,上面嵌着一颗颗黑色的“纽扣”,可威风了!大人们先将黄豆倒入磨豆机的“嘴里”,再转动它的“尾巴”,黄豆们就被吞下了肚子,没过一会儿黄豆们就变成了“豆浆”,再把豆浆煮开,将豆浆放置一段时间,最后将它们倒入模具进行凝结,一整块豆腐就出具模型了。做好的都豆腐被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在竹篮里,打算过年时吃。

大年三十,爸爸、妈妈、姨夫、阿姨、妹妹和弟弟都回来了,原本安静的村庄很快变的热闹起来。太阳公公也该“下班”了,可它太留恋热闹的人间了,舍不得离开,“夜神”没有办法,只好猛地一推,这一推可好,太阳公公被猛地推下了 山。夜幕爬上了天空,月亮叔叔也“上岗”了。大家吃着年夜饭,聊着天,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到处都是欢乐的气氛。

吃完年夜饭,我、妹妹和弟弟拿着烟花挥舞着,嬉戏着┈火光把一张张孩子的脸映衬的更加灿烂可爱,欢乐的笑声和打闹声回荡在整个村庄。

祝大家新年快乐!

砍柴刀的故事


姜晨瑜

今天我要说的是一把砍柴刀的故事。

那天在外公家的地下室里看到了一把很陈旧的砍柴刀。外公说“这把刀跟你妈妈年龄差不多呢,还是当时村里的铁匠打造的哩!”妈妈是80年代出生的,那确实是很久很久了。

那时候的村子里家家户户住的是黄泥土加木头造的房子,用的是土做的灶。所以全村人都得使用柴火,收麦子的时候烧的是麦杆,收玉米大豆的时候,烧的是玉米杆豆杆。因为一日三餐都得用火,这些也烧不了多长时间,更多的,就得砍柴。砍柴也是有秩序的,先是砍灌木,村里人多,山少。很快周边山上的灌木都清光了。没柴烧,那就砍树枝,但也坚持不久,树枝也差不多就剩树顶那一束青了。再没办法,只能偷偷砍树了。劈了当柴烧,这个能烧久一点。到了最后,只能挖树根了来烧了。外公说,那时候的山上是看不到一点绿色的,树都没有。一到下雨,山上的黄泥水就流进了小河里,小黄河似的。附近的小山全是光秃秃的。当附近山上找不到烧火的时候,只能起个大早,拉上独轮车,带上麦饼当午饭,背上砍柴刀往更远的山上去。外公说,那时候没办法呀,不砍,饭也煮不成。过冬储备柴火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那个时代砍柴刀是很宝贵的用具,外公让铁匠打刀的时候,也是用最厚最好的料给打的,标上记号,不小心丢失了还能按着记号,寻回来。砍柴刀还有一个专门摆放的架子,让木匠给打的,平时用不到的时候小心的挂在门后。

外公说“后来,农村的日子随着国家的政策变化,起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慢慢的都过上了。先是砍柴刀慢慢的开始用不上了。因为煤气灶开始普遍起来。”

外公说“别光看书上说那袅袅炊烟,听起来很诗意。但是以前遇上烧湿柴的日子,哈哈,那是满屋的烟,全家人都被呛得掉眼泪。”现在大家都住上了规划统一的小楼房,厨房都用上了配套的厨灶,又干净,又省时。砍柴刀终于退休了,它被外公安置在地下室里。外公说“当传家宝了喽,让后代看看,我们这老一辈是这么过来的。”

看着外公家周边四季常青的山林,空气与环境都好了起来,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砍柴刀完全可以安安静静的退休,躺在地下室睡大觉啦。

春节-厨王赛

杰西

街上铜锣如喧天,到处张灯结彩。大年三十到了,我们家一年一度的春节厨王争霸赛 即将拉开序幕。

今年的比赛,跟往年的大不相同。往年的是男人对男人,女人对女人。今年是自由赛为主。这样一来可热闹了。西洋厨王--舅舅,和我的父亲--老荷包蛋斗上了。只见我父亲麻利的拿起菜刀“咚-咚-咚”的有模有样地切起葱来。顿时葱香四溢,不一会儿切好的葱就堆起了一座小山。再看看舅舅这边,舅舅也不示弱,拿出洗干净的土豆,切了起来,只见拳头大的土豆,在他手里瞬间变成了土豆片,整整齐齐的排成了队。舅舅抄起土豆片便放进油锅中一阵爆炒......而爸爸那边也正往油锅里打入鸡蛋,煎荷包蛋可是我爸爸的拿手好戏。片刻间,蛋清从透明立马变白。还不时的散发出香气。没过多久,一盘金黄色的土豆片和一盘焦脆的荷包蛋出锅了,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下一局是大姨--中华老手和我妈妈--超神蛋炒饭进行比拼。两位的菜都很简单。大姨烧豆子牛肉汤,而我妈妈做四海炒饭,在这局中大姨使了一个小技巧,加入了鲜红的西红柿,使得牛肉汤更加色香味俱全。

最后,千手观音--外婆出场了。给了我们新年色彩,哈哈声不停。外婆的拿手好戏是口水鸡、鲜鱼汤......卖相简单,但吃上一口让人难以忘怀。在热烈的赛事中,家里的红灯笼亮了起来,让年夜饭的滋味更加深刻。

从小瓦房变成了大高楼,从小土灶变成了煤气灶,从没粮食吃变成了满汉全席,每每一个变化都体会了我们家生活得到了改善。

小时候我常问:“为什么叫国家呢?”妈妈总是这样答道:“因为国是亿万万个小家组成的,而家是在国家的保护下生存的。”从古至今,国是荣誉的承载,家是幸福的洋溢。

我爱我的家,更爱国家!

年年有“鱼”

张宇涵

过年了,我们回到了老家—围垦。这里是萧山最东北的地方,虽然人烟稀少,但却是一块宝地。很多人家都拥有自己的纯天然鱼塘,我们家也不例外。

“哗啦哗啦,”随着一阵阵流水声,鱼塘里的水越来越浅。爷爷套上了半身下水裤,我也穿上了刚从前进街上买来的雨鞋,爷孙俩拿着网兜跑向鱼塘。一条条鱼儿在我们面前活蹦乱跳,爷爷很快就用网兜抓获了一条又大又肥的草鱼。我也不甘示弱,使劲往下铲,谁知一个鱼影都没有。“哈哈哈,你这样用蛮力可不行!看我的!”只见爷爷瞄准一条,轻轻一兜,那鱼就被网住了。我学着他的样子果然抓到了一条大鲤鱼。

“鲤鱼跳龙门了!”奶奶在边上大叫,“小家伙,来年肯定很顺利!”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把鱼抬回了家。年年有鱼,希望我们的生活也年年有余!

扎根新土壤

陈笑波

如果说家乡是根,那我们家大约是一颗行走的树。二三十年前,爸妈来杭州念书、工作、结婚,虽说每年春节或中秋会回去看看,但骨子里都已是杭州人。西湖的水已融入血液,钱塘江的白条不知已在我腹内穿梭了几个轮回。

今年春节,除了除夕回老家吃了顿年夜饭,剩下的几天假期,乘着西湖人没那么多,我和爸妈又把西湖逛了个遍。

说是没那么多,只是“游人如织”与“游人如网”的区别罢了。我们不敢亲近西子芳泽,而是直奔宝石山,盼着能隔纱间雾而远观之。登山时我总是斗志昂扬,从抱朴道院金黄色的门楼开始,短短20分钟便登顶了。

立于山顶,我方有片刻闲暇来欣赏这座小山。山不高,百米不到的“小土包”,有着特殊的赭色土壤,阳光照射下如宝石流光,因此得名“宝石山”。可惜这天不是晴天,我们无缘目睹这一奇观。不过,这满山苍翠的绿意竟不似深冬,宛如谁人将春天湖畔柳条的一抹绿摘来,融进宝石里,无光自是闪烁,璀璨夺目。至于门楼上的“葛岭”二字,则得名于东晋时在此炼丹的道士葛洪。现在的抱朴道院不知是否就建在葛道士炼丹的遗址上呢。在道院深墙外,我静静的冥想。即使此生无缘遁入空门,但也可静听梵音绕梁,默看落叶飘摇,捧一盏清茶,一直等到夕阳西垂,鸟雀归巢。

可惜我只是一介俗人,不愿负了好韶光。时间还充裕,我们步行前往杭州国画院美术馆。刚到门口,就被领福字的人流惊到了。原来美术馆为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也是为宣传春节特展,免费送名家“福”字。我也领到了西泠印社社员所书的“福”,饱满大气,挂在房门口,好运气会从窗沿门缝里挤进来的吧。拿着福走进馆里,贺岁的对联、年画挂满馆内,是那红纸映得小猪的脸上也粉嫩嫩的么?骑在猪背上的小孩儿笑的多欢呀!“年味儿”在这一刻显得淋漓尽致。

植物园的梅花在寒风中送来缕缕幽香又将我引去,韩美林艺术馆的年画特展也是不可不一观的……春节在杭城,是扎根深土的踏实与幸福!

年味

童晟杰

什么是年味?

“客窗曾剪灯花弄”是年味

剪纸窗花中的年味

什么是年味?

“低头思故乡”是年味

团团圆圆中的年味

什么是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是年味

噼里啪啦中的年味

什么是年味?

“指日举酒与君醉”是年味

走亲访友中的年味

什么是年味?

“千里共婵娟”是年味

美好祝愿中的年味

我的春节

余苏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曲王安石的《元日》可谓是把春节描绘得淋漓尽致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在我们古老的乡村中有一传统的活动——发糖发柴。同时活动的名称也是我们此次“乞讨”时的嘹亮口号。吃完早年夜饭的孩子们同时也包括老顽童在内,都会在村中祠堂门口的空地上相会。孩子们个个面红耳赤的,小小的脸蛋像一个个散发着光泽的苹果,红彤彤的,在夕阳的映衬下,不免会散发出闪闪的光芒,纯朴可爱。

可惜天公不作美。天气变换无穷,晴转多云,多云转阴,阴转小雨......但这一切似乎都不曾影响孩子们的兴致。孩子们宛如水仙子,在蒙蒙细雨中奔跑嬉闹,翩翩起舞,像极了一幅乡村油墨画。简单而不失优雅。

夜幕降临,天空渐渐昏暗了,我们的活动也小有起色,所说是“乞讨”,但绝不是迷乱的,我们具有一定的路线,一路上也有长者跟随,生怕我们落下了哪一家,失了吉利。我们的口号是在巷子里回荡,“发糖发柴,发糖发柴......”半土不洋的口音使我忍俊不禁。这更显现出了我们的“接地气”。到了村民的家门口 孩子们就更加起劲了,震耳欲聋。惹得房主哈哈大笑,当房主将糖果等倒入食品麻袋后,我们会以一句“利丝”作为回复,“利丝”带有我们的当地语言成分,就意味着“发财”。主人一般会把柴火放在大门旁,孩子们见了则会一拥而上,争着抢着去捧火柴,遇到粗重的柴木,孩子们就会齐心协力地一起去搬,场景一片和谐。雨水的干扰似乎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在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的只有喜悦。

事过中旬,我们来到了一个空巢老人的家门口,我们都在犹豫。老人佝偻着身子,低声地埋怨道:“愣在那儿干嘛,快来,快过来,看不起我嘛。虽说少但这也是我的心意啊,快来......”对于他,心中有一丝同情心痛,又有一丝敬佩。看着盘中有且仅有的一块麻糖,心中又不免有一丝心酸......

活动结束后,我们把所有的食品,柴火都拿到祠堂上。接下来就是孩子们最期待的“分赃”环节了。孩子们纷纷从口袋中拿出那个被捂热了的小袋子,乖乖地排好队伍,等待着领头人的奖赏。小小的袋子被撑得鼓起来,好似美好的祝福充满了袋子。领了奖赏的孩子们成群结队地朝着家蹦跳。活泼可爱。

我们商议着拿出一部分物品送给那个孤独的老人,给他送去温暖与爱。老人一开始只是推脱,而后,那我们没办法,只好红着脸收下,并且脸上道谢。

柴火,是祠堂中金火堆的能量来源,晚上乡里人会为在这儿烤火,谈笑风生,金色的火光抚摸着他们沧桑的脸颊,真希望画面能在此刻定格。温暖有爱。

其实我们这次活动的目的很简单,传播爱与温暖,“发糖发柴”亦是这个寓意。

春节是人们对过去一整年的总结,对将要到来的一年的欢迎,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在新的一年中,愿我们勤劳勇敢,努力向上,亦要不负众望。


“佩奇”的压岁钱

姚竣豪

如果你是一个大人,你一定很喜欢春节,因为你可以不用上班。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学生党,那也一定很喜欢春节。因为那意味着不用那么早起床上学,没有做不完的作业,可以和家人朋友出去玩,最关键,还有压岁钱拿。

今天我家吃年夜饭,说到年夜饭,这可是任何一个中国家庭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晚饭了,象征着团圆和吉祥。长辈们会准备好多美食,道道色香味俱全,让人馋涎欲滴。奶奶告诉我,美食很多寓意着来年吃穿不愁。你瞧,咱们文明古国就是这么讲究。我和爷爷贴完春联和福字后,我就缠着他下起了象棋。正当我们杀得热火朝天时,“叮咚”一声响,爷爷拿起手机,我也凑近去看。咦,屏幕上就五个字《什么是佩奇》,我们好奇地打开链接,居然是一个视频,内容有趣极了,也很让人感动,更有意思的原来佩奇和配齐谐音呀。

年夜饭开始了,我一边吃着美食,一边暗暗期待着压岁钱,我可要好好想一想怎么去花这个钱。上次小金的机器人太棒了,我也想要一个;小陈的百科全书也想要,我们一群小伙伴里就数他懂得最多。“竣豪,这是给你的压岁钱,祝你快乐成长,学业有成!”爸爸的喊话唤醒了沉浸在想象中的我。哈哈,鼓鼓囊囊的大红包,这下我可以买好多喜欢的东西啦!

爸爸问我打算怎么花这个压岁钱,于是我一股脑儿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爸爸笑着说:“不如你问问爷爷,他们那个时候有多少压岁钱,又是怎么花的?”爷爷还没等我开口问,就抢先说道:“我们那个时候啊,日子可苦啦。压岁钱呢一般只有2角,也没有这么精美的红包,都是拿红纸包一下。不过那个时候呢,东西很便宜,看一场电影5分钱,一本书5分钱,一颗糖1分钱。我呀,基本都拿来买书和看电影了”我转头又问爸爸,他说他们小时候,压岁钱一般是50元左右,那个时候玩具5元,书本3元,糖果5角,烟花1元。爸爸很小的时候,一般拿来买烟花和玩具,慢慢长大了一点,喜欢上了看书,就一半拿来买书,还有一半都存在奶奶那里。听到这里,我发现对于怎么去花这个压岁钱太难决定了。妈妈建议我出去看看别的小朋友是如何使用压岁钱的。于是她带着我先来到了超市。在超市的玩具柜台,我看到都是很小的小朋友,我想自己是大孩子了,还是去看看书吧。在书店的外面,我看到一个大约6岁的小朋友在缠着他的爸爸要买烟花。我走上前告诉小朋友,我们不能放烟花,因为那会污染环境,而且容易引起火灾,我们要争做环保小卫士。最后,我们在书店买了一大堆的书,妈妈则帮我把剩下的钱存起来,以后当作学费。另外,我还给了爸爸二百块钱,让他帮我捐给他在资助上学的哥哥姐姐们,听他说他们学习成绩可好了,都是名列前茅,我要向他们学习。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他们还能克服困难,取得优秀的成绩,真是棒极了!

回到家,爷爷知道了我是怎么使用压岁钱的,竖起大拇指说:“这真是一个“佩奇”的压岁钱!你配齐了知识,责任和爱心,我们为你感到骄傲!”爸爸也感慨道:“伟大的祖国在过去的70年取得了飞速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越来越好。”我觉得我的家乡每天都在变化,日新月异,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一直没变,祝福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年味中的春节


徐康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喽,过年喽!我又可以去外婆家啦!

之前,我总不大情愿去外婆家,过年的时候,狭长的街道冷冷清清,仅有的几家小商店也是大门紧闭。灰白色的沉重浓云中,隐约传来一两声爆竹的钝响,更显得落寞与孤寂,除了看电视中重播的春晚节目外,就寻不到一点年味儿,百无聊赖的我只想快快逃离。

去年,新农村改造后,外婆家焕然一新啦!不仅家家户户搬进了崭新的小洋楼,而且镇上还有了一条像模像样的步行街。听说今年年味十足,我便迫不及待地去找寻了……

瞧,年味在那一颗颗牛丸里。店老板双手拿着两块结实的木棍,一边喊着口号—“嘿,嘿,嘿呦,嘿!”一边用双手用力地敲打那块还带有点血迹的牛肉,引来许多人驻足观看。打完一阵子,用双手把牛肉揉起来,颇像是在做面团……终于出锅了,牛肉丸上冒着热油,一口咬下去,汤汁四溅,让人垂涎三尺。妈妈说:“这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啊!”

瞧,年味在那一个个表演中。有令人费解的魔术,有令人热血沸腾的大合唱,还有令人捧腹大笑的小品。当然,我最喜欢的则是变脸。“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一位男演员大摇大摆地走上了表演台,他先让我们看了看他的脸,然后把身子一侧,左手一抬,宽袖一遮,大头一回,原本的蓝脸刹那间变成了绿脸;接着他用同样的方法让脸的颜色不停地变换,台下的人大声叫好,我看得瞠目结舌。当他再一次把袖子从脸旁“嗖”地一下拂过去后,一张蓝脸竟出现在离我不到一拳距离的眼前,我“哇”地一声,掉落了手里的冰糖葫芦,等我回过神来便听到了众人的叫好声和热烈的掌声。外婆说:“这就是老底子过年的样子!”

瞧,年味在那一个个鞭炮里。柜台上五颜六色的鞭炮摆放着,天空中形态各异的鞭炮绽放着。我也买了个“蹿天猴”,放在空地上,拿起打火机,小心翼翼地走去,仿佛它随时都会向我蹿过来一样。慢慢地靠近导线,我的手竟有些颤抖,是紧张还是兴奋,我也说不清;等导线开始燃烧了,我便急速地向其他地方跑去,好像后面有老虎在追我一样,如果以这个速度参加运动会,我肯定拿第一名。过了几秒钟,霹雳啪啦的声音响起来了,一只只“蹿天猴”沿着无形的藤蔓爬上去,在空中绽放。我高兴地嚷着:“这才像过年啊!”

浓浓的年味弥漫在外婆家的小镇里,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到处欢声笑语。外婆总说:“感谢政府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是啊,在这个浓浓的年味里,我不仅看到了新农村人民的幸福生活,更切身体验到了春节所蕴含着的传统文化,这些个老底子的过年习俗,是我们怎么也不能丢弃的根。物质的富裕和精神的丰满,正是我们一直在追寻的方向,今年的春节让我感受到了这份幸福与美好,也许这才是过年真正的意义吧!

当夕阳撒在这座美丽的小镇上时, 一切都像被镀上了金似的,显得那么耀眼。今年的春节,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芳香四溢!

麦油脂的滋味

虞端鈜

故乡临海的春节,有一个特别的习俗,那便是要吃一种特别的美食——麦油脂。

春节的一个中午,妈妈从飘着焦香的厨房端出来几筒麦油脂,有三四十厘米长,像妹妹手臂那么粗。咬了一口,麦油脂的“内容”便露了出来:洁白的笋,翠绿的䒵菜,青瓷色的豆面,还有一片瘦肥相间的红烧肉,裹着散发麦香的皮子,让人舌底生津。

我将红烧肉往下戳了戳,啃起有些烧焦的麦油脂皮。一旁吃红烧肉的表弟抬起头,疑惑地问我:“哥哥,你为什么不吃红烧肉呢?不好吃吗?”我摇了摇头。“好孩子。像我!”一旁病得平时不太记事的爷爷此时却对我点点头,说起很久以前的往事。

爷爷是1946年出生的,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他学习很好,考上仙居的中学,每次上学都要走四十多里路。当时没有马路,更没有汽车,只有泥泞的石子路。有一次,太婆攒了很久终于给爷爷纳了一双新鞋。可他出门时却悄悄将鞋子收进了书包里,光着脚丫走路。石子路很硌脚,爷爷忍着痛继续走,直到离学校几百米的时候,他才悄悄地拿出鞋子穿上。这双鞋,伴随了他好几年。

啃掉焦焦脆脆的部分,麦油脂皮露出油黄的“最佳面容”,而里面裹着的菜若隐若现。我侧着头咬了一大口蔬菜和豆面,闭上眼睛,细细感觉它们被味蕾拥抱,滑入食道,温暖了我的胃,感觉特舒服,不由得加快了速度。不一会儿,又一片红烧肉出现了。我还是轻轻把它戳了下去。给妹妹喂饭的妈妈看见说:“想吃就吃吧。”我摇了摇头答:“好吃的东西留到最后吃。”

妈妈穿着一件紫色线衣,银色的扣子,还有很漂亮的荷叶边。这件衣服,我很小就有印象了,据说年纪比我大。穿得久了,它袖口有些松了,仔细看,还有缝补过的痕迹。这样“高龄”的衣服,妈妈衣柜里还有好多件。“穿这么‘老’的衣服不会被人嘲笑吗?”面对我的疑问,她却笑笑:“复古多好啊,穿着又舒服。”

一筒麦油脂只剩手指长的一截,里面的蔬菜和豆面也快被吃完了,两片红烧肉无处遁形。“你不吃我可要吃了!”表弟在一旁眼馋地看着肉。在他羡慕的眼光里,我用麦油脂皮裹紧那两片红烧肉。琥珀色的红烧肉,浓浓的酱香和着麦香,塞满了我的嘴巴,我仿佛听见了味蕾在欢笑,三下五除二,消灭了个干干净净。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现在条件好多了,但也要惜物哦!”爷爷讲。妈妈马上接道:“当然惜物也不是一味地节省。该花还得花。”的确,凡是我学习上所需,他们果断又慷慨,支付宝账单很长。

不经意间瞥见自己的小蓝鞋,已经微微“咧嘴”。我想,节后找鞋匠补一补,应该可以继续穿吧。

剪出的年味儿---锦上添花

岑语昕

每年年二五,老人和小孩儿都会聚在一起剪窗花,这是我们老家的习俗。今年我们早早回到了老家,要去参与这一活动。还没有到,我就很兴奋。

年二五一早,我和邻居家的一些小朋友们,来到了祠堂门口的空地上。空地上已经摆了长长的桌子,铺着暗红色的桌布,上面放着一叠叠的红纸、剪刀,最主要的是那边人好多呀!我惊讶地环顾四周。外婆看见我来了,就招呼我过去,跟我说,那是你大外公,那是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四太太,大舅婆,二舅婆,小外婆,大妈妈!原来我们家亲戚那么多呀。正当我惊叹的时候,大舅婆让我过去,说开始剪窗花啦。

大舅婆教我们先把纸叠起来,再在上面画上许多好看的图案。我想不好应该在上面画些什么,我就去问大舅婆。大舅婆告诉我剪窗花是有寓意的,一般大家剪窗花剪的都是生肖、福字等,以寄托大家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当然,我们也可以剪出一些平常自己喜欢的、看见过的东西,如太阳,月亮等。刹那间,我来了灵感:想画在一轮明月下,人们欢歌劲舞的模样。很快我就描好了轮廓,可是开始剪的时候我才发现,纸是叠起来的,如果我这样剪的话,就会有八个月亮和八组人。于是我灵机一动,把这幅画改成了,一朵花旁边有各种各样的纹样,看起来似乎更加精细了一点。当我完成自己的作品抬头看的时候,发现老老小小的亲戚们都投入在自己创作中,红纸把她们的笑脸都衬托的尤其红晕,特别美。我去看了大家各自剪的窗花,都不重样,也都很好看,妙趣横生,惟妙惟肖。

后来我和外婆一起把我剪出来的窗花贴在了外婆家的窗上、门上......我们家的老房子经过窗花的装饰后立刻变得焕然一新。隔壁的房子、隔壁的隔壁的房子也慢慢都贴上了窗花,木雕绿瓦透出一片片红色,充满着新年的气息。

今年,能和外婆亲戚们一起用自己的双手剪出家乡的年味儿,觉得特别有意义。

虽然在冬天,可是亲朋好友们的笑容,却让人联想到夏日的暖阳,充满幸福的味道。春节是团圆的日子,阖家欢乐的日子。春节,让我们一起回到家乡,享受家乡的年味儿吧!

是谓根-过年的味道


大年初一,来奶奶家过年。

太奶奶也在,戴着一顶大红的毛线帽,几缕白发掖在耳后,见我们来,她扶着椅背直起身子。

太奶奶看见我们很高兴,坐在椅子上乐呵呵说个不停,那双有些浑浊的眼,瞧瞧这个,瞅瞅那个。她今年96了。

她感慨着,哎呀,都长这么大了,就在不久前,你们爸爸都还没蹿这么高。她用爬满皱纹的手,一上一下含着我的手“一年又过去了,真是快呀,今年该上六年级了吧”“ 妈,都上初二了,还六年级呢”,奶奶围着围裙从厨房里转出来。“呦,都初二了,阿太老糊涂喽。”

饭吃的差不多了,太奶奶站起来在陈旧的布包中翻找了半天,掏出两个鼓囊囊的大红包,“喏,佐佐佑佑一人一个”。爸爸连忙挡回去“奶奶给这么多干什么?自己留着用。”太奶奶硬是把红包塞到我们手里,“阿太有今天没明天了,能用多少?拿着拿着,你们再不拿阿太可懊恼了。”

饭后妈妈驾车把他奶奶送回家,老巷子,绕了九曲十八弯才到了黑幢幢的老房子前。阿太眯着眼摸索了半天,终于打开了单元铁门。“小心啊,这里有五档台阶一—二—三—四—五,别踏空了。上次我独自在这一个错神,歪在地上,起来再绊倒。血啊,哗哗的流。两颗门牙,现在还动不得呢。”阿太边说边摸开墙上的灯,开关灯闪了几下,终于梃住了。微黄灯光下的房子很敝仄,只摆了张小桌子,灶台旁盛着半碗冷饭。屋里没有铺地砖,光秃秃的水泥地,因为湿气很重,成熟灰色,阿太忙着从柜子里桌底下掏出给爸爸的杨梅酒,给妈妈的山核桃,再往我们手上塞几颗玉米糖。“奶奶,你都拿出来干什么?快坐下呀,你这样我们都不敢来了。”爸爸拿起羽绒服佯装要走,太奶奶却固执的把这些都塞给爸爸,“一年到头你们就来这一回,不给你们我这老太婆藏着发霉呀,拿着拿着。”

从太奶奶家出来,我们一时无言,妈妈幽幽叹道:“老人家一个人独居真是太可怜了,这把年纪平时吃穿都不求什么,就盼有人来能热热闹闹的,可是,哎——”

总听老辈们说起前些年的春节是多么热闹,街头上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店铺子上都拉上了红绸,烟花炮仗声不绝于耳,可近些日子来年的气氛也日益淡了,炮竹不准放了,店家也都拉下了铁门回乡,偌大的杭城一时有些空荡荡的。流传了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瞧着却没有圣诞节万圣节那些洋节热闹。

连同年味一起疏淡下来的也有人情,别说太奶奶太外婆一年难得见一回,就是平日过年总要去小住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家中,这几年也因为学业繁忙,不再去了。亲戚们间更是很少走动。

车静静行驶在无人的高架上,空空如也的街道也空空如也了我的心。什么时候开始的,那些关于传统,关于家人,曾深深扎在我们心中的根日益腐朽,大树上的每一尖芽梢都争着向高邈处伸展,却罔顾了叶脉中涓涓流淌维系着一切生机的根的恩情。殊不知,没了跟叶落时分,该归往何处?

把根找回来,找回来吧!我的心中猛然起了火。

于是,这个冬夜不再凄寂。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恋上咖啡的味道
猜您感兴趣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