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破茧而出

时间:2020-07-18 15:42:14  作者:  来源  查看:0
高二(11)班 苏丝雨
在当今智能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网”上冲浪、“云”中漫游等新型交流信息的途径相遇。网络世界呈现着复杂纷繁的多面,大多数人更愿意倾向于听取与自身同样价值观或诉求的“声音”,亦称“回音室效应”。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具有惯性思维的“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形象地来说,即人们如同生活在茧房里的蛹,对于信息的接触反应仅限于自身的一方天地,其颇有“作茧自缚”的意味。着眼于大数据时代,它的形成与日常接触的软件平台背后的算法推荐技术密不可分。

何为算法推荐技术?简单来说,平台将与用户口味相符的信息推送至界面,自动屏蔽用户兴趣不高的信息。这种技术顺应了绝大多数人的心理——自我满足,但其背后却是无法想象的隐患。

人们在浏览与自身发出“同一种声音”的信息时,沉醉于他人认同、自我满足的“温柔乡”。少了多而杂的“其他声音”,多了自顾自下“正确”定义的准则。不愿走出舒适圈的同时,渐渐迷失判断信息真假的理性。因为你选择对信息的“自动筛选”,身边时时围绕着你感兴趣的人与事,潜移默化中你便选择认同的态度,你认为这个世界本该如此。假如这类信息的认可度很高,你更加坚定了从感性立场出发的正确性。人的思维力度与深度轻了,对于真假的限度便一再放宽,直至你的“思辨老龄化”。


少了思辨的意识,也可以说少了思想斗争的过程。我们在外界冲击和自我斗争中塑造价值观,价值观则对我们之后的人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当我们追寻同类时,难道不是在逃避异类的信息冲击吗?当我们满足于同类围绕时,难道不是在削弱自我斗争的理性意识吗?我们在“点赞”的时候认同此观点,在“踩”的时候反对,这样的斗争未免片面。试想你上次在操作你的拇指向上或向下时,是否想过认同或反对他人的原因,你也许会停顿一瞬间,并回答这是你的习惯。是的,因为你对信息逐渐产生固化的评判意识和价值观念。这一点也就承认了——你正在被同类所塑造。

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有言:“人始终处在自身之外。”我们不应仅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时也要试着走出小格局,走向大世界。让思想去闯荡,听听不同的声音;让思想去斗争,寻求更深的普世价值。

最初的我们,是蜷缩在茧房里一只小小的蛹。但之后的每一时刻,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破茧而出的新生日,我们迎接雨露,我们也终将迎接阳光!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兼观物我,铸吴钩利剑——关于物..
猜您感兴趣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