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写作文“走题”走到了哪?

时间:2019-12-29 17:20:05  作者:  来源  查看:0
写作文“走题”走到了哪?

原创: 胡少明

写作文“走题”走到了哪?

《深圳晚报》主办粤港澳青少年作文大赛,初中组题目是“心灵的约定”,第一次写用的是参赛的稿纸,写完就上交,浏览时挑选最好的作文在公众号“少明文讲”发表,留下一个好作文的样子,让学生学习学习。

2002年全国高考出过一个作文题,是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的材料作文,当时有些难度,过了十七年了,觉得难度下降了,让初三学生练练,问题应该不大,于是让学生写《心灵的约定》第二稿。结果每个班都有不能在限时内完成的,每个班都有不少走题的。我就思考,都是第二次写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走题?于是留意学生作文走题的情况,发现集中在三处位置上。

“约定”是基点、起点。选材必须扣紧约定的要素,如约定的双方、约定的内容、约定的过程、约定的结果、约定的影响。我下水写范文,特意挑选秦末的楚汉相争,义帝与诸将约“先破秦入关者王之”;诸葛亮答应先帝刘备以驱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陈胜佣耕时豪言“苟富贵,勿相忘”。这些材料都符合约定的条件,出现了约定的双方、约定的内容、约定的过程、约定的结果、约定的影响这些要素。有些学生写“我”与黄昏做约定,就只写黄昏;写“我”与祖母有个约定,就只写祖母如何照顾我;写“我”与苏轼的约定,就介绍苏轼的诗文;根本就不写约定的双方、约定的内容、约定的过程、约定的结果、约定的影响等这些有关约定的要素。这种情况完全是“因为想得太远,而忘记了自己该在哪里出发”。

“心灵”是重点。《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心灵”为“指内心、精神、思想等”。我觉得这里有三层意思,首先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其次是深思熟虑的,不是临时的、随机的;第三感情色彩带有褒义,是正能量的,不是负能量的。负能量的诺言、声明,如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语言里尽是些损人利己的算盘,就达不到心灵的高度;钱谦益与柳如是相约以身殉国,当时深思熟虑的,不是酒后豪言,不是一时口号,这个约定算得上心灵之约,可惜的是文人钱谦益轻易违背,不肯践行;陈胜许诺佣耕者,“苟富贵,勿相忘”,在当时是“怅恨久之”后发出来的,而且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予以确认了的主观认知。可以说“心灵”是心的一种境界,而且有一定的高度。心灵的东西一定是经过了内心的筛选过滤的,而经过了内心的筛选过滤的东西并不全是心灵的。是不是“心灵的”,还要看看够不够高度,是不是高尚纯粹。“心灵的约定”是指经过了内心的筛选过滤约定,内心的筛选过滤应当包括内心的斗争过程,重点就应该写内心的斗争经过。

主题是终点。“心灵的约定”只是文章要表达的一个话题,不能做文章表达的主题。文章要写的话题可以用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来表达;文章要揭示的主题常常是作者的观点,这样的观点必须用一个完成整的句子来表达,而且常常是一个判断句,而不是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例如我写范文《心灵的约定》,主题句就是“心灵的约定,就是真善美的约定”。有学生写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他与人生的约定只能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被朝廷外贬到滁州,主政一方,与滁州的约定就是“与民同乐”;苏轼被贬黄州,仕途失意,他的人生只能与黄州山水风月做约定,“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把世人的苟且活出诗意和远方。学生写与将来的自己做约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做约定,与自己的家人做约定不是不可以,偏偏不该忘了用判断句表达,结果常常出现“因为走得太快,而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的情况”。

如果用一段旅程来比喻“心灵的约定”的写作思路,选择关于“约定”的题材是写作的起点;“心灵”是整个旅行的过程,因为风景永远在路上,所以“心灵”是写作的重点;文章的主题,或者说作者的观点,就是这段旅程的终点。

以“心灵的约定”为题写作文,学生作文走题,就有三种情况。一是因为写的题材无关于“约定”,属于输在起点上。二是因为没有正面突出“心灵”;或者没有从“反心灵”的角度反面衬托;甚至是因为他选取“约定”只是“心里”的一点波动,一圈涟漪,不够“心灵”的高度。不痛不痒,重点不明显,过程不精彩。三是写作时主题不明确;或者开始还明确,后来由于没有用判断句把主题思想固定下来,以至于写着写着就变了样。写文章没有主题就是无的放矢,中途改变主题,等于射箭射错了靶子,只能白辛苦一场。


心灵的约定

胡少明

心灵的约定,就是真善美的约定。实现了,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实现不了,也会留下一段佳话,成为美谈。

二世无道,山东豪俊并起,义帝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这约定虽然真实,但不关心灵,只是为了鼓励诸军奋勇作战,好尽快实现灭秦目标。

项羽身怀家仇国恨,先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破秦兵主力;再是决战章邯,降敌二十万,终因犹疑,连夜杀之,以暴制暴,帮赵国士卒出一口恶气。项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百战百胜,百胜亦需百战。

刘邦率疲敝之卒,兵微将寡,但能怀敌致远,以“天下苦秦久矣”,说服秦地百姓,动摇官僚基础,得以顺利进入咸阳;入咸阳则“约法三章”,封府库,籍吏民,“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不做骚扰百姓的事,获得关中百姓的拥戴。

虽然同受义帝约定,项羽多逞匹夫之勇,发泄暴戾之气,杀戮无数,得势不得心;刘邦苦天下之苦,以解民倒悬为己任,杀戮虽少而民心归附。同是履行约定,刘邦走心则灵,项羽负气则败。

明末东林党人钱谦益,与风尘女子柳如是相好,在清兵围城,金陵失陷之前,相约以身殉国,这份约定虽然凄恻,却不失之为壮美。柳如是说到做到,“举身赴清池”,完成世上最美的一跳。钱谦益则缓缓入水,竟然以“水太凉”为由,贪生怕死,最后变节,留下百年骂名。

同是三思而后作出的约定,柳如是履约走心,成为世上最美的风尘女子,国学大师陈寅恪都忍不住为她做传,让她青史留名;钱谦益平时大言炎炎,临事狗苟,违约负心,活该遗臭万年。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帮人佣耕,休息的时候对同伴说:“苟富贵,勿相忘。”陈胜志向远大,但愿意与人分享富贵,这份心是善意的,所以他能够在大泽乡进退无路时,揭竿而起,应者云集。九百谪戍者像原来的佣耕人一样,心里都有一份善意的期待。陈胜起义的事业虽然没有成功,但他敢与天下走心做约定的善意语言,成为历史甚至文学史上的经典。

相反地,《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事业虽然有成,但因为他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的处事声明,让他沦为曹贼奸相,以白脸坏人的形象活跃在戏剧舞台上,以“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骂名流传在戏说的历史中。人是不能故意损人利己的,损人利己的约定再成功,也不能得到人民心里的满意,不能被称为“心灵的约定”。

诸葛亮受刘备三顾之恩,遂许以驱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君臣之约可谓心灵之约。深圳歌手姚贝娜立下遗嘱,一人捐献角膜,让两个盲人重见光明,这一份约定也可谓心灵之约。诸葛亮、姚贝娜他们都有一种不全为己,却不忘为人的精神。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里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为人看处事,处事即为人。处事走心则灵,违心必遭唾弃。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文本细读”及其应用
猜您感兴趣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