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活动》指导及下水示范

时间:2019-10-05 18:10:16  作者:  来源  查看:0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活动》指导及下水示范

原创: 从生活中学写作
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写场面。
2.尝试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记叙一次活动。


点面结合:汉语词汇,指的就是详写和略写的相结合。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

场面描写: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场面描写:主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文例1: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
群像描写(点面结合)
点: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ɡ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hǒu)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lūn)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ěng)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面: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文例2:第七课《开国大典》第14自然段中,关于描写“点”和“面”的句子是:
1、第(四)句是描写场面的“点”:群众游行一在这时候开始。
2、第(五)句是写场面的“面”:
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一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文例3: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点面结合,表现山川景色的壮美,表达赞美之情。)

句段例1:扫除开始了,全班同学热情高涨,扫的扫,拖的拖,干得不亦乐乎。小明尤其卖力,他是擦窗户的,看他先用湿抹布擦一遍,再用废报纸精加工,一会儿工夫,窗户被他擦得干干净净,他看着洁净的窗玻璃,很惬意的样子。半节课工夫,教室里窗明几净,大家虽然汗流浃背,但都充满劳动的快乐。小明是“点”,全班同学是“面”,点面结合。

句段例2:我们的教室在二楼东侧。当你推开教室那扇大门,就会感到里面那么整洁,那么宽敞明亮。面(整体说明)它有四十多平方米,白灰抹墙,水泥铺地,雪白的四壁涂着一圈苹果绿的油漆墙围,显得很美。点(具体介绍)
(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先写对教室的总体感觉——整洁、宽敞、明亮、美观,然后再分几点重点介绍。)

点面结合的内涵:
所谓“点”,指的是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整体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点:增加深度,突出重点。
面:顾全大局,体现广度。
A. 概括+ 具体
B. 整体 + 局部
C. 一般 + 个别

下水示范:
打住,皮皮虾!

“皮皮虾,你打住,这个抢答是我先答上的。” 耳边传来一位同学大声的喊道,只见他拉住了皮皮虾的手臂,一副志在必得的神气大摇大摆的走上了讲台。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皮皮虾他们班正在搞“猜灯谜闹元宵”的活动。正当皮皮虾上台领红包前,被主持人误以为是皮皮虾先答上的,所以造成了这尴尬的局面。

在一旁的老师看见后,及时的进行了调解,终于教室里又沸腾起来了。欢笑声、吵闹声顿时又像海洋的波浪一样涌来,粘贴在黑板上的红包因风拂动,像闪耀的星星一样,聚焦了同学关注的眼神。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引用杜甫的哪首诗?只听主持人又再次站在了舞台的中心念起了诗词记忆抢答的问题。讲台下一双小手手都举得高过了他们了他们的头,颤颤抖抖的,笔直挺拔的,一双双小手像一排排战士一样在宽敞的教室里分成几列,又像起伏的波浪一样反反复复的涌动。

“是杜甫的《绝句》。”皮皮虾的同座答道。

“不对。”主持人微笑的回答。

“是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不对,《江畔独步寻花》里没有这句。”学习委员自信的回答。

“是,是,是杜甫的《江雪》。”大声喊道那位同学怯懦的说。

“不对,《江雪》是唐宋八大家柳宗元写的。”班长抢着回答。

顿时,教室里热闹极了。有的同学走动了位置伸着头像是窥探一样,有的同学站在了椅子举着手颤抖着,有的同学用手掌捂着脸庞像是在思考什么的,皮皮虾却好似还有些生气一样揉着眼睛。抢答的嘈杂声好似把灯光震得摇摇欲坠的,主持人看着同学积极抢答却又没答上,心里是既兴奋又着急,于是又再次问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引用杜甫的哪首诗?正当同学们从跃跃欲试转变得个个像霜打的茄子打蔫似的时,只见皮皮虾站了起来,快速的回答了出来。

“这句诗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他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在经历了流离转徙的生活后创作这首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皮皮虾不紧不慢的说着,而后便从容淡定的坐下了。

这时,无数眼睛像被磁铁吸住一样关注着皮皮虾,一双双小手也像商量好了的一样,鼓起的一阵轰鸣般的掌声更是响彻了整个教室。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
猜您感兴趣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