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蓼莪》赏析

时间:2020-05-26 15:29:07  作者:曾晓雪  来源  查看:0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不经意间的一瞥,我和《蓼莪》相遇了。“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全诗先以“莪”与“蒿”,“蔚”进行比较,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娘蒿”莪鲜美可食用,并且抱根丛生有一种孝顺的意味,而蒿与蔚皆为恶草且都不可食用,这种特性的对比来展现一种自我剖析,在人前光鲜在父母身边却不是如此,又想到父母对自己的抚育的辛劳。由此引出下文。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诗人将酒瓶与酒樽的关系体现父母已经离自己而去,而这种生死之别后的悔悟是那样的生不如死,离世之人只留下一丝思念荡向远方,存世之人只得沿着它一直向前,前方也许是迟到的解脱也可能是永久的残念,从文章来看诗人更倾向于后者“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这种残念相较于亲人离世的悲伤,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后悔更甚一筹吧。
这一段不难让人想起这句“父母在,人尚有来处,父母去,人只剩归途。”父母离去,那根便断了,便只得成为那漂浮着的,漂浮着的浮萍。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前两句为互文。这一段对父母养育时的一种回忆,在朗诵的过程中会发现每句的“我”出现的频率是先增后减的,如果将其视作鼓点,在音乐中可以叫做“重音移位”这表现一种情感的叠加与加强,这表现一种回忆的逐渐清晰随之而来的情感也越发激烈,后面频率的减少是一种暂时的压抑是为了最后的爆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声喟叹就如一个乐句结尾的那一声重锤,那种情绪的爆发相信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吟唱版对这段作出的处理比较震撼,希望大家有时间能听一听)
“南风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风屡屡,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不穀”有不善的意思同下文“不谷”这一段是对自己父母离去向天诉说不公,南风的呼啸也体现一种肃杀苍凉,一种父母离世的悲凉,这种情感也会像南风一般不息不止。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桃花源记》赏析
猜您感兴趣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