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读后感

时间:2018-01-22 17:15:19  作者:  来源:  查看:0

《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读后感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唯有弄潮儿才能永立潮头。面对千载难逢的时代,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大脑努力去抓好用好,才能不负时代的馈赠和历史的青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在苦干实干中创造机遇,在把握机遇中续写历史,一步步靠近无限风光的顶峰,迎来了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紧紧抓住新时代的机遇,需要我们“快干”“实干”“会干”。要以奋进者的姿态披荆斩棘,不断开辟新的局面。要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发扬钉钉子精神,在抓落实上投入更大精力,更加奋发有为地把改革进行到底。要以日新精神、精进态度,谋定后动,统筹兼顾,增强把握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破解难题的本领。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或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或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十个指头弹钢琴”,奏出最美妙的乐章。
  机遇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历史的机遇再次降临在我们面前,我们要拿出十倍的有信心和完全的准备去抓住这一机遇。在新的旗帜的带领下,在新的方针的指导下,在新的历史契机的配合下我们要勇争潮头做历史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读《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有感

时代是伟大的书写者。1933年1月1日,《东方杂志》推出一期名为“新年的梦想”特刊,向国内各界人士征询“现局的出路”“未来中国是怎样”。在142人的247个梦想中,有人因饱尝时局动荡不安、战争阴云密布之苦,认为这梦只能是“噩梦”,诚如老舍说的那样,“我对中国将来的希望不大,在梦里也不常见着玫瑰色的国家”。这梦里的“玫瑰色”,是身处那个灰暗年代的人们孜孜以求的色调。

岁月流转,斗转星移。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新时代,“玫瑰色的国家”早已成真,一个更为璀璨的时代业已来临。“今日中国,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每一个人,真正黄金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这几天,署名为“宣言”的《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一文,向人们传递出了这一重大论断,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正如文中引用的李大钊之言,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20世纪初的中国,“只剩几万万黑暗的人的背影”;今天的中国,早已成为“全球新未来最好的希望”。当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达到30%,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当中国让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最安全的国家”“最耀眼的奇迹”“令人费解的东方密码”等称呼不绝于耳。如果说,曾经的中国“让人看不见未来”,那么如今,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无论是政治保障、制度根基,还是物质基础、精神支撑,都让人对开启黄金时代的崭新气象“瞧得一清二楚”。

扎根肥沃的土壤,梦想才能开花结果。不久前,一个日本年轻人在深圳街头不由感慨,“如果把一国经济比作人,那么中国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只要让自己动起来,身体就会充分发育,而这个国家恰恰拥有大量‘让身体动起来’的人。”站立在“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土地”,徜徉在“希望的原野”,每个人都能嗅到梦想的芬芳。绚丽的T台上,王德顺老人为中国时装周奉献了震撼的演出;低调的实验室里,屠呦呦老人正在为青蒿素研究的新进展欣喜不已;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架旁,一群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寒风凛冽的边防线上,一批“00后”的年轻面孔昂首挺立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一个个真实而朴素的梦想不断萌发绽放,连缀起来的正是黄金时代的累累硕果,汇聚起来的正是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你们是人民的政党,你带来和平与繁荣,希望你能为世界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有外国记者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当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中国创造层出不穷,无数人的未来与远方,也就都与中国有关。一个拥有世界最庞大人口的国家,也一直在为世界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竭心尽力。推动人民币“入篮”,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积极参与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推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智慧正作为诸多现实难题的最优解,日益成为全球越来越多人发愤图强、改变命运的榜样。“世界需要重新认识中国制度优势”,这一有力的判断,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越来越广泛的共识。

“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国,离不开锐意革新的执政党;一个昂扬向上的黄金时代,离不开活力四射的一代人。黄金时代的大门已经推开,更广阔的世界等待我们的接续奋斗,更辉煌的未来等待着我们的奋笔疾书。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十九届二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 3篇
猜您感兴趣
作文专题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复来作文网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