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时间:2021-02-19 16:58:40 作者: 浏览:0
夏懿
“我虽死去,
但三日之后就要复活。
仿佛那水流急湍,
也像是络绎的商队不断,
世世代代将走出黑暗,
承受我的审判。”
——《客西马尼的林园》
不得不说,《喧哗与骚动》的近乎神经质的美感和意识流的艺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对于它主题的窥看。
然而,正如巴洛克艺术,一切华美的、嘈杂的外表,那些看似互不关联的呐喊和嘶吼,那些在阴影中滋生的罪恶和恶心,他们的眼睛始终对着一个目标,一束光亮,一个罪人,一个救世主。当我沉浸在这样和谐而各异的“交响乐”中,我所体会的不是欢乐,反而感觉这里的世界太过萧条和绝望。我不禁思考,这些小说中各异的人物,他们的呐喊究竟为了什么?当那沙沙作响的尘土说话时,它又在诉说什么?还有福克纳,这个狡猾的笔者,在复杂的叙事与祈福中,他究竟想聚焦什么?他所看到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阅读《喧哗与骚动》,也许会使人感到疲惫,但从不会厌倦。我近乎痴迷地在这些浮世雕里搜寻着一点蛛丝马迹。有时,人类在其中展现的麻木不仁让我害怕抗拒,让我沉闷;适逢光明处,我则随之欢欣鼓舞,精神一振。我便是在这又笑又哭中看完整本书,正如看完了人类的起和终。
在这些轻薄的纸片上,我所视的是对人类的审判。
凯蒂·康普生:南方堕落的恶果和具象
“反正凯蒂不需要别人的拯救,她已经再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值得拯救了。”
福克纳在塑造小说人物时,惯于使用沉默或边缘性的女性角色,《喧哗与骚动》中的凯蒂便是其代表人物。作为全书唯一一个没有自身视角的人物,凯蒂的失贞虽是全书的焦点,但在众多男性视角的包裹中,她是失语的。
在班吉、昆丁、杰生的意识流中,我们能依稀摸出凯蒂的轮廓。昆丁将凯蒂的贞洁看得高于一切;在杰生的偏执意识中,凯蒂则是一个忘恩负义、不可信任的女人;在班吉的回忆中,她善良,关爱智障弟弟班吉,儿时与弟弟嬉戏玩闹,始终用疼爱的态度照顾着弟弟。在婚礼上,班吉的嚎叫让她立刻飞奔至弟弟身旁。她也曾在她的私生女小昆丁(非她的哥哥昆丁)的马车后绝望地追赶着,这些都说明她本性不坏。所以,凯蒂是个可悲的女人。她的劣迹不是因为她愿意,而是因为命运的迫使,并且她也说服自己去接受这样的命运。表面上,她是一个叛逆且勇于反抗的女人。但我更愿意把她看成一个心甘情愿去忍受自己命运的女人,一个怀揣着怜爱之心和理解之心的智者,一个愿意去成全一件注定发生之事的先知,不管那件事究竟是否符合道德和常理。尽管她的哥哥昆丁爱的只有荣耀和死亡,但她依然接受这一切,甚至愿意成全哥哥,包括付出自己的生命。
也正是这样一个接受一切,也怜悯一切的女人,成了南方堕落的圣母。她本身被南方对女性的刻板的礼教和绑架所毁。人们看她时,看到的不是活生生的肉体或灵魂,而是一个贞操的载体,家族荣耀复兴的工具。即使是弟弟班吉,在姐姐失贞后,也哭着要把她推到厕所里洗掉她身上“不纯洁的味道”。后来,她同一位德国参谋部将军结婚,虽然享尽了荣华富贵,但她的神态却只是漠不关心,她对于命运的发展已经毫不在乎,因为她已经抛开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贞洁与爱情,那么其他的,又有什么值得可惜呢?
小说中,似乎所有事情都围绕着凯蒂而运转。而事实上,所有事都与凯蒂无关,所有事都有南方的失败有关。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最终因自身的矛盾和落后而倒塌,那些南方的士族在南方失败后迅速萎缩。康普生一家人便在历史洪流中开始了自己的挣扎,而凯蒂的失贞则给了他们一个对世事斥责和呐喊的机会。因此,我们可以说,凯蒂只不过是南方的一个象征,凯蒂的失贞揭露了南方崩塌的秩序和价值观。她的一切带着失衡和崩坏的意味,如同蒙上了一层半透的圣洁的面纱,却散发着一股异样的朽味。
而她的存在本身代表了福克纳对南方的态度,即深沉的爱,对南方骑士精神、家族荣誉的崇拜,也无可避免地揭露了南方奴隶制、女性所遭受的压迫。南方的道德观和荣誉感在不可阻拦的工业潮流中堙灭,南方失贞了。南方的一切被斥责为落后。除奴隶文化外,甚至那些南方的骑士道德精神也被侮辱了。那些道德与荣誉被世人遗忘,秩序崩塌,而一种崭新的、傲慢而嘈杂的工业文化袭来,然而它带来的不止是好的,还有那些恶的。在虚无主义的漩涡中,我们不可否认,人类已经开始走向了穷途末路。他们的灵魂是迷茫而苍白的。而凯蒂,这个漩涡的中心,她既是南方秩序崩塌的象征,是对南方的最出乎意料的颂歌,也是对南方的最深痛的讽刺小诗。
南方,这头嘶吼着的血统高贵的马,在它倒下的那一瞬间,在最后的颤抖与呻吟时,那些腐臭的血水被抽干,与其他污水混杂在一起,它所滋生的只是畸形的灵魂,一只在审判日时麻木而不自知的苍蝇,这正是人类的写照。
昆丁·康普生和杰生·康普生:
当畸形的种子生根发芽时
“不过,他最爱的还是死亡,他只爱死亡,一面爱,一面在期待死亡。”
昆丁和杰生这俩兄弟,无论如何都只有血脉上的相通。
在面对这南方衰落北方兴盛的、浩浩汤汤的大江大流时,这两个人(在道德崩塌的新世界里最大的受害者)在不同的杂流中生出了不同的畸形的灵魂。
昆丁这一篇是我认为的最美最偏执而最颓丧的一篇。文段中长短句交错,意象怪异,“忍冬花的气味”“月亮的腐烂”,甚至大段的省去了标点。有时,我甚至难以想象,福克纳是如何与昆丁这个完全不同的灵魂达到高度契合的,因为昆丁的美感和诗性是如此的畸形,残缺。这个南方落魄世家的子弟生来就带着破落公子哥的萧条和自傲,他的父亲如一个醉醺醺的艺术家,将眼前这个大理石雕像缀以南方荣耀的破旧华裳,却又不小心,将地基给虚无主义砸碎。就是这样在空中摇摇晃晃的断臂维纳斯,终将迎来自我终结。
这一篇中,时间的出现频率也是极高的,这透露着昆丁对于时间的焦虑。他的一生都被时间所绑架,那些流动着的、富有耐心而残忍的时间,一点点碾压着他的骨骼。文篇中甚至没有一句话关乎未来,却都在围绕着过去打转,可见他对时间的恐惧,其实也是他在潜意识中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慌,对家族荣誉的执念。他选择了一条本就是寸步难行的路,却还从工业文明中抽取一件荆棘衣。福克纳又于昆丁处聚焦了标题“喧哗与骚动”,此标题源于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中“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时间本身的存在就是令人恐惧的,文段中昆丁无意识间摔碎怀表,对水的流动过分关注,也透露出了福克纳本人的焦虑,因为时间的最终指向便是消逝。这里与鲁迅又有异曲同工之处。《朝花夕拾》中,鲁迅带露折花,他在《小引》中坦言:“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过去事情的回忆,哪怕有欢欣,也都像是蒙上了一层雾,失望和朦胧相互融合。
最后昆丁自杀了。在这些牵线着的绳子,盛开的忍冬和玫瑰,萦绕的低语着的诗句中,他被工业文明的隆隆声杀死了,被自我的孱弱杀死了,被最消极的虚无主义杀死了,也是被时间杀死的。
杰生则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在人生的岔路前,他怀揣着对于所有人的不信任和憎恶,选择了顺从大流,成为一个利益至上、不讲道德的棉花商。尽管福克纳本人对他极度憎恶,但我以为,福克纳内心还是悄悄地怜悯着他:杰生是个不幸的孩子。尽管生在康普生家里,母亲却坚信他才是自己娘家人一脉的。在母亲的喋喋不休下,他对于康普生一家产生了仇视。兄长昆丁的自杀,姐姐凯蒂的失贞,对杰生来说太过沉重。他不得不省吃俭用,养活家庭,内心的狭隘越来越占据着他的内心,面对自己的情妇小心翼翼地防备着,他还霸占了给外甥女小昆丁的钱。杰生如同现代版本的夏洛克,在周围人的嘀咕和折磨中,在整个时代的吆喝声中,他怀揣着一切的恶毒,一步一步踏上他的苦旅。
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狐步舞》。电影中,主角少时曾为了一本裸女杂志而卖掉传家宝圣经而逼疯自己的母亲,这也成为了现代人的特征——对精神上回避和漠视,从而变得对物质世界过度痴迷。无论是“上海名媛群”“拜金男女”,还是《我的叔叔于勒》,对金钱的崇拜是我们的通性。上学时人人对鞋子的痴迷,起码有一半的学生是看中了鞋子象征财富才会上心。精神上的信仰丧失了,我们便成为了迷路的骡子。卡夫卡的《变形记》便揭露了“人精神上的异变”。而福克纳也在《喧哗与骚动》中表明了自己对此的担忧,他笔下人物杰生便是这样一个现代人的代表。
我该怎样去定义昆丁和杰生,这两个畸形却可怜的灵魂呢?我想,他们的生长被他们的环境所干预,而上帝公正而冷酷,决定了他们的方向。在无数的主义指引下,他们的存在无疑让我们看到了两个样板,在旧道德崩塌后,是选择自我毁灭,或是同流共污。
独属于工业文明的虚无主义本身并无害处,但不同人的消极解读已经让它开始支离破碎。人的面目在其中模糊不清,所有旧的道德被遗弃,从而引发了致命后果:人缺乏了自我的约束和未来的方向,人与人互相关爱的基督教条被弃之不理。西方现代人的内心开始陷入一种迷茫麻木之状。人与人的心灵的距离亦随着发展而日益远去。这是所有人所面临的的缄默的迷宫,人缺少了个性,开始日复一日的雷同,物质上的钻牛角尖,互相揣测的渺小与可鄙,精神上的空虚和感知力的缺乏,人类逐步为自己搭建了世世代代的死胡同。而昆丁和杰生则是两条岔路,自我毁灭者和自我顺从者。
于是,基督又被世人抛弃,他犯下的罪不过是因为他是对的。
班吉·康普生和迪尔西:
上帝并不在乎复活日的救赎
“我看见了初,也看见了终。”
班吉和迪尔西作为康普生家的两个异类——一个是白痴,一个是黑女仆。庆幸的是,因为是异类,他们竟得以免去康普生一家种种的琐碎与不堪,而带有淳朴的天真和善良。
黑女仆迪尔西的出场时间在复活日,与此对应,她的所作所为都是温暖而包含人性至善的,她总是阻止杰生殴打小昆丁,用自己的钱给班吉买生日蛋糕。她总是用自己能做的一切去拯救康普生一家。书中写她去教堂时,在听着牧师声嘶力竭的基督受难的召唤中,她流下泪水。当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看见了初,也看见了终。”
在这里,福克纳用了如此富有力量的神话模式,他大胆地使用了这个无比崇高的题材——基督受难,他一反在前几篇时取消标点符号,采用大段意象和意识流的写法,而直接使用有力的短句,单纯地阐述了牧师的话语,情感更是直接迸发出来,所有的积攒下来的泪水和愤怒一下子到达高潮,令初读的我目瞪口呆。要知道,其间所有包含着的痛苦与神圣是难以想象的,基督受难乃是整个宗教题材中最宏大而深沉的话题,以至于一扫前文的阴郁和泛滥。以译者李文俊所言“要以基督的伟岸反衬康普生一家的委琐”。
至此,福克纳已经不是在絮絮叨叨地讲述一个家族的琐事了,而是扩展到了整个人类上。当康普生一家在违背基督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失去了信仰时,迪尔西,这个黑女仆,则奉行着基督要你们彼此相爱的教导。我以为,此处福克纳向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在浪潮之下,唯有爱能免于灵魂腐朽和枯萎。只有关爱和怜悯,能使人类免于毫无意义的自我损折与内斗。在不断的爱中,人的自我得以丰盈——这应当成为一种本能。你无法知晓,爱确切有什么用,但有用无用已经不是人类该去探讨的。爱的价值,在于它能满足自我。而这个自我,正是千千万万人类的自我,将我们彼此联系在一起,让我们生存下去,免于受体与心灵的朽腐。
而班吉的存在则是一种客观事实的体现,又或是一种惩罚。和迪尔西相反,班吉的视角于受难日开始。正如小说中康普生太太时常诉说的那样,“班吉是我的报应”。班吉是不带话语的心灵的诉说,所有的一切与他无关,他永恒存在。他的淳朴如同一面镜子,映出了其他人的丑恶,映出了人类的渺小和琐碎。他活着,体现了上帝对康普生一家甚至我们人类的嘲讽,上帝对人类掀起的一切波澜满不在乎,因为他清楚,在时间一点点延长后,所有的喧哗终会化作死寂。无论救赎还是沉沦,都与他无关。所有的混乱都会随着记忆被人遗忘,命运的洪流难以阻挡。人类的骚动终归落幕,化作尘土,落入黑暗。唯有爱仍能救赎,爱仍能救赎灵魂,即使一切终归死寂,即使一切终回起点。
天堂:爱与自由之地
“他们在苦熬。”
福克纳,这个把自己的情感藏在那些精雕细琢的华美的屏障后的作者,尽管这屏障后不时透露出他所弹奏的带着狂热或冷嘲热讽的交响乐。他并非超然于人类苦难的智者,他也远非犬儒主义者,相反,他对人类的怜悯和痛心也未免太多了。
我想,我永远也忘不了初读时,我被那些掩藏在底下的激情所吸引,爱上了那些美的纤细而粗野的语句,在之后回味时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福克纳若在全文只是表述南方,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在文坛上坐到今天的位置。凡一部经典,它必将于特殊的人上升至全人类的高度,作者也会带着读者的眼光上升至俯视的态度。《喧哗与骚动》中不断出现的“南方”,也不仅仅只是南方了,它变化为了此时我们的世界。
于现在,迷茫和恐惧成了我们惯有的姿态。《喧哗与骚动》中,对于未来和虚无的恐惧是昆丁最大的特点,也是福克纳对此感到紧张和想要排斥的。回看现在的我们,当世界上最早的原始人刚刚有了一丝智识时,迷茫仅是明天应吃什么,恐惧则是不知从何处会冒出的野兽,那时人的目光还未如此高远;而现在我们的眼界高远了,人的肉体依然是如此渺小,我们担忧的是克隆人、外星人、人工智能……其核心是对人类灭亡的恐惧,对人类何去何从的迷茫,对人类渺小的无助,这似乎已经成为“现代病”。即使是中学生,他的迷茫和恐惧也可以说是无穷无尽,对于分数,对于考试,对于未来……
读完《喧哗与骚动》,我真的很愿意这样评价我心中的福克纳——
他对人类的感情太乐观而强烈,他手持着一盏华贵的灯,他拆去了自己的肋骨以作灯架,用自己的血液漆上红漆,摘下自己的眼睛以更好地感知着光亮。他让自己上十字架,他要指引人上他的天堂,在爱的翅膀下,他要引他去向永恒,以救赎人间那些被蒙蔽双眼的傻瓜。
在福克纳的指引下,我初登这爱与自由的天堂。
我也执着地相信着,一切活物中,只有爱和土地能救赎人,也只有爱和土地在一片的寂静中相互依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坚守心中的那一方澄清——读《水..
猜您感兴趣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