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有感于顾炎武高尚的人格

时间:2019-03-14 06:26:20  作者:  来源  查看:0
有感于顾炎武高尚的人格
文/管耀明
人生的可贵之处是在于有高尚的人格。顾炎武因为有了高尚的人格,才心正、民本,一生探求救世之道,恨有所恨、爱有所爱,力有所作,南战北游,受尽磨难,历经艰险、至死不渝。昆剧《顾炎武》将顾炎武高尚的人格塑造得入情入理,伟岸挺立,极大地鼓舞着昆山人民为建设高水平小康,而迈出更加坚定的的步伐。

顾炎武人格最可贵的品质,是在于他有“孝”的品格,有“忠”的大志。昆剧《顾炎武》中《诀母》和《对狱》的两场戏,都充分演绎了顾炎武有尽孝和尽忠的可贵的品质。因此,他才无所畏惧,怒杀家奴陆恩;他才无所畏惧,与清军拚刀枪;他才无所畏惧,奔赵济南监狱,与逆贼对簿公堂;他才无所畏惧,化作商贾,也要跟清军抗争,君子坦荡荡,可谓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才无所畏惧,牢记嗣母“无忘先祖遗训”之遗训,坚拒仕清;他才无所畏惧,历尽艰辛,不倦著述。凡此种种,充分表明了顾炎武的“孝”与“忠”。这种中国传统的美德,在顾炎武身上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剧本用“诀”、“对”表露了顾炎武高尚的情操、坚定不渝的意志,十分贴切、确当。
顾炎武人格最可贵的品质,是在于他不断地探求“明道救世”之道。顾炎武一生的著作,可用他自己所说的其“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他在《与潘次耕札》中说:“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拔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说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故先告之志以立其本”。这说清楚地表明顾炎武的志与业就是“明道救世”的爱国思想。正因为顾炎武有这种救世之道的爱国之思想,在当朝代完全由清朝把持时,就转化为劝弟子参加清朝举官考试,就支持清朝修史。剧本《荐试》和《问陵》二场戏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历史证明,顾炎武所追求是朝廷官员要廉洁,要为百姓服务。明道明什么道?救世救什么世?顾炎武所著的《天下郡国利病书》是讲经济问题,《肇域志》是讲历史地理之事,《音乐五书》是讲怎么学懂古语,《顾亭林诗文集》是讲顾炎武爱憎分明的立场,《日知录》则全面阐述了顾炎武“明道救世”的观点、方法。他的学生潘耒曾将《日知录》归纳为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与地、艺文八类。顾炎武自己则把它分为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三篇,这就清楚地表明《日知录》全在“明道救世”。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三中,大谈《廉洁》、《除贪》、《贵廉》,意在总结明朝灭亡之原因,这无论是对当时的清朝,还是后来的王朝,都是十分有用的。这也就可以充分说明当代中国社会为什么一再强调要廉洁。
顾炎武人格最可贵的品质,是在于他十分的谦虚,胸怀十分的宽广。顾炎武是与明末清初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三大儒,被梁启超称为“清学开山之祖”,但他十分谦虚,在《广师》一文中,他列举了十位学友,尽说自己“吾不如”:一说不如学究天人的吴江人天文历算学家的王寅旭,二说不如读书为己,探赜洞微的武进人杨雪臣,三说不如独精三《礼》,卓然经师的济南人张尔歧,四说不如萧然物外,自得天机的傅山,五说不如艰苦力学,无师而成的的李中孚,六说不如险阻备尝,与时屈伸的路安卿,七说不如博闻强记,群书之府的吴任臣,八说不如文章尔雅,宅心和厚的朱彝尊,九说不如擅长古、工书法、精通金石的王宏撰,十说不如喜集金石文字,精心六书的张力臣。这“十个不如”,充分说明顾炎武是一个谦逊好学的学者。为此,梁启超赞道:“大学者有必要之态度二:一曰精慎,二曰虚心。亭林著作最能表现这种精神。”

昆剧《顾炎武》中的四场折子戏,将顾炎武高尚的人格形像,充分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当今我们学习顾炎武,就应该认真学习顾炎武高尚的人格魅力,树立为国为民之大志,确立忠于党忠于人民之思想,坚持谦虚谨慎、克勤克俭、探求创新之精神,竭尽全力,为实现中国梦永立新功。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用心观察,用爱教育
猜您感兴趣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