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站在劳动的枝头微笑

时间:2020-07-10 06:23:04  作者:  来源  查看:0
站在劳动的枝头微笑
----劳动是一切艺术产生的源泉
许峻彰
古人说:“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是课本文学常识里的句子,也是文学理论中的主张,带有价值观色彩,引用它,可以提升文章的理论性。是文章内容“深刻”的体现)远古的猎人用简洁的文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作文材料里的话,适当使用,既添文化内涵,又添语言文采)记录捕猎的过程。这是现存的用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劳动诗歌。远古人捕猎动物时的劳动,带来乐趣与美感,用语言吟唱,用文字记录,留下最早的艺术品。这是艺术产生于劳动的最直接的证明。(分析之后,别忘点题)

劳动的内容和方法,对劳动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它可以让劳动者在劳动中感受到本身的乐趣。乐趣是美感,美感首先是由生产劳动本身引起的。(这是马克思关于艺术起源于劳动论述里的观点,道理并不深奥,反而很好接受)最熟悉的例子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莲女活泼轻盈的动作,愉悦欢快的心情告诉读者,他们简直陶醉在采莲的劳动过程中。(举例浅显易见,道理贴近易行。直接引用,简洁解释)

辛弃疾在《清平乐·村居》里写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劳动者自己快乐,还写出了劳动的旁观者的愉悦。也许正是因为诗人一家的劳动感染了客人中的“白发翁媪”,美好了低小茅檐,青青溪草,诗人才有了这首诗。(课文中的例子,加进自己的理解,陡生许多灵气。我一直认为,背诵古诗文不止10分,默写是10分,用到作文里,给阅卷者好印象,可以再加10分。行文到这里,引用课文诗句达三处,不低于六句,你是阅卷者,你会不喜欢吗?)

这些事例也证明,艺术起源于劳动。(再次概括点题,单独成段,阅卷者想看不到,都不容易)

劳动者在劳动中除了产生乐趣与美感,也会产生怨愤和不平。如“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翻译成白话就是:“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中奔波劳作。”透露出劳动者内心的不满,甚至是愤怒。“愤怒出诗人”,(这也是文艺理论的观点,文艺界公认的,放在这里,体现了作者的理论修为。毕淑敏进一步引申“愤怒产生好诗、怜悯产生好诗、高兴产生好诗”)愤怒是由于劳动分配不公引起的。

有良知的诗人看到劳动者辛劳的场面,了解到分配不公的惨状,情绪波动也会激发悲悯情怀,进而产生创作灵感。比如白居易的《卖炭翁》,穿着单薄的炭农,已经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疲惫了;为了多卖几个钱,“心忧炭贱愿天寒”,心中矛盾而且纠结。炭贱还有价,收入少也是收入;遇到太监,立马变得一无所有。(第五处引用课文片段,既是典型的劳动题材的例子,又是颇有文化文采的诗句,有叙有议,切入角度,叙事方法有变化。不显得呆板)白居易是最接近劳动者的,是劳动者成就了伟大的诗人。

关于先有爱情,还是先有爱情诗?王蒙在一次讲座时说,先有爱情诗,因为他七八岁就了读爱情诗。在先有劳动还是先有劳动的诗这个问题上,我是认为,先有劳动。(运用对比,表明态度,亮明观点)

劳动出诗人。因为人民的劳动,才有了数不胜数的流传到今的文艺作品。追根溯源,我们就会与艺术家们并肩站在劳动的枝头一起微笑。(照应文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所有的结局,都是新的开始
猜您感兴趣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